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婚恋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电视和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观众被这些婚恋节目所吸引并深受这些节目的影响,通过对这些节目的研究不难发现,当代的青年人的婚恋观越来越有物化的倾向。因此,研究青年人的婚恋观问题,对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鹏鹏 《现代语文》2013,(7):121-122
语言是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婚恋领域新词汇的不断涌现,反映了当代青年的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生育观以及性观念。本文通过对婚恋领域相关的新词汇的梳理,分析了当代青年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年婚恋心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青年的婚恋问题日益成为家庭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以参加第三届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现场相亲互动的未婚青年为主体,从性别、年龄层次、参与性、主动性、真诚性、婚恋心理认知、婚恋心理测试、婚恋心理咨询等多方面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多维度的当代未婚青年婚恋心理调研分析,了解未婚青年的婚恋心理状态,探究心理因素与婚恋现状的关系,为相关部门加强对相亲者正确婚恋观的引导,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我国婚恋观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剖析了婚恋观发生转变的成因,针对当代90后大学生呈现的婚恋价值观现状,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婚恋教育与美国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90后"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恋观是人们对待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当代大学生生理条件成熟,思想开放,加上校园环境的相对自由,婚恋已成为高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变迁迅速,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性别的角度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建议学校教育工作者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具有重大意义。而消极亚文化的泛滥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如何规范大学生婚恋行为,以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与和谐社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浩 《文教资料》2009,(13):195-196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婚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婚恋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在正确婚恋观下健康成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入手,从内容和形式上深入研究适应当代大学生婚恋现状的教育模式,以增强高校婚恋观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在读女博士的婚恋观和婚恋状况为着眼点,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在读女博士婚恋观总体上是健康的、理性的,但仍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文章尝试探索在读女博士这一群体的婚恋价值取向,浅析影响因素及策略,完善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心理的研究领域,为博士生培养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共同构建当代青年人的健康婚恋理念,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在婚恋观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正视盲目追求现代性所带来的认识误区,又要考量传统婚恋思想中的美德伦理。实践意义上,物化与享乐主义思想,逃避义务、虚无责任的态度,违背善良风俗、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利于积极婚恋观的培养,而贤贤易色、相济相生、互敬互爱、忠贞不二等传统婚恋道德有助于健康婚恋观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婚恋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恋爱和婚姻是大学校园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域。文章对大学生婚恋观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研究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性,在调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婚恋情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应对大学生渗透正确婚恋观,其具体实施可从以下方面尝试:营造正式、轻松的谈论婚恋的氛围,了解不同婚恋动机、婚恋类型及其利弊,解读婚恋作品时针对社会上相关婚恋事件进行评析,分析错误婚恋观的危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爱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并及时评估、调整自身婚恋行为,配合学校其他教育途径做好课后跟进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接受有效的婚恋观教育对其自身成长有利,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社会变迁迅速、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性别角度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探讨了"校本课程-自我教育-家庭社会网络"三位一体的婚恋教育模式,从而帮助和指导男女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4.
婚恋价值观是青年个体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是青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的择偶、恋爱、婚姻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非诚勿扰>等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反映了相亲过程的娱乐化,体现了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化和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寻帮助青年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价值观成为当代青年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代青年婚恋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讨。首先明确了探讨当代青年婚恋问题的现实意义,然后分析了当代青年婚恋问题的时代特征,最后重点论述了当代青年婚恋问题的教育与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的婚恋诗,因《诗经》的经学地位,以及政治原因和历史因素,被一些学者进行了政治化、礼制化、具象化的解读,淡化了先民爱情家庭生活中的焦急与渴望、快乐与幸福、悲伤与悔恨的情感因素,不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传统的婚恋观,不利于发挥传统婚恋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新时代,要在继承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婚恋观焕发出新的活力,用来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7.
麦熙舜 《考试周刊》2008,(6):124-126
当代大学生处于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恋爱现象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十分普遍.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探讨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仲明  徐峰 《考试周刊》2013,(10):151-152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的行为观念无疑代表了年轻人的主流和方向,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明天,也影响到社会文明。婚恋观是个体在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折射点。大学老师需要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培养他们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问题,树立婚恋责任意识,并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美好婚姻家庭的正确认识,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以婚恋观为视角,通过考证民国学者的调查、档案史料和政府法律文档,分析了民国大学生对于婚恋的态度、满意度以及新婚姻观的接纳程度,得出了婚恋观主要受到西方学说、女子教育、法律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婚恋较之普通青年要进步,体现出传统与西方的争斗和交融.通过大学生婚恋观的状况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进步和时代的前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提供了社会条件,大学生的婚恋现状为婚恋观教育创造了现实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重新审视影响大学生婚恋标准的因素,强调大学生坚持婚恋的基本原则,并且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使大学生自觉增强婚恋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调适心理,增进健康,把握婚恋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