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勾景秀 《兰台世界》2012,(21):58-59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凭借着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开诚心、布公道","庶事精练、物理其本",以独特而智慧的人才观选拔和重用了一大批精英人才,使弱蜀在与强魏、盛吴的较量中平分天下,称雄一方。  相似文献   

2.
鲁斯琪 《兰台世界》2020,(2):148-151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治理益州二十载,得到了人民的深厚爱戴,甚至由后主亲自下令立庙以供人们怀念。诸葛亮作为蜀汉开国丞相,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和领导能力,他带领一干官员制定了《蜀科》,作为益州的基本法律规范。他的法治思想不拘泥于传统儒家的"礼义""德治",而是吸收了先秦法家"重法"的思想,并结合益州具体实际、注重变通,创造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任博峰 《兰台世界》2011,(10):54-55
蜀汉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弱的一个政权,其得以延续并不断强势北伐,主要得益于诸葛亮执政时期所执行的一系列农战政策。但是,诸葛亮的农战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相似文献   

4.
蜀汉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弱的一个政权,其得以延续并不断强势北伐,主要得益于诸葛亮执政时期所执行的一系列农战政策.但是,诸葛亮的农战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相似文献   

5.
(22)可是,59岁的老专家弃家别子、孤身一人扎根山乡,与红土地相德以沫20余载,毕竟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和做得到的。—一相德以沫,本谓泉水干涸,鱼儿相互吐沫湿润。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红土地怎么帮助老专家?可用相依为命。弃家别子应为离家别子。(23)(患孤独症的儿童)他们沉浸在各自独立的世界里,遵循着一个独特的思维轨道,对周围的一切置若罔闻。——一置若罔闻:放到一边,像没有听到一样。含有主观意志。该用视若无睹,听而不闻。(24)我国学者为弄清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  相似文献   

6.
宋冰 《兰台世界》2016,(1):150-153
三国后期,魏国吞并蜀国的战争最终决定了蜀汉政权的命运,拉开了三国一统的序幕,蜀汉政权的灭亡是自身力量逐步衰弱和魏国实力逐步增强的结果。本文回顾了魏灭蜀之战的来龙去脉,并对蜀汉亡国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诸葛亮逝世后,作为蜀汉后期政治重要辅臣,姜维在政治上的努力受到人们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本文通过对蜀汉后期姜维的具体整治举动分析,全面探讨这位历史悲剧人物的功与过。  相似文献   

8.
马英姿 《兰台世界》2014,(10):63-64
在诸葛亮逝世后,作为蜀汉后期政治重要辅臣,姜维在政治上的努力受到人们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本文通过对蜀汉后期姜维的具体整治举动分析,全面探讨这位历史悲剧人物的功与过。  相似文献   

9.
直到今天,人们还深深地怀念诸葛亮这位名相和哲人,把这位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视为智慧的化身、清廉的典范、爱民的贤相、正义的卫士.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诸葛亮的颂诗赞文多得无法详细统计: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过多首赞叹诸葛亮的诗,其<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成为日后讲述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相似文献   

10.
夏商周先秦先秦 [误] 夏商周先秦 [正] 先秦 [辨析] “先秦”是中国史学用语,指秦代以前的历史时期。从远古起,历经唐(陶唐氏)、虞(有虞氏)、夏(夏后氏)、商(后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亦称殷)、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都称先秦。先秦,犹言秦先。夏、商、周已包括在先秦之内,将它们与先秦并列,实为重复,亦不科学。爱国抗金 [误] 李纲——南宋爱国丞相。 [正] 李纲——南宋抗金丞相。  相似文献   

11.
吟妥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前蜀]卢延让百炼为字、千炼成句。[唐]皮日休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唐]方干新诗改罢自长吟[唐]杜甫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唐]杜牧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唐]杜荀鹤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唐]孟郊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诸葛亮个人的形象是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当中的,其形成大体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正评判;隋唐时期文人的精神向往;两宋时期的救时丞相;至元明清时期"羽化登仙",而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识的形象,本文拟就诸葛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进行梳理与考证,同时对诸葛亮由人化神的历程略陈管见,偏颇之处,敬请方家学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论王朗之死     
王朗,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是被诸葛亮骂死的,事见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其时,曹操、曹丕已死,曹睿继位为魏明帝,为迎战诸葛亮率领的蜀军,曹睿拜曹真为大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朗时年已七十六岁矣”。  相似文献   

14.
燕山 《新闻世界》2007,(11):23-23
诸葛亮的善谋善略,却有着灾难性的后果。 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但《隆中对》提法并非由作者陈寿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南阳卧龙岗或襄阳古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诸葛亮法治思想入手,通过揭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依法治蜀实践,对我们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具有较大的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7 奉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三国时的刘备去世后.其儿子刘禅袭位,称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的军政大权都握在他手里,一切国家大事实际上均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盂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相似文献   

18.
陈立 《大观周刊》2011,(21):82-82,84
在中国政治史中,对于丞相一职的研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汉末三国时期在承秦汉四百余年的大一统。下接两晋南北朝近四百余年的分裂,这一时期的丞相相比此前的很大特别。在秦朝设立丞相后,经二百余年至西汉末,丞相这一官名被取代。又近二百年后董卓自封为相,之后曹操任丞相十余年后,其予代汉建魏。魏国末年,司马氏父子在多次辞任相国后最终授任而不久便代魏建晋。因而这一时期的丞相实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名气的聪明人。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在京剧《群英会》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着力描写了他如何舌战群儒,联合孙吴击败曹操的故事。在这场舌战中,诸葛亮先后在激烈的辩论中驳倒了张昭、虞翻等七位对手,接着又针对对方的特点以“激将法”使孙权起兵,以“三气”周瑜而掀起赤壁之战,卒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的确做到了知己知彼,很了解谈话对方的想法和心理态势,并善于采取不同的说理方法一一击破。如果诸葛亮不善于揣度人心,不了解孙权  相似文献   

20.
王毓 《档案管理》2000,(1):37-38
诸葛亮在三国群雄争霸中没有统一中国,这是个历史的遗憾.这倒不是出于正统思想,而是说他在治蜀的十年间表现出的非凡政治才能和正宗的法治思想在三国和魏晋时代是最杰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