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仕良 《教师》2008,(13):36-38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小学在阶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后,暴露了部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在接受新知识、自我管理、学习心态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据一些家长、老师的反映,一些孩子在小学学习阶段学习积极性相当高,可是到了中学却出现了厌学情绪,有的孩子在小学的表现是顶呱呱的,可到了中学却时常违规受批评。不少在小学阶段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的测试中暴露出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12,(44):28-30
小学和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紧密相连:小学教育是初中教育的基础,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延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就数学教育而言,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学习内容、方法、要求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致使许多小学生刚刚升人初中后较难适应这种差别带来的变化,在数学学习方面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中小学教学衔接不良的问题已经困扰我国教育界多年,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就像绳子上打了个结,在衔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学生升入初中后感觉文言文更加难懂难学,加重了畏惧心理。《童趣》是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本课的教学对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教学从教学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实现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文言文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4.
郸复 《考试周刊》2014,(56):172-172
就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学生小学学习结束后,要全部进入初中学校继续学习,由于对初中各项要求的不适应,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初中生活的厌烦和恐惧,出现诸多方面的适应性障碍。  相似文献   

5.
路德 《宁夏教育》2013,(1):50-51
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转刊期,是学生学习生活厅面的一次毡跃。刚踏进中学大门的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学习内容,往往会感到不适心,出现一些问题,以至影响学业,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丛,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和初中是实施几年义务教育的一个整体,小学的教育质量哭乎中学的教育质量,中学的教育质量关乎学生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接触的知识内容与学习难度有着明显的不同,容易出现思维困境,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本文将浅谈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方法,旨在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促进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能够形成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促进其快速实现两个不同时期的有效过渡。  相似文献   

7.
通过与牛津英语中小学教材相比发现,学生在小学时期大多是通过英语对话的形式开始接触英语,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虽然出现了部分语篇,但也仅限每篇课文的开头部分作者情景介绍出现,篇幅相对较短。然而,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后,教材中出现了一个或多个篇幅的文章,中小学教材跨度比较大,衔接性不好,对于英语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8.
禹鸿超 《考试周刊》2011,(77):212-212
为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小学升初中后初一新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为广大一线教师、班主任解决新生出现的不适应等问题提供参考和帮助,我对300名初一新生学生做了调查,发现30%的小学生升入初中之后成绩直线下降,甚至有厌学倾向;40%的小学生升人初中后学习生活不适应;只有30%左右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9.
初中与小学虽然是义务教育中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中考凭一张试卷选拔学生的形式,暴露了部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在接受新知识、自我管理、学习心态等方面出现了不适应等问题。所以,重视中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中小学生各自的学习、生活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制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2)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求知欲和学习环境;(3)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一学生显著低于六年级学生,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还要低;(4)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卓武 《广西教育》2012,(18):24-25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过渡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小学学习习惯的滞留性与渐显的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明显滑坡。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它反映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2.
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以小学三年级英语为起点,初中是小学的延续,所以在内容上小学和初中联系紧密,但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两个阶段的课程目的不同,导致中小学教法、学法及教学评价存在很大差异,很多学生因为不适应出现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根据EPU英语教学模式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进行有效课堂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顺利度过中小学衔接阶段的学习,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英语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和小学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尤其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学习兴趣有所减退,学习质量有一定的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深感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探究中小学教育的差异,以及教育中出现断层的症结,才能有效关注、寻找出中小学教育的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他们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状态都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许多学生出现了英语学习“水土不服”的现象。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后,还不能完全适应,从而造成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突出。因此,做好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工作,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学生英语学习的难题,着重分析了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英语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英语学习也有些不适应,即使小学生在升入七年级前就对英语有所接触,学习了英语口语、语音知识、简单句式等相关基础知识,他们在小学阶段英语成绩可以达到九十分以上的优秀等级,但在升入初中后会因为环境、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感觉不适应,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感到很吃力,甚至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究其原因,首先,学生在小学学习中一带而过的内容,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学生学过后感觉像没学。其次,初中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上坡阶段,心理过渡出现了断层:小学没有教给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所应具备的能力和一些情感、意志品质;中学也没有做好如何引导新生向新的学习环境过渡。他们只看到了跳跃,急着用新标准去要求那些虽身在初中而心理却依然是小学水平的新生,致使学生入初中后心理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文言文无论在教材篇数和篇幅,还是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后练习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初一年级是小学和中学的衔接点,教师应掌握初一文言文教学的正确方法,实现中小学文言文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上了初中,孩子的语文成绩为什么不如小学好了"、"为什么孩子进入初中就不听话了"、"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丧失兴趣,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过程在初中,根子在小学"……  相似文献   

19.
陈刚 《新课程研究》2010,(3):123-125
中小学在教材、学生和教师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顺利过渡。教师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找准中小学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进行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当教师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后,学生能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有利于在初中阶段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等方面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地得到适应。如何引导他们尽快地熟悉初中老师的教法,增强自学与自制能力,顺利渡过中小学的衔接关,是每一位初一老师的重要责任。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   1.代数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它是在小学所学数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的抽象。字母是代表数,但它又不是某个具体的数,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是初一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内容的深度,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