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秦代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史学界历来观点不一,本通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资料的研究,认为秦代的土地制度,应该是商,周以业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对于西周土地所有制形态 ,史学界有三种不同观点 ,从对三种观点的比较分析中 ,可看出西周是土地国有制。西周土地国有是一种特定的所有权形式 ,其本质受所有制条件决定 ,具有私有性。因而 ,西周土地国有实质是私有而非公有  相似文献   

3.
郭华  王秀红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1):52-53,66
自十五、十六世纪西方殖民主义侵入东南亚地区后,除泰国以外东南亚各国均先后沦为殖民地。由于英、法殖民主义的争夺,泰国作为缓冲国虽然保持了名义上的独立,但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在近代化浪潮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土地制度方面,从十九世纪初开始,泰国传统的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逐渐演变成为地主土地所有制。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及印度的史实出发,论证了印度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初始阶段是国家土地所有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到奴隶社会后期,土地国有制的成份逐渐削弱,私有制的成份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与庶人多层重迭的土地所有制向单纯的国家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的转变 ,是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变化的总趋势 ,井田制、爰田制和土地私有制是这场变革的三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6.
姜桂林 《历史学习》2007,(12):10-10
西周初期实行土地国有,到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完全合法化,新的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经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随着改革的进程虽然不断完善,但依旧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这些存在于土地制度上的问题均与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有着内在的深层次的必然联系。本文从经济学和法学结合的角度,揭示出了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与所有权存在的主要弊端,并深入地分析了产生弊端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把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把握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封建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的封建社会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西周时期的领主制封建社会;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性封建社会;三是秦汉至明清的地主制封建社会.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科学把握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研究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本文首先剖析了西周时期的封建领主私有制,批判了封建土地国有制,研究了西周宣王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嬗变;其次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土地兼并和双层土地所有制关系;然后考证了井田制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最后辨析了封建领主私有制和封建地主私有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伊儿汗国统治西亚时期,基本上承袭塞尔柱王朝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伊儿汗国前期,土地仍以国有制为主。伊儿汗国后期,合赞汗实行军事封地制,西亚封建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伊儿汗国的封建地产形态主要表现为底万土地、媵哲、瓦克夫、穆尔克、伊克塔。随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伊儿汗国的封建地产处在不断变动之中,总特征也是公有和私有长期并存。伊儿汗国前期,封建地产以国有为主、私有为辅;伊儿汗国后期,封建地产中的私有成分上升为主导地位并逐渐向封建大地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宪法与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新中国历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中所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产生原因及变化过程作出了回顾和分析,指出现任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在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困惑,认为根据所有制形式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现行宪法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也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随着秦国铁骑席卷着中国大地.终于在秦一统天下的时期最终确立起来。从此,封建大厦的二千多年风风雨雨也拉开了历史的帷幕。  相似文献   

12.
从教材编排看,本课讲述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从时空概念看,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地位,本框题着重讲述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是重要的知识点。它通过揭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质和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首先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所有权与占有权这对范畴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其次,概括和分析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基本构想;最后,就《资本论》的所有制思想谈几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农民的利益的愿望出发,没有地主的土地,辅之以赎买政策,分配给农民,实现了土地农民所有制,受到农民的欢迎,使解放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由此,中共由弱变强最终战胜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小土地所有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经营,具有普遍的规模效益。全面解决土地所有权合理化问题,是各项改革措施产生实质性效果的必要条件。应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使得农地制度逐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农民有土地吗?似有非有。第一是有;第二是没有。说有,是因为不论是合作化,还是人民公社化,乃至今天的联产承包制,都认为土地归集体所有;不论是当年的高级社章程,还是人民公社工作条例,都规定房屋归农民私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出的科学决策。报告同时又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  相似文献   

18.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成份,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成份组成的经济。它打破了区域、所有制、行业的界限,主要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形式,它所具有的多元性、开放性、耗散性等特点使其比单一的公有制和私营经济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把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把握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封建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的封建社会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西周时期的领主制封建社会;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性封建社会;三是秦汉至明清的地主制封建社会。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科学把握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研究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本文首先剖析了西周时期的封建领主私有制,批判了封建土地国有制,研究了西周宣王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嬗变;其次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土地兼并和双层土地所有制关系;然后考证了井田制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最后辨析了封建领主私有制和封建地主私有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礼贯穿于春秋时期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其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过程中的祭祀、占卜、“致师”、“献捷”、“饮至”等制度化环节,某些战争规则以及战争参与者礼仪性的措辞和举止。春秋时期战争中的礼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在部分保留西周的形式和精神的条件下逐渐衰落。礼在当时之所以呈现这种特殊的面貌,有其深刻的背景因素: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中,社会各阶层力量的重组推动了贵族社会的瓦解,作为贵族宗族组织重要维系的礼制亦随之衰落;但同时,瓦解中的旧秩序和旧意识形态仍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奄一定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