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高于职业教育,但又低于研究型大学,处于二者之间.为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求得一席发展之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将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重视实践"的特点与研究型大学强调"独立思考、改革创新"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突出"地方性"与"应用型"的特点,构建自己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保成 《河南教育》2014,(10):38-39
<正>我国的地方性高校从办学主体来看,有省属院校、市属院校、省市共建院校、民办院校多种形式,同时,又具有区域性发展的特色。从办学模式来看,有历史较长的、坚守精英教育办学模式的省属高校,也有新建的"专升本"的本科院校,同时,也不乏新建民办本科或者高职高专院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但是,目前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很多高校将自己定位为学术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一方面是"过度教育",  相似文献   

3.
尽管研究型大学与新建本科院校是不同类型的高校,但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些办学理念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有启发意义。新建本科院校要科学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要与自身发展的历史结合,努力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要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基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及承担的职能,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转型发展是当下高教领域改革的重点,深化对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认识,分析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客观需求,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走出“高大上”的定位、“职业院校”的身份和“重理工轻人文”的学科专业误区,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定位,培养服务地方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破除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明晰应用型办学定位,优化专业对接产业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夯实办学基础、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应有策略.  相似文献   

6.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文章分析了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特征,并以上海电机学院办学定位为例, 对深化内涵建设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为"教学型"院校,值得商榷,需要再认识.每所大学都具有三种职能,不同类型的大学三种职能有不同的定位,而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三种职能会有所变化,有所侧重.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的地位、特征、历史、现状以及国内外同类型院校的办学经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院校.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院定位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缘起入手,在研究和分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以及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工程技术应用型”的内涵及实质,明确了我院本科人才培养的本质是“举办技术应用型教育”的定位,提出了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同时对与我院办学定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特质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必需从地方历史文化、人文基础条件等实际出发,利用区域特色文化优势,站在服务社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从实证角度探究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地方历史文化的共生关系,走出一条地方性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外适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特点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路径较为曲折,由开始的地方高职及专科学校发展而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但是在“大而全”的发展思路影响下,往往成了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的追随者。相对研究型高校来说,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分类定位、历史沿革以及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发展、特色、专业评估等方面都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的外适性特点。这一特点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获得自己的办学特色,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11.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准确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层次攀高、规模贪大、学科专业求全求奇、办学模式趋同等误区。新建本科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等,准确合理地定位。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尚在探索的高等教育类型。重庆文理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深刻认识其地位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创办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职能,应用型学科专业、应用型课程、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互支撑,走出了一条新建地方性院校办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依据,"专业应用型"应该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文章从中观层面论述了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包括办学规模、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和服务面向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寻找个性化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策略初期,普遍以应用型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但是,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这类院校普遍偏离应用型,最后回归传统学术型。近年政府力推高校分类发展,尤其是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从高校改革与发展动态看,新建本科院校新一轮应用转型依然困难重重。转型障碍的深层原因之一在于,定位于本科高职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转型,需要从应用型大学的高度与广度引领新一轮应用转型;同时,作为率先突破传统学术范式的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政府、高校与社会其他各界相互配合,各自发挥不同作用,共推其由传统学术型逐渐转向学术应用型。  相似文献   

15.
明确办学定位并以此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依据,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意义重大.新建本科院校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科学确定应用型办学定位,彰显学校特色.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平台,重视应用研究,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研合作育人.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构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新建的本科院校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定位模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应用型定位口号作用下,想尽力为地方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被传统思想影响,又极力发展科研,向研究型方向靠拢.自身定位模糊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真正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革新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应用型定位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院校总体完成了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方阵的重要群体。但由于办学条件的先天不足、办学历史的深刻影响和办学经费的相对短缺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学校特色不明和管理机制不顺畅等诸多困境。在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的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其基本取向应是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在路径选择上,要围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产学研协同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等核心任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快内涵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领导、营造氛围等学校自身的主动作为,也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向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已成为福建新建本科院校的普遍共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福建新建本科院校,其美术专业理论课程存在定位不够明确、设置不尽科学、缺乏与地方性相结合等问题。整合美术理论课程、加强应用导向性、着眼区域地方性、融入地方美术资源、引入市场和产业理论,业已成为福建新建本科院校美术理论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大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定位学校发展中所选择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专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面向。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突出地域性和行业性,学科专业建设具有行业、职业或技术的定向性和地方性,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师资队伍凸显应用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原地方性专科学校或省级专科学校并人其他省属强势高校后升格组建的,这些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新的办学方向和办学途径,本文就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尝试性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