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华 《海外求学》2004,(24):42-43
由上海市人事局组织的上海海外人才招聘会近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吸引了数百名中国留法博士和硕士生以及学者前来咨询。  相似文献   

2.
博客一词的创始人是方兴东先生, 博客是blog的谐音, 有人谐趣:博客,是不是博士客人? 许多老师都有博客。  相似文献   

3.
《中国研究生》2004,(1):47-47
《北大信息周刊》讯:报考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除了要经过专业知识考试以外,还要提交一份研究报告。2004年北大招收博士生将入学考试分为初试、提交申请材料、复试3个阶段。初试即知识水平测试,由考生报考的院系组织进行,通过初试的考生将接受院系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4.
五经博士兴于汉朝,但<毛诗>未立于官学,未有博士之称.至唐代,毛诗博士为国学之官受到关注,史书的解释却说法不一.通过考察唐代国学设置的发展变化,可知在唐代,毛诗博士一称起于文宗时的五经各设博士,是中唐以后国家教育与科举考试推行改革的产物,其影响则延及五代北宋以后.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样本的统计资料,从默顿的积累优势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海归博士和本土博士在职业生涯和职业成就方面的差别.统计结果显示,虽然二者在职业生涯上有很大差别,但是就学术成就来看,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一结论促使我们反思现在的人才评价和使用体制.  相似文献   

6.
从博士发展质量角度入手,对我国开展博士生教育20多年来毕业博士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毕业博士发展状况良好,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对我国博士质量感到满意,毕业博士的业绩贡献优异.最后,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博士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对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即所持的质量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学术成果导向的质量观、职业导向的质量观、学术训练导向的质量观和效益导向的质量观。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评价博士质量时,受教育者(博士生和毕业博士)与和教育者(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负责人)普遍高度重视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但对博士生相关学科知识和学位论文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不同学科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9.
10.
Q博士信箱     
Q博士大人: 您好!我知道您有“专治百病”的秘方,所以请您给我治一治我健忘,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吧。上学忘记带要交的作业 ,买东西时常常把自己的东西(比如眼镜、雨伞等)落在店里,  相似文献   

11.
12.
Q博士信箱     
亲爱的Q博士: 您好!我久仰您很久啦,今天终于鼓起勇气给您发了这封电子邮件。我有位朋友,他好令我头疼哦。唉,怎么说呢?他的那张嘴,简直是出口成“脏”。他经常口不择言,说我“白痴”、“幼稚”,更有甚者,还说我……(此处省略N个不文明用词)我好讨厌他,可我又不忍心和他断交,拜托您给我出出主意,教教我怎么办吧!  相似文献   

13.
两汉博士兼具学术性与政治性,并在两汉有不同的表现。西汉时博士征任是学术向政治靠拢,东汉时则是政治向学术靠拢。对于经学博士们来说,其看重的也是博士的政治性。东汉经学大师往往远离政治,在学术上,经学博士不再具权威性。此外,两汉博士的为官情况表明,即使单就政治性来说,经学博士的政治影响力也并不高,始终受皇权的支配。  相似文献   

14.
博士相亲时     
张碧 《中国研究生》2009,(10):47-47
据说博士群体是入侵地球的外星人兵团,思维行事与常人皆有不同。 听到X去相亲的消息后,震惊不已。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大贤,居然动了这种凡心。  相似文献   

15.
F博士坐着宇宙飞船从一颗星球到另一颗星球不断地旅行着。他并非只是到处游览,他的主要目的是一旦看到文明落后的星球就降落下来,给这个星球的人民进行多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博士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个体微观层面数据的缺乏,导致对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并不深入,特别是缺乏对就业趋势的关注。基于2011—2015年X大学博士毕业生个体微观层面就业数据进行的量化分析发现: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呈现由学术领域不断向非学术领域扩散,且在学术市场上的选择不断由重点大学向非重点大学扩散;在就业地域选择上不断由“属地就业”向“非属地就业”扩散,且就业地域流动性越来越强;在出国(境)选择上不断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扩散的新趋势。认为博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的这些新趋势和新特点,要求政府、高校及个人应积极做好多元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博士教育扩散、博士质量分布与博士质量保障问题从组织分析新制度主义视角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的博士教育是源自西方的大学制度在全球扩散的一部分,博士教育的扩散过程、扩散特点对博士质量在高教系统的分布和质量保障有着重要影响;文章指出,博士质量标准的模糊性、博士训练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使得对博士质量的判断更多地依据培养单位所拥有的制度元素和制度形式与全球标准的符合程度;博士教育制度通过对资格、程序和结果的控制,对外解释博士教育过程,缓解外部压力,保护"技术内核",对内则起着引导、规范和制约博士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但博士教育制度符号系统的混乱以及博士教育制度某些象征功能的过分强化也会损及博士学术训练的内在过程。因此,在加强博士制度建设时应注意维护制度外壳与技术内核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Q博士信箱     
《创新作文》的编编们: 我是第N次来信了。这次主要是来问几个小小的问题,相信这对于聪明“绝顶”的Q博士肯定是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19.
Q博士信箱     
《创新作文》的编编们: 我是第N次来信了。这次主要是来问几个小小的问题,相信这对于聪明“绝顶”的Q博士肯定是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博士专业学位"与美国"专业博士"概念内涵进行梳理,发现美国"专业博士"包括"普通职业型博士学位"和"第一职业学位中的博士学位",其概念范畴大于中国"博士专业学位"。进一步研究发现,美国"专业博士"中"第一职业学位中的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并不一定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博士层次教育(ISCED8级),而是硕士层次教育(ISCED7级),并以美国药学博士(Pharm.D.)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深入探寻国外学位层次的"本质内涵",避免掉进名称直译的"表象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