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见,"游戏"     
他慢慢地走近电脑,缓缓打开它.这是最后一次玩"游戏"了. 跟着朋友第一次进网吧,他就喜欢上了"电脑游戏",从此不能自拔.每一种"游戏"都特别刺激,令他神魂颠倒,茶饭不思.  相似文献   

2.
在未担任六(2)班班主任之前,我就对蒋晓建的"大名""如雷贯耳"了:极其的任性、倔强、玩世不恭.对任何事都无所谓,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永远一副"死猪不怕滚水烫"的神态.对他来说,"课堂"与"课外"没有什么区别,"上课"与"下课"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堂课折他的纸飞机是满天飞,那堂课看他的漫画书是逍遥自在,再一堂课画他的"臆想派画"是自娱自乐……他没有一堂课是在用心听,也没有一分钟不是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敢去打扰他,也没有人敢去触犯他.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他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他既有儒家入世思想,又有道家处世哲学;他既沉迷传统文化,又追随现代理念;他既留恋华夏国粹,又崇拜西方文明.他自称是"一团矛盾".而这"一团矛盾"有一个思想核心或根本特点,就是真诚.正是一个"诚"字把儒与道、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各种思想奇妙地在他身上揉合成一团.林语堂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就是他真诚天性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4.
今日李劲     
孙雅君 《科技文萃》2000,(11):79-80
最早接触计算机的"中国娃娃" 1984年2月16日,上海市展览馆.13岁的李劲坐在计算机前有些不安,他在等"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来参观.在此之前,他不得不一遍一遍演示他的程序给许多人看,大家也不厌其烦地在他耳边一遍一遍地说:"务求万无一失."他不知道那个大人物到底有多大,直到这天上午,他才被告行,要求看他表演的是邓爷爷!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一位禅师,经常和众人谈到"命运"这个词.一位听众一直坚信着"命运"的说法,所以他想:既然有命运,那么一切都由命运来安排吧.然而,年复一年,他的生活一直是平庸的.于是,他带着疑问去拜访禅师.  相似文献   

6.
有位被大家称为"神算子"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要算上好一阵子的一类题目,他往往脱口就能报出答案.一天,他进行了一场表演.同学们让他算71×69,他马上答出4899.我们晓得他应用了平方差公式.可让他算68  相似文献   

7.
梁伟 《班主任》2006,(9):7-7
有两则关于"分数"的故事.细细品读,耐人寻味. 第一个故事是说一位小学生由于中途转学,功课落下不少.一次数学考试后发卷子,他提心吊胆地接过来一看,非常意外,老师没有打分,只写了两个字"哎呀".顷刻,他领会了老师的意思--老师不相信他会考得这么差,老师在用一个善意的玩笑等待着他的努力.他感到了一种无穷的力量与自信,决心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接下来的一次考试他得了满分.许多年过去了,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见到过成百上千张试卷,但只有那份写着"哎呀"的试卷,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珍藏.  相似文献   

8.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他指出"仁"即"爱人".他有许多体现这一思想的名言一直流传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倡导"忠恕"、"孝悌".他生活的春秋时代,周朝衰微,诸侯并起.孔子宣扬"礼",主张恢复周朝的礼数.据<论语>记载,他的学生颜渊向他请教什么是"仁":他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相似文献   

9.
段飞 《辅导员》2013,(3):31-34
他说.如果说生命是一首或低沉或昂扬.或舒缓或激越的歌.那么奋斗就应是一团炙热的火焰.在燃烧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他说.这是他一生的追求——做一名平凡但不平庸的老师.活出最好的自己。他叫张胜辉.男,1970年8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北师大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他是一名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专家型校长"、"成长中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3,(14)
2月17日,有一条"寻狗启事"的微博走红网络.博主"家居曹老师"称自己的爱犬于2月8日走失,如果有人送还,他将重谢房子一套. 据了解,这位"家居曹老师"是一名"空巢老人"(独自一人生活的老人).2006年,儿子送了一只松狮犬与他做伴.除夕前一天,这条陪伴他近7年的狗走失了.他那套打算用来交换松狮犬的房子位于成都二环路附近,现价值约56万元,拆迁价超过1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那么,我想教师的幸福就是由学生来创造的. "秘密花园"这一做法的思路来源于对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尝试.一次上完课,我把一名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问题学生叫到办公室,把自己已经写好的"合同"拿给他看,问他愿不愿意与老师一起履行一项"合同"条款.他认真地看完,点点头,脸色稍稍泛红,大概是没想到老师竟会如此特别地对待自己吧. 所谓"合同",其实就是我对他的评价,对他近来表现的肯定,以及今后的希望,而且附上了"老师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你"几个字.他临走时,我随口说了句"这是你和老师之间的秘密哦!"  相似文献   

12.
周济是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中坚.他的词作也别具特色,与其理论主张相呼应.他在词中极力体现自己"词亦有史"的见解.通过他的词作可以看到他内心进退出处的矛盾,从而可以认定他的词作在表现"真"这一层面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魔幻长笛     
第八节车厢隐形的翅膀 一 "烈焰,烈焰!" 迷迷糊糊中,郭贴听到有人喊他"烈焰".他努力睁开双眼,看到两张长长的、陌生的脸. 郭贴"啊"地尖叫一声,向前跑了几步.他心想:"太神奇了,我怎么能跑得这么快呢?"这时,郭贴觉得身后好像有什么东西随着他的跑动而摆动起来.他伸手朝背后摸去.奇怪,手很不听使唤,怎么也够不到后背. 他顾不上思考身后摆动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因为两匹马跑得比他还快,已经挡住了他的去路.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2,(28)
小林是同事家4岁的儿子,非常有趣. 有一天,他舅送给他一只知了.舅舅用手一按住知了,知了便会拼命大叫;一放手,知了就停下不叫.从没见过这种昆虫的小家伙脱口而出:"原来是个活的传呼机呀!" 常听大人说"感情破裂"一词,小林似乎对这个词略有所悟:吵架了,"感情"就"破裂"了.有一天,小林回家后低着头,闷声不响.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说:"小丽有口香糖,居然不给我吃,我和她感情破裂了."  相似文献   

15.
襄樊方言存在大量"V 起个 N"格式的句子.如: 1)他靸起个拖鞋到处跑. 2)她披起个头发在那儿疯玩儿. 3)他马起个脸好像别人欠他五十斗陈大麦. "V 起个 N"结构似乎可以理解为"V起一量N",比如例1)可以改换为:他靸起一双拖鞋到处跑.数词"一"常常省略,量词可以换成个体量词"个".然而,对于例2)、3)就不能做此变换:  相似文献   

16.
天真的小丁     
丁聪以"小丁"闻名于世,称他为"小丁"原只是有别于他父亲老画家丁悚,这是中国政治漫画家的前辈,而小丁又是丁聪作画时的笔名,即使如今丁聪已年逾花甲,但我们还是称他为小丁.一是叫了一辈子,叫惯了,改口为难;二是如果我们现在叫他老丁,我觉得这反而辱没了他.小丁之为小丁,贵就贵在这"小"字活生生道出了他的本性.这个"小"字说明他的纯真,这个"小"字说明他至今童心未泯.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形式批评,立足回到文学自身.对"文字"的批评,是他形式批评的一个重要尺度.他所说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语言.他认为文字创造应该完全;"文字"运用与言语运用可以实行转化,提出以口语造"意境";"文字"与言语转化的中介就是作者的深切体验和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作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首开宋诗新风气;词作一扫当时词坛绮艳柔靡的风尚;书法是继唐代颜真卿之后的巨擘.他还通晓音律,喜爱平话,懂得园林艺术,精于鉴赏吉金乐石.在美学领域里,称得上是一位全才.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他的创作,可以说是他坎坷身世的写照.他出知定州前后的遭际及其创作,正是他人生道路和创作实践的一个缩影.一苏轼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无人否定,但在政治上却有人把他划入"保守派"加以贬  相似文献   

19.
开学伊始,又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刚刚送走的一届学生的欢声笑语还在耳边回响,迎面又是45张陌生的小脸.45双好奇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我带着微笑将我的新弟子们扫视了一遍.忽然,一张熟悉的脸映入我的眼帘:"鼎鼎大名"的丁某某.三年级时,他的班主任为了减肥在课间跳绳,正好旁边也站了个胖胖的男生在跳绳,只听他大喊一声:"看呀!两只肥猫在减肥啊!"旁观的老师与学生哄堂大笑,他老师气得七窍生烟,一把揪住他"立壁角"示众.当我再瞧见他时,他正站在墙角挤眉弄眼,朝围观的同学做鬼脸呢!读四年级时也时不时听到他的一些"光荣事迹".比如他上课爱插嘴,好为人师,至于恶作剧、捣乱的鬼点子,更是不断翻新.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站在黑板前,面向全体同学,被他座位所在一行的学生,一个个轮流来刮一下鼻子…….这是老师安排的.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课后,这个被"臊"者,逐一追辅课上刮他鼻子的同学,伸手也刮一下鼻子,并且理直气壮地说:"还我……".其中有告到老师那儿去的,他在老师面前也没有让步:"老师,还我……"这是一件真事.学生向老师讨帐了.当听到"老师,还我"的呼唤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他要求还他什么呢?仅仅是举手之劳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