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银镜反应实验的因素有哪些呢?通过以下的几组实验事实来说明.第一组实验:取一支大试管,配制10mL银氨溶液,将其分装在两支试管中(一支通过特别处理过的很洁净的试管A;一支只有用自来水冲洗的不洁净的试管B).然后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10mL0.smol/L的乙醛溶液,同时置于热水浴中,5分钟后取出,可明显地发现:A试管中产生的银镜比B管中的光亮得多.结论:试管洁净度直接影响银镜的质量.试管的洁净度是否是银镜反应的成败的关键呢?第二组实验:甲试管(洁净)十smL银氨溶液十lmL0.smol/L乙醛溶液·乙试管(不洁净)+sm…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释银镜实验为什么用银氨溶液而不是直接用硝酸银溶液,通过计算乙醛在硝酸银溶液和银氨溶液两种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动势来判断反应的活性。解析了银氨溶液与乙醛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对银镜实验选用银氨溶液的主因提出了新的看法,即碱性银氨溶液能显著提高乙醛的还原性,形成缓冲溶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避免醋酸银沉淀生成,使银镜反应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甲酸,可以将它看作羟酸,又可将它看作带一个羟基的甲醛,因此它同醛类一样,可以和银氨溶液起银镜反应:HCOOH 2Ag(NH_3)_2OH=2Ag↓ CO_2 2H_2O 4NH_3但人们通常用甲酸代替醛类做银镜反应时,还原出来的银常常不是银镜的样子,而是黑色的沉淀。现介绍如下的实验方法,能得到较为理想的银镜。1、试管处理取一支硬质试管加浓硝酸5毫升,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倾去硝酸,用自来水冲洗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5毫升,同样于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倾去碱液,分别用自  相似文献   

4.
关于难类的银镜反应,很多人都进行过摸索和改进,但基本上都沿用了传统的"水浴加热"这一步,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悉心探索和研究,寻找出了一种不用水浴加热即可进行银镜反应的简单方法,用于教学演示及学生实验均收到了良好效果。一.主要试剂40%乙酸溶液、40%氢氧化钠溶液、2%硝酸银溶液、2%氨水。二.操作步骤1.试管的洗涤:先用洗涤灵刷洗试管,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2银氨溶液的制备干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ZmL硝酸银溶液,然后加入1液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立即出现白色沉淀,随后又迅速变成褐色沉淀(这是因为硝酸银在…  相似文献   

5.
1 三种物质“醛基”结构的验证实验1.1 银镜反应(1)甲醛与银镜反应:取一洁净的试管,配制银氨溶液,然后滴入1mL 10%甲醛溶液,将混合物放在80~90℃热水浴中静置。实验现象:试管壁出现黑色银镜。(2)葡萄糖与银镜反应:取一洁净的试管,配制银氨溶液,然后滴入1mL 10%葡萄糖溶液,将混合物放在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在做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过程中,把反应物溶液混合振荡后,再放在热水浴里温热多时,其需要时间长,成功率低。经反复实验,证明先用酸液,后用碱液煮沸试管,再用清水冲洗,在碱性溶液中进  相似文献   

7.
对银氨溶液自身反应成镜做了探究,发现用浓度大于6%的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添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热,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银镜.设计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的实验,实验生成了银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甲酸根离子浓度,浓度几乎不变,认为甲酸没有参与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8.
蔗糖水解演示实验,常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将10%的蔗糖溶液水浴加热数分钟,然后将银氨溶液倒入上述水解液中,以观察银镜的生成。笔者认为按此操作难以得到银镜。经过多次试验将方法改进如下: 取10%的蔗糖溶液3 ml盛于试管中,滴入浓硫酸3滴,加热至沸,冷却后滴入20%的NaoH溶液12-15滴至溶液呈弱碱性(用PH试纸检验)。然后加入2 ml的银氨溶液,浸入70℃左右的热水中,即可产生均匀光亮的银镜。改进后的实验,所用时间短,成功率高,现象明显。实验体会: 1、蔗糖溶液的水解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加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蔗糖、淀粉的水解实验成功率很低。教材中是将银氨溶液加入已水解的蔗糖、淀粉溶液中,当加入银氨溶液后,试管中的溶液立即呈黑色,经加热后很难出现光亮的银镜。笔者经试验后作如下改进,成功率极高,可达100%,具体操作如下: 1.将蔗糖、淀粉分别用硫酸加热水解。2.用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黄色,  相似文献   

10.
银镜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镜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鉴别醛基存在的典型实验,该实验的条件要求严密,科学性强,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精神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索生成光亮银镜的实验条件、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条件及操作技术和实验成败关键等。1实验原理银氨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醛氧化成羧酸,而银氨络合物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故称银镜反应,可以鉴定醛基的存在(1)CH3CHO 2[Ag(NH3)2]OHCH3COONH4 2Ag↓银白色 3NH3↑ H2O(乙酸铵)总之:凡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葡萄糖等)都可…  相似文献   

11.
银镜反应通常使用银氨溶液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且水浴约60℃时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银;而北京卷高考题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取银镜,这说明银镜反应不一定在有醛基参与时才能进行。因此,笔者设计以下实验,旨在研究还原剂的种类、还原剂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还原生成银镜的影响。一、实验材料1.实验选用的还原剂。笔者设计的实验主要选用含醛基的化合物,此外还尝试在氢氧化钠溶液存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银镜反应水浴加热温度不易掌控、装置较复杂、银单质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不均匀、实验结束后用硝酸清洗银单质易产生有毒气体等缺点,进行了实验探究.改进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不需要加热的银镜反应实验最佳条件,以及用氯化铁溶液或双氧水处理银镜的新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操作安全,产物无毒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用乙醛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教材中虽列出了具体的实验步骤,但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成功率较低,若将实验过程稍加改动,实验成功率可达95%以上。如果用pH试纸测试一下乙醛,就会发现乙醛显酸性。因为乙醛溶液容易发生聚合反应,聚合成三聚乙醛或四聚乙醛,而聚合后的乙醛不发生乙醛的特性反应,需通过加酸、加热来解聚,因此乙醛通常显酸性,而银镜反应却需弱碱性环境,可将乙醛用氢氧化钠调至中性,然后按书上步骤进行:先用NaOH溶液清洗试管,后配银氨溶液,再滴加3~4滴已调好的乙醛溶液;最后水浴加热溶液很快变黑继而有光亮的银镜出…  相似文献   

14.
在甲酸分子中,跟羧基相连的不是烃基,而是氢原子。它既具有羧基的结构,又具有醛基的结构,因此它除了有羧酸的通性外,还有能把银氨络离子还原成银的能力。以往在教学中,用甲酸做银镜反应的实验,往往只能得到黑色银的小颗粒,而不能呈“镜”,经过大量的试验,我们发觉用如下方法进行实验,能得较好的效果,将介绍如下:一、溶液的配制:为了使甲酸的银镜反应,能象甲醛的银镜反应一样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我们将一定量的甲酸逐滴滴入固体的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的量略大于等当量,(反应十分激烈,必须十分小  相似文献   

15.
银镜反应是否成功主要与试管是否干净;银氨溶液的配制、浓度、溶液的PH值;醛基化合物的浓度;以及加热方式等因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伍强 《化学教学》2016,(1):55-57
设计了用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鉴别甲酸钠的实验,实验没有生成银镜、红色沉淀.设计了用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钠的实验和不加甲酸钠的空白对照实验,实验均生成光亮的银镜,但反应液中未检测到碳酸根离子.故认为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与甲酸钠均不能反应,由此得出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均不能鉴别甲酸根离子的结论.同时提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这一实验事实,切不可误导学生.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列举了醛、含醛基的糖、含醛基的酸、含醛基的酯等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未提及不含醛基的其它有机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酚、胺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苯酚的银镜反应在一洁净试管中,注入2毫升银氨溶液,滴入三滴苯酚溶液。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加至冒气泡时,溶液变为深灰色;至90℃时,出现银镜,移去酒消灯,静置片刻。倾去废液,即有一层光亮  相似文献   

18.
认为银镜反应中加人NaOH溶液有利于提升实验效果,并从乙醛氧化的过程和银氨溶液的成分两方面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9.
银镜反应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试管的洁净程度。但造成“试管不洁净的主要因素是油污”则不尽然。我们做了如下实验,将几支试管都用10%的NaOH溶液煮沸3分钟,用清水冲洗后做银镜反应,结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换几支新试管仍然如此。但若将用碱液处理过的试管再用3摩尔/升的硫酸或6摩尔/升的盐酸煮1  相似文献   

20.
黄敏  梁艳 《考试周刊》2011,(87):166-167
银镜反应受到温度、银氨溶液浓度、还原剂,以及溶液pH值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实际教学中容易失败,得不到光亮的银镜。本文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影响银镜反应的几个因素进行探讨,得出银镜反应的有关影响因素中对实验影响最大的是乙醛的浓度,其次是水浴的温度和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其中以乙醛为还原剂时,用40%的乙醛溶液,水浴加热到80℃,使用2%的硝酸银溶液,得到的实验结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