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准确的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磷含量,对测定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精密度、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磷含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建立的线性方程为y=0.033X(R2=0.9981)。  相似文献   

2.
在硝酸(1 9)中,磷酸根与钒钼酸铵形成稳定的黄色磷钼钒络合物P2O5·V2O5·22MoO3·nH2O。经显色后可测定磷的浓度。反应方程为:2H3PO4 22(NH4)2Mo04 2NH4VO3 46HNO3→P2O5·V2O5·22MoO3·nH2O 46NH4NO3 (26-n)H2O,当遇到富铁矿石,可加入5%KF溶液掩蔽干扰。本方法适用于1.0%以下铁矿石中磷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前较为常用的污水除磷方法有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方法。化学絮凝法是采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除磷方法。其原理是将易溶于水的某些金属盐投入水中,金属离子与磷反应生成一种难溶性盐与水体分离,以此除去水中的磷。而贝壳中所含的大量钙离子可用来除去水中的磷,本文通过对自制贝壳除磷剂在不同pH和不同投加量下的除磷效果进行研究比较,确定最佳除磷剂投加量和最佳除磷效果的pH值条件。从而实现贝壳的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1961-2011年中国农田磷收支及磷使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飞  刘俊国  张丹 《资源科学》2016,38(9):1681-1691
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磷肥使用效率以及减少环境面源污染一直是中国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方法,通过构建动态模型,科学评估了1961-2011年中国农田系统磷收支;探讨了中国农田磷投入与农作物产量、磷使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农作物农田磷收支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961-2011年,中国农田磷投入量增加了7.93倍,磷输出量增加了2.89倍,磷循环利用量增加了2.65倍;磷投入的构成由以人畜粪便为主(76.45%),转变为以磷肥为主(70.54%);中国农田系统磷使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由20世纪60年代的0.6左右下降到现在的0.3左右;农作物产量呈正相关,而磷使用效率与农田磷投入呈负相关。总的来看,中国农田系统磷收支经历先损失后积累的过程,1971年为转折点,到2011年时,中国农田土壤累积磷积累量达到71.18 Mt P。本文的研究为合理确定农田磷投入量,提高农田磷使用效率,减缓农田土壤磷积累,减轻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海泡石为原料,通过活化、改性等,然后与高分子絮凝剂及金属盐配比,制备一种新型高效的精土复合除磷剂,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究投加量、温度条件、水样中含磷浓度对精土复合除磷剂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制成的精土复合除磷剂表面的微孔可以充分打开,除磷的最佳投加浓度为5g/L,在常温下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2.8%,最适合处理中等含磷浓度的水样。  相似文献   

6.
陈莹 《科技风》2014,(6):62-62
生命的存在离不开磷元素,没有了磷,生命也将难以继续下去,生命的起源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磷元素。在有机生命体当中,磷是遗传物质DNA的组成元素,也是遗传物质RNA的组成元素,在APT和ADP所参与的能量释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用化学物相分析法测定瓮福磷尾矿中磷元素形态含量,经过测试每个元素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元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说明采用化学物相分析法测定瓮福磷尾矿中磷元素形态含量结果准确可靠,对我国磷矿资源的开采利用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样以氢氟酸和硝酸分解,定容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硼磷含量。该方法中硼的标准样品加入回收率为98.30%~101.66%;磷的标准样品加入回收率为97.30%~101.05%,样品分析周期40min~50min。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农民买到假冒的复合肥料,需要检测其中的有效磷和水溶性磷,这就需要有效的检测方法。因为二者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所以采用的监测方法不能太过于简单,但是如果过于复杂,又会使检测报告的作出时间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快速、精确检测复合肥料中有效磷、水溶性磷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页  郑平  梅玲玲 《科技通报》2006,22(6):882-886
反硝化除磷工艺是根据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摄磷特点而开发的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以其特有的“一碳两用”和“双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供求矛盾和泥龄控制问题,可同时获得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率,并具有所需曝气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当前污水中除磷的主要方法,探讨了生物除磷技术的进展和现状以及生物除磷工艺的特点,并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生物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1.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直接排放存在巨大生态风险。且磷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回收污水中的磷是一条可行且必要的途径。目前,磷回收技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2.
贝壳因其种类丰富,取材方便,存储量大的特点,具有多种潜在利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其含有占整个贝壳95%碳酸钙和少量贝壳素更是被科学工作者用作污水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试验对象。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化学除鳞方法通过改变水样pH值和除磷计的量,确定贝壳除磷的最适酸碱条件以及最佳除磷剂投量。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技术在除磷脱氮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分析了人工湿地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除磷效果、影响因素及其除磷机理,对人工湿地除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吸附法一直是处理磷废水的重要方法,被认为是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宽浓度范围废水除磷的方法。本文采用三种金属氧化物作为吸附剂(活性氧化铝、水合氧化镧、新型稀土铈铁复合吸附剂)进行吸附除磷静态试验,考查在不同的条件下(吸附时间、温度、pH值)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效果。本文为开发高效除磷吸附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微量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但用磷与钼酸铵形成磷钼杂多酸络合物,用乙酸丁酯萃取分离,用SnCl2还原反萃取后,借磷钼蓝光度法测定合金中微量磷比较好。在波长700nm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0~1.5ug/mL,相对标准标准偏差在1.20%~3.0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5%~100.7%之间。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杰  罗安程  方照平  吕庭君  林敏抒 《科技通报》2009,25(6):848-853,859
通过室内小型人工湿地装置,研究了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及氮、磷元素在系统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植物系统对NH+4-N、TN、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55.02%、45.44%、98.52%,无植物系统为38.08%、33.63%、91.37%,植物系统对氮和磷的去除效率均高于无植物系统。在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生物量及氮、磷积累量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基质中磷浓度也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这种变化规律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来提高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分析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途径表明: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和基质对磷的吸附沉淀是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氮、磷的主要方式;植物吸收去除的氮、磷量分别占氮、磷投配总量的9.38%和12.77%,表明植物吸收也是人工湿地去除氮、磷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甘国栋 《大众科技》2009,(11):81-83
对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铬铁中磷量的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金属锰试样中磷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的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铁矿石中的磷的实验条件。试样经一次性处理便可进行分析测试,实验确定了ICP测磷的最佳波长及铁对测磷的影响。本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度的相对误差2.50%,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1.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磷是不可再生资源,关系到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磷产品贸易格局的演化特征,有利于认识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对保障中国磷安全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1990—2020年全球磷产品贸易网络模型,分析其全球化水平、贸易互惠和国家连接模式,考察了贸易大国(地区)的中心性演化,并构建指标评估了中国磷产品贸易安全。【结果】结果表明:(1)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磷矿加工产品(包括磷肥与其他化工产品)为主的贸易网络越来越活跃,互惠性增加了30%以上,从而有利于增加国际合作,稳定贸易关系。在不均衡的网络结构下,许多国家(地区)依赖磷产品出口国(地区),因此主要出口国(地区)的政策稳定性对全球磷产品供给十分重要。(2)20世纪90年代,磷矿石、磷矿加工产品贸易的主要贸易国包括具有高磷资源禀赋或生产能力的出口国(摩洛哥、美国)与磷资源禀赋低、需求大的进口国(荷兰、德国、比利时、泰国和马来西亚等),2006年以来随着东欧和中国磷矿石产量增加、磷肥需求扩大,它们对磷产品贸易网络的影响能力不断增强。(3)随着磷化工产业的发展,中国由磷资源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贸易伙伴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污水吸附法除磷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存在于水中的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控制出水中磷的浓度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吸附法除磷的研究现状。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吸附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