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悉尼。一天凌晨4时,一辆救护车在街上呼啸而过,孕妇凯蒂被紧急送进了悉尼医院。  相似文献   

2.
2005年寒假,我糊里糊涂地和爸爸妈妈开始了有趣的澳大利亚之旅,首站便是悉尼。冬天的中国是寒冷的,而刚刚踏上悉尼的土地,夏日阳光温柔地照射在我身上,刺激我的眼球,从这一刻起,我便喜欢上了这里。爸爸在悉尼的朋友,Uncle-Chen早早就守候在机场接我们。在车上,我开窗看着窗外,清新的空气涌进我鼻子,路上行人很少,更不用说有什么横穿马路的人了。路上,我们穿过了悉尼的City,顺便说一下,悉尼分为City和郊区两部分,City很少住宅,最多只有面积很小的Unit,通常只有单身才住在City里,大多数人喜欢住在郊区的TownHouse,虽然不高,最多3层,但却有…  相似文献   

3.
暑假期间,我把小孙子送去澳大利亚悉尼插班读书。 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在攀谈中我得知,依莲的孙女就在我的小孙子准备插班的那个学校读书,只是高一年级。  相似文献   

4.
在悉尼街头,我常常见到人们挎一个或者拎一个鲜绿色的长方形的大袋子,颜色十分鲜艳。我不知道悉尼为什么流行这样的袋子。到了墨尔本,我又见到那里  相似文献   

5.
访澳散记     
2007年的早春,应澳大利亚国会议员兼悉尼博物市市长Ernest Wong先生的邀请,我有幸作为北京市少年宫艺术团的舞蹈演员出访澳大利亚到悉尼艺术学校交流演出。在这次演出活动中,我参加了舞蹈《福到满家》和《冬之歌》的表演。演出结束后,我们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悉尼总领事馆副领事郭亮阿姨和澳大利亚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次出访,是我第一次到国外,我先后参观游览了布里斯班、墨尔本、悉尼和堪培拉。所到之处,无不感到新鲜和奇异,这里我把我眼中的一些有意思的片断记下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25日,在悉尼的长女家,我因写作用脑过度导致左脑血管阻塞,引发右手、右脚中风麻木。因受人力、财力制约,住不起医院,在家仅服用阿司匹林与降血压药,显然不足以迅速好转。  相似文献   

7.
张艳芳 《上海教育》2005,(8A):91-91
今年暑假期间,我送小孙子去悉尼插班读书。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个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在攀谈中我得知,依莲的孙女就在我的小孙子准备插班的那个学校读书,只是高一年级。  相似文献   

8.
一天晚上,来自北京的小伙子小王驾车陪我夜游悉尼,当我问起悉尼的治安情况的时候,他跟我说,悉尼应当说是很安全的城市,即使偶尔发生抢劫,也从来是"谋财不害命".  相似文献   

9.
在悉尼街头,我常常见到人们挎一个或者拎一个鲜绿色的长方形的大袋子,颜色十分鲜艳,我不知道悉尼为什么流行这样的袋子。  相似文献   

10.
悉尼的房东阿姨是福建人,在悉尼生活了十几年,我们常聊天。有一次,阿姨问我,为什么现在国内的大部分孩子不够独立,有的到了三十几岁还没有找工作,甚至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要知道,悉尼当地的孩子,12岁开始就可以打工赚零用钱,18岁就正式独立了。  相似文献   

11.
李家芸 《师道》2002,(10):20-21
一则故事:小外孙女在悉尼写“书”2001年,我到悉尼探亲,观察外孙女的学习,不时的有意无意询问一些她们学习的情况,引起我的思索,得到一些启发。一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外孙女放学回家,一脸正经地对我说:“姥姥,今天您给我一点时间,我要采访您。”“采访我?”这难道是她们的作业?三周以后,外孙女给我看了她的作业———《我的家》。哟,这哪是一篇作文,俨然是一本制作精美的图书。在“前言”里她简述了她们一家什么时候到悉尼居住的,她何时到悉尼小学就读,她的家庭成员等。书的第一章写我———《我的姥姥》。写我出生的艰…  相似文献   

12.
回忆起在澳洲的第一个寒假,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顺利.那个假期我是在灯红酒绿的悉尼度过的,但由于忙于工作的原因,我都没有好好感受悉尼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不过令我颇感自豪的是,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为自己下学期的学费赚到了3000块澳币,给国内省吃俭用资助我留学的父母减轻了一些负担.  相似文献   

13.
西澳纪行     
去年8月27日晨,我应同窗好友国维夫妇之邀,结伴作西澳游,从悉尼登机,直飞珀斯。他俩连日旅途劳累,不久就呼呼入睡了。我则兴致勃勃地从舷窗俯瞰大地,观察从悉尼至珀斯的沿途景色。悉尼——珀斯,东西距离3000多千米,从近万米的碧空下望,山河海陆,红黄蓝绿...  相似文献   

14.
同学,你到过悉尼吗?或许有些同学到过。但是你了解悉尼吗?下面我来把悉尼简单地介绍给大家: 悉尼(Sydney)是澳大利亚最古老和最大的城市,并且是新南威尔士州(the State of New SouthWales)的首府,人口有385万。这  相似文献   

15.
可视电话真好 多多出国旅行好多天了,看了许多世界风光。今天他到了澳大利亚的悉尼,非常想念他的伙伴小狗汪汪,就用可视电话给汪汪打电话。一会儿,汪汪就出现在荧屏上,多多高兴极了。 “汪汪,我看见你了,我很想你,你好吗?” 汪汪也很高兴,说:“我也看见你了,你快回来吧,我真想你。” 多多说:“悉尼太美了,我都不想回去啦。这  相似文献   

16.
在悉尼,我特地去位于悉尼西部霍姆布斯湾奥林匹克中心观光,令我惊叹的,除了那800公顷场地上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外,还有澳大利亚人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奥林匹克中心场馆众多、绿草如茵、空气清新,是旅游的好去处。这里的体育场馆设计新颖,气势恢  相似文献   

17.
素描堪培拉     
国会山上,风一阵,雨一阵,气温2~9摄氏度。清晨离开久住的悉尼,我看到了澳洲,有时是掩盖着密密树林的丘陵,更多的是平坦广阔的平原延绵在公路两旁。无一例外披着冬季的颜色,黯淡的生命低声吟唱,让人的心脏可以浑厚坦荡地跳动。堪培拉是悉尼和墨尔本争夺首都的产物。1901年澳大利亚建国时,澳大利亚政府没有财力建国会大厦,因此哪个州出资多就在哪里修国会,于是一直到1927年,澳大利亚的首都都是在墨尔本。后来作为澳大利亚最大城市的悉尼提出了定都悉尼要求,两个城市相争不下。最后经过协调,选择了悉尼和墨尔本中间的堪培拉作为首都Canberra…  相似文献   

18.
在悉尼的两年半,我看过很多街头艺人。他们有的行为古怪,比如有的在唐人街扮演雕像;有的舞台遍布悉尼繁华区域的各个角落:酒吧前,超市门口。很多舞者,哪怕没有观众,他们也可以表演得那样投入和专注。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一小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一小时”活动吗?这项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在悉尼首次向世界倡导的。2007年3月31日晚,悉尼熄灯一小时,成功减少了10.2%的用电量。由此,这项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今天20∶30至21∶30,我在家里开展了“地球一小时”活动。20∶30前,我已经洗好澡、刷好牙……一切准备就绪。  相似文献   

20.
男友的"节能"令我惊叹到澳洲留学的第三年,我恋爱了,对象是澳洲的"土著居民",名叫麦德潘·琼斯,与我在悉尼同一所大学就读商贸专业,年龄大我一岁半。据他自己标榜,他的家族是贵族血统,祖辈的祖辈是从英国迁徙到澳洲的,因查无凭据,只好将信将疑。但有一点是真的,琼斯的父母都在悉尼的政要部门供职,家庭背景显然属于上流社会。与琼斯恋爱两个月后,我猛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