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要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及价值,就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没有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也就无法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及价值。从教学的角度看,为学生奠定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文言文教学首要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  相似文献   

2.
张乐伟 《语文天地》2012,(11):36-37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偏重教学的知识性,而相对忽略了它的人文性。这一误区导致文言文教学非常枯燥,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致高中三年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实际上,只要稍稍改变这一倾向,结合适当的教学篇目,完全能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并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只要多花些工夫在背诵上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从初一到初三,文言文学了一篇又一篇,但阅读能力并没有随着篇数的增加而提高。一篇几乎没有生词的文言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他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学生学习中普遍感到的难点之一。从高考角度看,文言文阅读是必考内容,是考生“抓分”的一大板块。因此,搞好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优秀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归纳能力的提升很有必要,其方法有以重点带一般,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以提纲作指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通过阅读把相关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归在一起,从中找出其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7.
就笔者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中学文言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怪圈,尤其是平行班: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和名篇,没有互动,没有激情。结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里死气沉沉,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而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平行班的学生基础差,如果对文言文失去了兴趣,那么文言文的教学就难以维持。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具体操作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初中课本所选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即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能够疏通文义,而名家的精妙构思、深远立意、博大思想也不是十几岁的初中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寻求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了一些好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新教材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国学素养中的任务越来越重。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很愿意做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可现实不容乐观。就我们普通农村高中而言,学生的文言文底子薄,更无法谈及兴趣,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文言文阅读的篇幅增长,数量增多,难度也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往往把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所以错误地将文言文教学定位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字词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课堂上喋喋不休,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不知所以然。一节课下来学生没记住多少知识倒是对文言文产生了惧怕的心理,这哪能学好呢?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应该多思索,多尝试。  相似文献   

10.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文言文课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颇高,高考对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考查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高考试卷上文言文试题的得分率也一直偏低,理科生相对于文科生而言文言文得分更低,这些都显示着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高中生进入高二分班以后,理科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理科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少兴趣和自信,不得要领。基于这种情况,理科班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上就更应该钻研教学方法,来提高理科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理科生文言文阅读的水平的提高,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四个教学策略,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文言文,学生往往会有一个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距现代时间久远,学习文言文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所以除了应付考试,平时很少主动学习文言文。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无形间加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逐字逐句地串讲和翻译的做法,不仅费时低效,而且还使学生根本不能体验到文言文的魅力,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创新教法,指导学法,同时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们姑且称之为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思想精魂的载体,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从:加强诵读、落实积累、品味语言、灵活运用等几个方面着力,活化文言文教学,扎实学生的文言基础,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最终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由于时代久远,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和人们的审美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只要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在背诵上多花些工夫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  相似文献   

14.
多数学生阅读课内文言文没问题,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时困难较大。原因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差,在课堂上没有形成文言文的自学能力。怎样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关键是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目标.如今,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一目标呢?从学生毕业会考成绩和高考成绩来看,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这与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及教法不无关系.笔者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59):31-32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精粹,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文言文语言简洁生动,思想情感丰厚纯粹,做好初中文言文教学,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能力提高帮助甚大。在新课标要求下,要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上深入创新,开拓思维,有效落实,切实提高初中学生对文言文朗诵、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对古代文化的深入共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不少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忽略了文言文读背教学,也有不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索然无味。如何才能使初中生愿学、会学、乐学文言文,我觉得应该"以读为先"教学。一.文言文"以读为先"的意义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通过反复朗读、吟咏,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认识论的观点看,机械读背的初级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阅读提高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能力,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记忆力,提高自学能力,增强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语文教师要讲究方法,教好文言文,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们谈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可以最有效的理解文言文。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与学习进行了简单浅析后,提出了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丰富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挖掘思想精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练习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加强鼓励教学,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等途径.文章旨在提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为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谈高中文言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及文言文是很多高中生都害怕接触的,许多高中生因为文言文没学好导致整个语文学科也学不好,文言文教学对于高中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文言文教学之所以困难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笔者从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提出的要求、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三个方面阐述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通过本文笔者想从学生的预习、学习、复习这几个环节去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