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特立是中国20世纪的杰出教育家,被誉为“当今一圣人”。他认为,教师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必须具备精良的素质,其中首要者为师德。其基本表现有,政治水平比一般人高;具有敬业精神,终身热爱教育;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师德的核心是爱生。包含的内容很多:师生的关系是同志式的关系、热爱亲近学生、高度关怀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理解宽容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欣赏学生超过老师。徐特立崇高的师德风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与体现了时代高峰的革命党人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凝结,并且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他永远是所有教师的表率和全体人民的模范。  相似文献   

2.
徐特立不仅在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德高望重,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这与他的思想品质是分不开的,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实事求是的作风。徐特立在一生中极力推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明确提出“实事求是,不自以为”,并做过一些论述和阐释,丰富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在实践中,徐特立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表现出一代伟人热爱真理、崇尚真理的高贵品德。  相似文献   

3.
徐特立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著名的“苏区五老”之一。朱德曾称他为“当今一圣人”;毛泽东致信称徐老永远是他的“先生”。徐老在江西苏区时,曾担任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他大力兴办苏维埃教育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徐特立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吸收借鉴徐特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关于圣人的生成问题。荀子貌似认为圣人的生成靠后天努力,实际上他是主张圣人天生的;在现实政治中,圣人就是统一天下的霸主;圣人制礼使礼具有了绝对正确、万世不易的特性,使礼具有了多功能性,使礼神圣化,更重要的是确定了礼的理性与工具性特质;圣人制礼的政治意义是通过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秩序而实现和巩固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6.
罗玲 《教育与职业》2006,(16):108-111
徐特立名字曾令亿万人尊敬。这不仅因为他曾是毛泽东的恩师,更在于这位老战士本身就有非凡的传奇经历。中共中央在致徐特立70岁诞辰的信中,称他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毛主席为他题词“坚强的老战士”,朱总司令的题词则是“当今一圣人”。新中国首任长沙市委书记曹瑛曾写诗盛赞徐特立:平凡伟大马列真,一代师表启后昆。道德文章垂万世,堪称革命一完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政治思维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道德与政治的整合性;二是人冶主义的内涵。王安石的散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政治性目的和社会伦理规范是政治运作的基础,体现了政治思维的道德与政治整合性特点;主张施仁政、强调皇权政治和为政在人,其政治思维的人治主义内核得以鲜明地体现。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对王安石散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二月一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党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在徐老诞辰的时候,“要进行适当形式的,有意义的纪念”(《李鹏在徐特立铜象揭幕仪式上的讲话》,《徐特立研究》第4期)。徐特立是“当今一圣人”,他一生值得我们怀念的东西是很多的。作为一位教育家,徐特立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限于篇幅,本书仅就他的办学实践活动,作一概要的介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研究了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为官清廉的政治品德,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二)用人唯贤,大公无私;(三)严于律己,并经常教育其亲属;(四)密切联系群众,不摆官架子。他的这些优良品德不但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是在现在依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圣人”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儒家的“圣人”观念与巫文化时期的“巫”存在着渊源关系:圣人由巫演化而来;先秦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直接促成了这一转变演化,也就是说,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过程也就是他们对“圣人”政治理想的构建过程;巫之所以能演化为“圣人”,有深刻的理论根源、社会历史原因和独特的社会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11.
徐特立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强调道德教育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是徐特立一生教育实践中所崇尚和躬行的信条,是他本人品格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徐特立的教育文集中,多次提到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把它作为道德教育一条重要的原则,分别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从徐特立的外号“徐二叫化”,可以看出他的简朴无私和抵御官场腐朽的诀窍;“徐家外婆”反映出他慈爱宽容的胸怀和学生对他的爱戴;“徐二镂锅”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和作为教育家的凝聚力的来源。他为人恭谦、民主、实干,遇到难事身体力行;他从不用同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他学而不厌,不断更新知识,学识渊博。这些都是他办教育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丁玲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也是最典型的延安文人,她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她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延安革命文艺的洪流中,以创作颇丰的实绩赢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在延安这个特定的时空中,她为民族抗争,女性意识完全让位于民族激情;她也为个人抗争命运,在残酷现实的血与泪中,警醒了女性自我意识,表现出一种女权主义的愤懑和深刻的批判精神。为此,她险些被文艺革命,也为她日后的厄运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需要的满足存在两大偏差。第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有条件的,受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品德表现、性别、家庭背景等等条件的影响。例如,教师常常因为学生听话、考试成绩好而多接触、多赞许;女教师表现出更关注男学生成长,男教师更关注女学生发展;学生家庭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较高,教师更多关注,优待有加。而那些品德不良、学习成绩差、家庭状况不佳的学生则很少进入教师的视野,受到教师的关注,难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喜欢。认可和爱抚,使这部分学生排斥学校和班集体,不愿进学校、进教室,…  相似文献   

15.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圣人崇拜有助于社会教化。然而在中国传统文明模式和儒家政治伦理话语中,圣人崇拜却又很容易演化为专制主义统治的政治实践。原因是:一,儒家的内圣之学缺乏外王事功的道德根据;二,儒家强调“内圣外王”,由圣而王,圣者为王,但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又很容易转化为由王而圣,王者为圣;三,圣人崇拜不可避免地使批判儒学转化为帝皇儒学,从而使儒学成为帝皇专制之护符。  相似文献   

16.
徐特立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也是教学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在从事革命实践活动中,亲自办教育,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活动,并对教学的一系列问题都有极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思想体系。而其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思想。正如谢觉哉给他的祝寿诗中称颂他的教育思想为“贯穿辩证法,新奇出腐里”。(《当今一圣人》第28页)这标志了他的教学理论高度科学性,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徐特立幼儿教育思想简述范子彦徐特立对幼儿教育的专门论述并不多,但在其教育论述中,对幼儿的特点、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都有独到见解。1、强调幼儿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在徐特立的教育生涯中,他从蒙馆、初小、高小、中等师范,一直到高等师范,都任过教员和校长,但他最...  相似文献   

18.
儒家“圣人”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念虽然肯定人人可以为尧舜,承认了普通人的地位和发展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又逻辑地预设了圣人的万能和常人的无能,常人需要圣人的指导,按照圣人的意图来生活,从而造成了政治社会中的常人没有权利可言。  相似文献   

19.
在长沙八路军办事处两年多的时间,徐特立做了大量的抗日救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停顿10年之久的湖南地下党组织恢复了活动;一批久陷囹圄的革命者恢复自由,重新踏上了革命的征途;不少有志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此过程中,徐特立充分体现出无私与坦诚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20.
周大新小说中抗争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大新在他的盆地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性格复杂、充满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抗争的对象不一、方式不同,但作家对她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和人性的追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颂,表现了鲜明的女性立场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