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魏源社会改革思想的渊源是十分复杂的,《周易》、《公羊春秋》、《孙子兵法》以及《老子》等著作中所包含的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和交易哲学都被发掘并纳入其社会改革的理论体系中。在这些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中,除了《公羊》学说外,魏源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和吸纳尤为引人注目。他的《老子本义》,既是对历代老子研究的一个总结,更代表了他对老子辩证法思想和社会理想认识的新高度。魏源一反长期以来排斥释老的学术传统和文化格局,深入挖掘老子思想的社会价值,把老子的思想解释成为与儒学异曲同工、相辅相成的救世哲学,从而为其社会改革思想寻找到又一古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人对魏源的研究和评论很多,并把他与龚自珍并列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魏源的著述面很广,对他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有从他师承公羊学派,而专论其变易思想的;有从他超脱乾嘉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而探讨他对晚清学风影响的;有从他的名著《海国图志》论清王朝中先进人物如何开始放眼世界的;也有就其《元史新编》等著作论元史研究及其历史编纂学的见解的;还有从《圣武记》探讨魏源对清史研究的贡献的,等等。但是通过魏源对《明史》  相似文献   

3.
魏源的货币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所著的《圣武记》卷十四《军储篇》一、二、三篇中。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渗入和鸦片输入的不断增加,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逆差日益扩大,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往外国,“银贵钱贱”的局面日益严重,全国人心惶惶。当时,广大有识之士纷纷各抒已见,力陈解决“银贵钱贱”问题的办法,魏源的货币思想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阐发的。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魏源的货币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禁烟抗英斗争中和战后沉痛的反思总结中,魏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禁毒思想体系。他愤怒谴责英美鸦片贩子的罪行,深入总结清朝政府"内禁"不效和"外禁"失利的经验教训,强烈要求清政府从速从严禁绝鸦片,并为《南京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如何有效禁烟提出了颇具近代战略意义的对策。魏源禁烟抗英思想中的法治意识、策略意识、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意识,是魏源思想的精华,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块瑰宝,值得好好珍惜。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魏源在其所著《古微堂内集·治篇十四》中阐述的“富民说”思想,是他的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对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如下几方面阐述魏源这一思想,以就教于方家。 一、“民富”与“国富”的辩证关系 魏源认为民富与国富是相辅相成的,而以民富为先,国富随之,只有民众富了,国家才  相似文献   

6.
“以夷款夷”是《海国图志》写作目的之一,也是魏源“夷务”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史学界却鲜有注目。“以夷款夷”作为魏源重要军事外交主张,是他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救亡图存的经世致用思想之高度升华。它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中所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魏源的《诗古微》是清代今文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前人对于三家诗佚文、遗说的搜辑、考订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家诗和《毛诗》的异同,发挥三家诗的微言大义。《诗古微》刊行后,历来为治经学者所重视。尽管由于门户之见,诸家对手《诗古微》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魏源作《诗古微》是专主《齐》、《鲁》、《韩》三家诗而排斥《毛诗》。例如:梁启超谓魏源“《诗》主《齐》、《鲁》、《韩》”“而排斥毛、郑不遗余力。”(《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谓“魏源作《诗古微》,斥《毛诗》而宗三家诗”。”(《经学教科书》)章太炎谓“魏源作《诗古微》,全主三家”。(《经学略说》)马宗霍谓魏源“说《诗》斥《毛传》,宗三家”。(《中国经学史》)周予同谓魏源“著《诗古微》,攻击《毛传》及大、小《序》,而专主《齐》、《鲁》、《韩》三家”。(《经今古文学》) 笔者近年来对于魏源的生平、思想及《诗古微》作了一些研究,认为上述观点失之偏颇,似乎还有商榷的余地。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祈学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8.
魏源的《诗古微》是清代今文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前人对于三家诗佚文、遗说的搜辑、考订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家诗和《毛诗》的异同,发挥三家诗的微言大义。《诗古微》刊行后,历来为治经学者所重视。尽管由于门户之见,诸家对于《诗古微》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魏源作《诗古微》是专主《齐》、《鲁》、《韩》三家诗而排斥《毛诗》。例如:梁启超谓魏源“《诗》主《齐》、《鲁》、(韩》”“而排斥毛、郑不遗余力。”(《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谓“魏源作《诗古微》,斥《毛诗》而宗三家诗”。(《经学教科书》)章太炎谓“魏源作《诗古微》,全主三家”。(《经学略说》)马宗霍谓魏源“说《诗》斥《毛传》,宗三家”。(《中国经学史》)周予同谓魏源“著《诗古微》,攻击《毛传》及大、个《序》,而专主《齐》、《鲁》、《韩》三家”。(《经今古文学》) 笔者近年来对于魏源的生平、思想及《诗古微》作了一些研究,认为上述观点失之偏颇,似乎还有商榷的余地.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祈学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9.
魏源(1794—1857)为湖南隆回县人,是晚清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也是一位地理学者。魏源生逢乱世,有感于清朝内忧外患的局面,颇致力于兵、食二政的研究和著述。他晚年侨寓江淮,目睹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之经过,“忾然触其中之所积”,于是发愤作成《圣武记》一书,以励国人。该书虽是一部关于清代历史的专著,但于有关军事者论述尤详,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魏源的军事地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张善存 《语文天地》2011,(18):61-62
【原文】近代中国错过了《海国图志》苗晓雨《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这一年对中国意义深远: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门洞开。进士出身的魏源很早就产生了改革内政的经世思想,鸦片战争的溃败,更使他深刻认识到了解西方的紧迫性,于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世目标,转而走上了"师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魏源是清代著名思想家,他学问渊博,同时也是很谦和的人。武将王锡朋奉命接魏源到江苏主编《皇朝经世文编》,他和魏源驱马而行,对面驶来一辆大马车。由于路很窄,不能同时经过,双方就在路中间僵持住了。魏源面带微笑,轻抖马缰,转头离去。事后,  相似文献   

12.
魏源的一生,是“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图边防,策海防以言战守”的一生。(王家俭《魏源年谱》,1967年,台湾版)他既是近代早期优秀的爱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又是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理论建树对后来的洋务运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却无论在思想理论上还是实际政治活动中,都远比洋务派高明进步。更重要的是,他的某些思想和理论还对中国后来很长一段时期的现代化运动产生过特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古微堂内集·治篇十四》中对“俭”、“奢”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见解,成为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这些观点,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值此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际,本人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魏源俭奢观问题的一点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魏源作为晚清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都被放置在今古文之争的儒学思想史脉络中考察。但是,魏源虽受今文经学影响,其思想却杂糅了道家、佛家观念而有新的创见。魏源以"经世"思想为枢纽,试图重新理解传统思想中的"体用论",并以老子、《易》之"道"重新充实被乾嘉之学淘空的清儒之道统,进而发扬公羊学的"微言大义"精神。魏源的皈依佛教,并非晚年的消极隐逸,而是其寻"道"之路的自然结果。魏源所强调的净土观念虽然依托于华严宗的理事圆融观之下,但是,却因历史意识的限制,无法将净土思想中的乌托邦性格通过人类世俗历史的脉络加以展开,这也使得他无法像康有为那样,能够借助佛教的净土思想来发展出具有现代乌托邦性格的大同思想。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一致认为,魏源治经好求圣人的微言大义,其著《诗古微》主要目的在于阐发三家诗所蕴含的《春秋》微言大义,抒发自己的政治思想。魏源《诗古微》对《春秋》微言大义的阐扬,主要体现在发掘《诗经》四始的微言大义;调整十五国《国风》的次第,从而阐扬《春秋》尊王大义;发掘《诗经》当中的"夷夏之辨"思想。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思想和文学》一章是初中课本第二册中国近代文化和科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将有助于他们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全貌。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和他们的代表作或译著,以及近代文学发展的概况;认识魏源、严复的思想在近代的影响和作用;理解“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的含义;了解近代“诗界革命”成绩最大的诗人是黄遵宪。本章教材讲授1课时,“魏源与《海国图志》”、“严复与《天演论》”是本章的重点。一、魏源和《海国图志》。  相似文献   

17.
魏源在征引《瀛环志略》一书的内容时,为何要将徐继畲多处记述和颂扬华盛顿的文字删而不录,是史学界颇为费解而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海国图志.后序》入手,发现魏源是以高理文的《合省国志》作为最可靠的资料来介绍美国情况的。进而通过比较发现,徐氏在“志略”一书中对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美国民主政制创建过程中的活动和作用的介绍评价与《合省国志》有很大程度的出入,读者从中获得的认识也就大不相同。文章认为,魏源为了保证所辑资料叙事和观点的基本一致,不得不将徐书中颂扬华盛顿的文字舍去。此外,魏源以《合省国志》为本极力推崇美利坚民族而较少推崇华盛顿个人,更有其深刻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8.
魏源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编辑家。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提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博参群议以发挥之”等编辑思想,表现了魏源在编辑活动中的创新风格和思想家气质。这不仅反映了魏源作为文化探索者深邃的文化智慧,也为当代编辑活动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进入近代,中国古已有之的经世思想,随着1840年后中国政局的变化,具有了与传统经世思想不同的新内容和新特征。作为这种转型思想的体现者,魏源对晚清经世思想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魏源一生著述丰富,他的著作活动对当时有志于经世的士人影响巨大,尤其是他编写的《海国图志》不但丰富了晚清经世思想的内容,而且启迪了新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思想,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林则徐发其端,魏源竟其绪,由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完整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思想,在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从这一思想影响下的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获得什么启示?这些是颇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