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就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的传世之作<长相思>.2005年10月,全国首届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观摩会在江苏无锡举行.王崧舟老师凭他的才情,凭他的智慧,凭他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作品的诗意解读,对这首词作了激情演绎.  相似文献   

2.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就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又名纳  相似文献   

3.
一、挑起"身心"矛盾,走进"相思"故事周一贯先生一再告诫语文教师,提问要有较大的覆盖面、穿透力、挑战性。当教学到达矛盾处时,把问题呈现  相似文献   

4.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中既注重学生语言系统的丰富和优化,又着力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他在教学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以荡气回肠的朗读、充满对比的想象和拓展转换的追问,向我们展示了他着力构建的对话课堂、语感课堂和诗意课堂。  相似文献   

5.
<正>历经新课改的洗礼,小学语文课堂逐渐呈现出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但是,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实则存在弊端:语文应当是语文自己的学科,过于花哨的形式反而会淡化语文教学的本真,消磨师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性。正如学者李如密所说:"当下的课堂教学还缺什么?一种可能回答就是:教学的诗性活力。"[1]然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一课,恰在教学的诗性活力上大放异彩。他凭借丰厚的国学素养和独到的教学理念,将一种挥洒自如、极具人文气息的诗意教学带进语文课堂、滋养学生心田。  相似文献   

6.
沈火种 《青年教师》2006,(10):31-32
诗词之妙,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灵,在于“歌咏、嗟叹、足蹈”的体验与“非花非雾”的朦胧,在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畅达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多解。诗词品读,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饮杯水,冷暖自知,体味各异。如果一首诗下来,学生的思绪趋同,回答集中,则便是解诗的失败,诗意也便在单一的标签的封贴下荡然无存,彻底蒸发。请看王崧舟老师《长相思》一课结课时的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7.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中既注重学生语言系统的丰富和优化,又着力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他在教学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以荡气回肠的朗读、充满对比的想象和拓展转换的追问,向我们展示了他着力构建的对话课堂、语感课堂和诗意课堂.  相似文献   

8.
“感悟”是语文课堂标准中的关键词,感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策略。对学生而方,也只有感悟了,他们的语文水平才能提高。特级教师王崧舟一直注重对感悟教学策略的探究,将“感悟教学”作为其主张的“诗意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以他执教的《长相思》一课为例,赏析他的“感悟教学”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明珠长子,满洲正黄旗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他为宋后第一真词人.这首小令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年随扈从东巡祭祀长白山出山海关时所写。  相似文献   

10.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中既注重学生语言系统的丰富和优化,又着力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他在教学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以荡气回肠的朗读、充满对比的想象和拓展转换的追问,向我们展示了他着力构建的对话课堂、语感课堂和诗意课堂。一、创设诗一般的情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王崧舟老师善于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诗一般的情境,让学生们在这种特定的场景中尽情挥洒他们的智慧,与教师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长相思》的教学就是在他那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  相似文献   

11.
12.
“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感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策略。对学生而言,也只有感悟了,他们的语文水平才能提高。特级教师王崧舟一直注重对感悟教学策略的探究.将“感悟教学”作为其主张的“诗意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以他执教的《长相思》一课为例,赏析他的“感悟教学”的艺术。片段一: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渎《长相思》,并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思乡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相似文献   

14.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心灵对话的课堂是诗意的。有幸聆听王菘舟老师(杭州拱宸桥小学著名特级教师)执教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课,王老师时而让学生潜心涵  相似文献   

15.
本篇说课稿着重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地陈述,其中重点从“激发兴趣、感知词意、读出词情、读透词心、拓展延伸、板书设计”六个方面阐述了《长相思》这首词的教学过程,内容具体,环节清晰。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那一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破碎之心.我想,你是不是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了,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为什么还要从军呢? 师:问得好.谁还想问?  相似文献   

17.
熊云发 《江西教育》2010,(10):29-30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那一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破碎之心。我想.你是不是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了.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相似文献   

18.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次看到这句话,便被打动了,原来是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之口。徐志摩对他也是推崇备至,曾说:成容若君度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靡谢尽。随即翻阅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并与他进行了跨  相似文献   

19.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注释:1.烟水:烟雾迷蒙的水面;2.鞠花:菊花.鞠通菊;3.塞雁:边塞的大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古人常以之表示对远离故乡亲人的思念。  相似文献   

20.
初识王菘舟老师的《长相思》,是在2006年6月的宁波诗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当时我就被其教学中洋溢着的浓浓诗意所吸引,而在2006年10月,在诗意飞扬、书蕴弥漫的扬州,我再次聆听到了王菘舟老师的《长相思》。这样一种曼妙如缘分般的再次欣赏,让我对《长相思》的感觉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经历过一个迷醉的阶段后,我开始清醒地解读《长相思》蕴含的教学精髓,发觉王老师的《长相思》正扣击我诗词教学的软肋,给我的教学以理性的启迪。一、词,如何读?诗词教学,读是它的主旋律。怎样细化读,让读成为诗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让读使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