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考察东晋南朝道教典籍中有关"(峗)"的用例的基础上,结合信徒修道文化,对该词的意义进行了疏理,并对前贤的看法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2.
魏晋之世,数禁石兽碑铭,人们缅怀死者的心意集中到了墓志的书写造作上。墓志也成为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在使用墓志材料的时候,无论是金石典籍、方志中的记录描述,还是现代出土的实物,我们都难免将注意力首先集中于志文内容对史实的补充或修订。其实从西晋到东晋再到南朝,墓志的主流形制、材质、志文结构都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墓志元素虽然不像文字内容那样能够直接补充、印证传统史料,但这些元素在不同时代的变化,也能间接或直接地说明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东晋南朝墓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主要是与墓主籍贯、婚姻、仕宦、爵位及葬地等相关的历史地名。墓志所载的历史地名,不仅有助于补充、核实与纠正相关文献记载,而且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判断东晋南朝的某些历史地理问题,如侨置与"土断"等。此外,解读墓志地名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六朝士族政治、婚姻等研究领域的拓展也不无裨益。以南京出土的6方陈郡谢氏墓志为例,墓志地名集中反映的诸多情况,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整个六朝谢氏一族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4.
张凤仙 《海外英语》2012,(20):183-184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especially in the philosophical works,Dao(道)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with abun 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philosophy,the meaning of Dao(道) was gradually en riched and became complicated.English translation of such concepts involves double stages,i.e.from classic Chinese into modern Chinese and from modern Chinese into English.  相似文献   

5.
荆州所在地区居长江中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故东晋南朝历代皆以荆州为仅次于都城建康之重镇,鲍照、谢朓、沈约、范云、王融、江淹等当时著名的文人皆得以行宦于荆州。南朝诗人笔下的"荆山楚水"意象,因融入长江、汉水交汇这一独特的自然风貌,汉女、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楚、三国吴旧址等历史掌故,而呈现出神奇、美丽、历史底蕴深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四川方言以及属于西南官话的其他方言里,有一个高频词默倒(到、道),有两个义项:①以为;②想。本文通过探寻默字字义演变的轨迹,阐明了其字义与默倒(到、道)之词义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墨和嘿,试图阐释选用默字记录该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结合词义、语音、语法分析,推定“V向(了)N”中的“向”既不是介词,也不是构词成分,而是后附助动词,并讨论了作为后附助动词的“向”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朝地下流民社会的形成及生存形态分析,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其与客家民系形成的因果关系,力求更清晰地揭示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以及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光州固始"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应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或心理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措施,才能体现出班主任高尚 的品德修养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学生在认可班主任品德修养, 被魅力折服后,才能毫不怀疑地去执行班级建设的措施,遵循班主任的指导。简言之,使之行其道而见其德,好其德而乐其道。  相似文献   

10.
道路对于城市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呈现城市居民各种生活层面,联系不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唐代的洛阳在很多时候和长安齐名,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极具意味的都市,因而以洛阳尤以“洛阳道”为主题的唐诗作品也自然繁多.在唐人的书写中,这些连接洛阳与外界场所的道路和连接洛阳城中各个场所之间的道路,或成为通往欲望之城的“洛阳道”,或成为展示人生百态的“洛阳桥”,或成为承载盛衰兴废的“洛阳道”.唐人借助“洛阳道”以歌咏寄兴,或表现享乐之欲望,或表现帝国之繁荣,或表现盛衰之叹息.这其中深刻地体现了城市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城市成为文学描写的对象;而文学则记录并复活这些早已消失的生动的城市状态.在唐诗对“洛阳道”的书写中,“洛阳道”不仅是有着建筑功用和审美功能的建筑,也不仅是因为俗世生活的填充获得了“景观”意义的建筑,还是有着被历史盛衰反复浸染,被人类用个体生命去反复丈量的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法著作和权威性的英语词典关于“语态”(Voice)的观点不尽一致。根据英语使用实际情况 ,分析和验证了有关语态的代表性观点 ,并提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文以载道"一直是我们对于"文"与"道"关系的传统观念总结,"文""道"之争则是长期困扰语文工作者的问题。要回答"文"与"道"的关系,研究者需要回归到它们的原义,分析它们意义变迁的历史,从而在语境中明晰它们的具体所指。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文"和"道"的含义已经今非昔比的现状与内含的矛盾之时,应当回归到语文生活之中,引领学生达到"文"与"道"的浑然一体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别阐释了"道"、"术"、教育三个概念在当代教育中的内涵与外延,并围绕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道"既指科学上的基本原理,也指为人的人格基础;"术"指实用之技。在当代教育中,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应两者并重。  相似文献   

14.
“(你)看看人家(X)”构式主要是对被指称者“人家(X)”的赞赏,其构式义的浮现依赖于X的准入条件、背景语境以及人称代词“人家”的隐含态度.它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类,在语篇中所起的语用功能主要是焦点功能和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多(么)”作为感叹标记与其所修饰的名词相互适应,进行语义协商,从而临时性地滋生出整体意义,所形成的“多(么)N”感叹结构主观性强,言简意赅,而且具有陌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北方方言里知道、知不道实际上该记作知到、知不到。汉语史上较早出现了知道一词(语),导致此后出现在口语中表知义的知到因讹而记作知道。后来,这一形式的标准化又反过来阻碍了知不到的发展,从而导致不知道的最终胜出,乃至今天知不到(知不道)只见于个别方言口语中。  相似文献   

17.
对西方哲学家、科学家推崇《道德经》的现象给出一种解释:《道德经》通过哲学思辨,对宇宙的把握有了高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与现代科学的主张具有某种程度的暗合。尤其是:(1)"道"的概念与能量的概念,高度吻合。(2)"道"和万物的关系与能量和万物的关系,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学生对音乐无不喜欢.因此,让“乐(yue)”趣充满历史课堂,必然会大力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提升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9.
韩非的治道思想包含了对"明主之道"的系统论述。在韩非看来,"明主之道"要求一方面掌握治国的思想原则,另一方面掌握治国的制度措施。"明主之道"的治国思想原则是坚持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明主之道"的治国制度措施是熟练把握法、术、势的性质,掌握使用法、术、势的具体原则,使法制与引导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百年孤独(节选)》中马孔多人“失眠症”的分析,展现了在现代性的巨大冲击下,南美洲传统文化消失殆尽,以此分析现代性的弊端——“单调性”和“失忆性”是如何深深改变了传统社会,从而了解这部小说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的书写来展现宏大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