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社会学仍处创建阶段,有必要在学科性质问题上形成一些基本认识。本文扼要评析了国外学者关于教育社会学科性质的三种观点,即“规范学科论”、“事实学科论”和“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结合对上述三种观点的评析,本文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第二,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第三,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相似文献   

2.
学科视域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揭示出作为学科的教育社会学在知识性质和知识形态上的独特性,分析了教育社会学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社会批判的困境,以及实践取向方面表现出的学科特质。同时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和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是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科发展有自身学术逻辑,学科的反省是必要的。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来回顾这段学科发展历史,就会发现除却社会、学术的独特背景之外,参与主体的特质以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也得以突显。从教育社会学产生的运命、译介与中国化并行的研究特点、研究者群体所具有的多元知识视野与丰富教育实践的特质、教育社会学发端的开拓与奠基之功分析新生伊始的中国教育社会学,以期对当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反思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教育社会学确立它的学科地位是在1992年一本《社会与教育》的书问世开始的,教育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各种讨论之中,尤其在对其有关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方面很难形成基本共识。直到发展到今天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才有了成果性的总结,同时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本文从学科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教育社会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一直处于争议中。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争议上是不必要的,因为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尚处在幼年时代,它具有不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社会学家对学校科学课程的霸权地位提出质疑,批判理论取代功能主义理论,但是批判理论将课程简单还原为统治阶层利益的反映,因而受到社会现实主义理论的批判。科学知识的霸权地位被解构,由客观的科学世界回归具体的人的日常生活社会与本土社会,教育社会学呈现微观学校日常生活研究取向与本土化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7.
8.
目前,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普遍缺乏理论创新,其造成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缺乏理论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对学科性质误识而产生的教育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认识论困境,是导致教育社会学缺乏理论创新最为重要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在学科性质上将教育社会学归属于规范教育学学科和社会学的纯应用型学科是制约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一个认识论瓶颈.突破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要求学界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予以正确定位,不仅要将教育社会学视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且将其视为社会学的一个特殊理论学科.  相似文献   

9.
学科精神是学科意识的灵魂和根基。学界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精神的认识存在着各种相互区分而又有着或多或少联系的观点。教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应用学科,其学科精神应是陌生化、不认同和在他处的边缘精神,这一精神要求教育社会学学者站在教育边缘对教育现象进行社会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需要适切的学科自觉和学科意识。基于当下的生存困境,教育社会学必须重审自身的学科形象,明确自身的学术味道。  相似文献   

12.
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教育社会学学科自身的建设问题,目前并未引起教育社会学界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教育社会学学科的性质、功能、方法论、学科体系化等问题的探讨,深化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完善其理论体系,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在该学科的研究中应注意研究的一些问题。如:应重视不同教育社会学思想、流派、观点的批判和统整;避免研究中急功近利、过分强调人文主义、盲止追逐热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2年《社会与教育》一书问世以来,教育社会学即在中国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我国学者对其有关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学科要素基本问题的探讨及论争也相继展开,并取得了相应的历史成就。认真总结近代中国学者关于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之探讨,对今天这门学科的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生存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精英-民众和褒扬-贬抑两个维度,可把“社会”观大致区分为“主流社会”、“亚文化群体”、“市/公民社会”和“(反动)统治阶层”四种基本类型。区分显示,社会有复杂而非同质的构成、散裂而非统一的性质、歧异而非一致的评价。因而说到底,社会就是各种群体。其间,存在着权位的强弱、利益的多寡、斗争的输赢以及所有这一切的模糊转换与此消彼长,这就是社会学眼中的“社会”。教育社会学精神及其发展动力,就在于。‘‘发现”教育的“社会”层面,即揭示教育差别、关注教育弱势、批判教育宰制。这种精神,炼就于教育社会学以母子“倒置”而鼎立三足的发展历程之中。“保守”论、“启蒙”论和“激进”论,是当前教育社会学面临的主要困境;这些相互颉颃的指责恰好表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身,并没有内在的意识形态投注,而只是对社会学精神的秉持。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自1922年《社会与教育》问世至1949年,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学界的接纳和认可,近代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在教育学和社会学中的学科地位分别进行了界定。不仅如此,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表现在促进教育学"科学化"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教材建设先后经历了停滞、重建、繁荣发展和深化探索四个阶段,在曲折前行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教材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不断增强,教材体系持续创新完善,教材内容不断丰富优化,教材编写的国际视野日益开阔。基于对以往历程的回顾与反思,教育社会学教材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化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并举,坚持学科逻辑构建与现实问题分析并重,以及坚持本土化追求与开放性借鉴的并行,进一步明确提高育人质量、推动学科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学术责任。  相似文献   

17.
进行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研究已成为历史必然。本文立足于国内有代表性的教育社会学论著,对国内现有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成果及学科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其特点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学科教育学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庆钟 《教育科学》2004,20(5):26-29
本文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科教育学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重建学科教育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向何处去——教育学学科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问题。教育学学科问题的产生是有历史渊源的,构建学科体系一直是教育研究者的一种向往,但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将日常语言的教育学作为学科教育学的含义是舒缓学科焦虑的一种途径。为了研究真正的教育问题,教育研究可以借助任何学科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包括学科要素与学科历史两个基本论域,学科要素则主要由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方法论三者构成。通览我国教育社会学近百年的学科论,可概括大要为如下四则:"一涉",即研究方法论上的"价值涉性";"二说",即研究对象上的"社会化过程说"与"相互关系说";"三论",即学科性质上的"规范学科论"、"事实学科论"及"事实与规范兼有论";"四段",即学科历史上的"初创"、"停滞"、"重建"及"转型"四个阶段。本文以史带论地检视了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论中的四个困扰性问题:研究对象上长期主导的"关系说"其实并不能标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独特性,学科性质上不得不坚持的"事实学科论"事实上难以成立,学科历史上惯常的"三段论"不免失之粗混,方法论上的"综合论"实乃说到容易做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