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申时芳 《贵州教育》2011,(5):25+38-25,38
如今,教育圈的“行话”——“赏识教育”、“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此起彼伏,从“尊重学生”演变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2.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学习积极性差,教师经常埋怨学生“太笨”,学生反感教师“太酷”,师生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3.
有效教学须让学生学“问”、会“问”,其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无须在此费口舌。而如何让学生学“问”、会“问”,则想借此一隅多说几句。一、学生不学“问”、不会“问”。这不是学生的错。学生不学“问”、不会“问”的主要成因是学生难有机会“问”、不敢随意“问”。长期没机会“问”、不敢“问”势必造成学生不想“问”、不会“问”的结果。让学生想“问”又敢“问”,  相似文献   

4.
季宏  林应宏 《教师》2015,(9):66
小学数学课堂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说”的勇气;培养学生“说”的习惯;提高学生“说”的兴趣;发展学生“说”的能力.给学生一个“金话筒”,让学生想说,会说.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实践陶行知先生“核心能力论”中的“自动力”学习理论,目的是激发学生“自动”的学习潜能,支持学生“自动”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自动”的学习合作,增强学生“自动”的学习内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自动力”,可以培育学生学习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高三学生面对高考,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本次的高考成绩,本文认为存在的问题有情绪急躁,内心压抑、心理脆弱,生理紊乱、丧失信心.考试恐惧、自我封闭,幻觉幻想等,同时也提出了对策:用“挚爱”抚慰学生“受伤”的灵魂.用“真诚”荡起学生“情感”的漩涡:用“激励”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用“方法”寻回学生学习的“乐趣”:用“安排”指导学生对“时间”的充分利用.用“计划”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用“闲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用“家校”联合助孩子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7.
针对学生习作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围绕一个“微”字,通过“微写作”“微训练”“微修改”等形式,破解学生“选材难”“构思难”“描写难”“修改难”等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赵云珊 《江西教育》2023,(19):70-71
“以做导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寻“做”的内涵、探明学生“做”的程序、探求学生“做”的品质,从而充分发挥“做”的功能、体现“做”的价值和意蕴;要积极打造学生“做”的平台,赋予学生“做”的权利与时空;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建构、在“做”中创造;要能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与体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9.
顾嫣宏 《海南教育》2014,(18):92-93
不少学生面对曾经错过的题,“吃一堑”却并不能“长一智”。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引导学生开展错题分析,教师对学生错题的分析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分析,学生的“订正”也不能替代学生的“分析”。订正只是“会这题”,而没有促进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分析,就引导学生“会一类”,当然更重要的是“会思维”。  相似文献   

10.
陈华忠 《辽宁教育》2002,(11):46-47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进而“爱学”、“乐学”。为此,教师应从“学”着手,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胡明利 《异步教学研究》2009,(3):120-120,F0003,F0004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学习积极性差,  相似文献   

13.
苏雅 《江西教育》2022,(40):88-89
“具身认知”是学生美术学习的一种有效样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具身认知”的情境,使其从“单一”走向“丰盈”;引导学生开展“具身认知”活动,使其从“模仿”走向“建构”;引领学生的“具身认知”,使其从“干涉”走向“启发”。通过基于学生“具身认知”的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力,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李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3):126-126,136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尊重感情,使学生有“疑”敢“问”;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施展空间,让学生见“疑”必“究”;授其方法,使学生有“疑”善“问”。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多“动”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应用,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应用。教学应以“学”为主。学生不愿学,教师得教学生愿学;学生不会学,教师得教学生会学;学生学得不好,教师得教学生学好: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得适应“学”的实际,“学”的需要。一言以蔽之:以“学”为中心,为“学”服务。谁真正明白这一点,谁就会放手让学生“学”。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学”,才谈得上教学过程真正以“学”为主。不妨看看四十五分钟内的课堂。该让学生熟读的课文,学生往往得不到熟读的机会;应让学生反  相似文献   

16.
一、张扬学生个性,“破”、“立”结合,师生才有“用武之地”。现在教师议得最多的大概是学生吧:不听话,不守规矩,厌学好动,蠢笨野蛮;学生呢,议得最多的恐怕是教师。学生要自立自主,被认为不听话;学生质疑逆反,被视为不上“道子”;学生好讲,很少有讲话余地;学生好动,一个声音叫着“不许动”;学生好奇,被当成幼稚可笑,乳臭未干,“后生小子”实在少点儿“用武之地”了。“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在哪儿,试问教者能因势利导吗?“教育评估”以及“社会公众”,能正视学生之“为”吗?  相似文献   

17.
所谓“动态”就是采用“综艺化”、“民主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动态式”课堂教学模式,它研究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它首先研究的是学生,然后才研究适合学生兴趣以及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师生的双边互动,“动”是其核心,通过“动”求“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变型训练”,重点在变“型”,通过变“型”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实现作文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探索一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的“探”、学生的“写”融为一体的教、练结合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胡晓兰 《学语文》2004,(6):20-20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的教育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那么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到底有什么具体内涵呢?一、从“缺陷观”走向“完整观”传  相似文献   

20.
结合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归纳总结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个“关键点”,更好的处理学生管理工作中“严”与“宽”、“刚”与“柔”、“约束”与“鼓励”、“日常管理”与“全面发展”等矛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