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为现行文件开放共有三种模式。1.现行文件形成机关模式,是指现行文件的开放工作由现行文件的形成机关去承担,一般由机关档案室去完成,也可以说是机关档案室模式。2.文件中心模式,是指撤销了机关档案室而专门设立了由档案局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文件中心。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只有深圳文件中心模式和珠海文件中心模式。  相似文献   

2.
蔡杏君 《浙江档案》2003,(12):39-39
新昌县于2002年4月建立了浙江省内第一家县级现行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文件中心)。目前,文件中心已收集汇总了县级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90个单位于1996年以来形成的具有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的非涉密性的现行文件资料共5400多件。收、征集了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等200多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笔者欲就文件中心的内涵、任务、服务方式诸方面谈点浅见。一、文件中心的内涵和任务笔者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文件保管机构,也是对文件进行系统利用的服务机构。文件中心的任务包括:…  相似文献   

3.
基于政务网的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电子文件中心是在电子政务发展和政务信息公开政策的策动下应运而生的,它是通过政务网接收、发布各级政府机关OA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在电子政务平台上集中建立现行电子文件的全文数据库,以实现政府文件开放利用的文件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的接收、审核、发布、保管与管理是网上电子文件中心的基本功能。电子文件中心的应用软件包括文件管理和系统维护两大模块。  相似文献   

4.
现行文件开放,有的称为政务文件公开、"红头文件"公开,实际上都是指可以公开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众提供利用.据<中国档案>2004年第2期管思的文章载,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共有480家档案馆开展了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仅机构名称就有79种之多.新华社在2004年6月22日发表了<"红头文件"直面百姓,档案馆架政策桥梁>的文章,报道了全国已有1000多家档案馆建立了各类文件利用中心.另据报道,今年年底之前全国绝大多数档案馆要普遍建立现行文件利用中心.鉴于此,笔者认为对现行文件开放模式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汤涌  赵立 《浙江档案》2003,(3):16-16
目前,各地档案部门都在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尝试服务创新,开放现行文件,为群众、为社会提供查阅服务。依托绍兴市档案馆建立的绍兴市党政文件查阅中心(以下简称文件中心),收集了120个部门近4000只现行文件,在去年3月20日对外开展服务以来,接待934人次、调阅文件2326件次,复制文件3157页次,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好评,在实际运行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认为这项服务创新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在工作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在收集文件时,要处理好全面收集与重点收集的关系。所谓全面性,就…  相似文献   

6.
我国本来并没有文件中心,我国的文件中心是从国外学来的。1988年甘肃省永靖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文件中心。时至今日,我国还只是少数地方建立了文件中心。笔者最近拜读了黄项飞同志的《透析文件中心的中国化》一文(以下简称《黄文》),很受启发。文件中心要在我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将其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现行文件中心,其全称应该是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或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中心。顾名思义,该中心是为公民提供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或查阅的场所。深圳市档案馆于2000年4月试办了全国首家文档资料服务中心,实际上兼有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职能,开创了我国已公开现行文件向社会提供利用的先河。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国家综合档案馆都已开展了此项业务。  相似文献   

8.
信息动态     
《中国档案》2005,(2):69-69
2004年12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召开直属机关建立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座谈会,自治区检察院有关领导在会上介绍了本单位建立现行文件和信用档案服务中心的情况,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哈斯巴根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和分析国内有关文件中心的一些争论,对文件中心在我国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就如何加快文件中心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文件中心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中心是“一种过渡性的文件保管机构”,所保管文件的所有权仍属于形成单位,它起源于二战时期美国军事部门,现流行于北美及其他各国。有公共服务机构性质的文件中心,类似于欧洲的中间档案馆,也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文件中心。纵观全世界的档案机构设置,档案从它产生再到最后送交终极性的档案馆之间,普遍保存在一种过渡性、中间性机构之中。这类机构在国外称为登记室、文件记录保存所(韩国)、机关档案馆、联合机关档案馆(前苏联)、中间档案馆、档案中心(法国)、文件中心(美国和加拿大)、文件服务中心(马来西亚)等。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扬州市现行文件中心经过紧张的筹备成立运行了。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使档案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又向前跨跃了一大步,使百姓对档案工作及档案人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升华。运行近4年的实践证明,扬州市现行文件中心真正成了老百姓、投资者离不开的政策靠山,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扬州市纪委主要负责同志在陪同中纪委有关领导考察检查行政办事中心的工作时就说过:档案局创办的现行文件中心成了行政办事大厅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政务公开工作中又一朵盛开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立文件中心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文件中心以其高效、经济、服务快捷、信息共享等鲜明特点,在国外的档案工作实践中已经显示出较强的生机与活力。而在我国,1988年才在甘肃永靖县成立了第一个文件中心,几十年后,即2001年底和2002年4月,才又出现了“北京市西城区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和“深圳市档案局文件管理中心”。我国档案工作者为什么对文件中心一直比较漠视?究其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文件中心与数字档案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入手,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件中心以及数字文件中心的必要性等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陈淑媛 《浙江档案》2004,(11):20-20
9月25日,浙江省省级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在天水街道戒坛寺巷社区设立了社区服务点.省级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拥有1995年以来省直机关各单位有关政策、法规性红头文件,涉及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社会保险、投资经营等各个方面.本次社区活动,"中心"凭借自身优势,让"红头文件"从档案馆走向社区,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李哲  梁艳萍 《云南档案》2013,(12):46-48
本文将全面分析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建设的现实难点,以期引起档案界乃至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的建设扫清障碍,让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真正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没有文件中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看了这个题目,有人一定会说,我国在1988年8月(另有1989年4月之说)就建立了第一个文件中心--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怎么能说我国没有文件中心呢?什么是文件中心?它是"一些机构为半现行文件提供的临时存贮场所."  相似文献   

17.
1“文件中心”的设立必须得到同级党委、政府的批准,并取得各职能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协作与支持。为此档案局(馆)首先必须将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目的等向有关领导反复宣传,由政府批准并行文,要求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向文件中心移交可公开文件。2集中接纳一批与用户查询要求有关的文件或信息。包括针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关问题形成的可公开的公务文件;正在执行的现行文件备份;已经进馆尚有时效的现行文件;以公开政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告、官方白皮书、报纸及书籍。重点在:引进吸收外资的优惠政策;政府在城市建设、危房改造中有利查4…  相似文献   

18.
12月8日.锦州市人民政府投资近10万元建设的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正式向市民开放。市民凭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到“中心”免费查阅“红头文件”,并可复印、翻拍。  相似文献   

19.
立足当前 放眼未来——关于文件中心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各国的文件与档案工作者为寻找和探求最优的文档管理方法、最适宜的管理机制、最佳的管理组织形式而不断努力,其中作为后者的文件中心在西方各国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同。然而在中国,档案界沸沸扬扬争论了十几年却没有进展。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进入新的世纪,对此有必要进行一次再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文件中心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88年甘肃省永靖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文件中心以来,我国档案界关于文件中心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平息过,而且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尤其是近两年深圳、珠海相继正式成立了文件中心以来,档案界更是掀起了又一轮的争论热潮。有的人称之为改革创新因而极力赞成;而持否定意见者亦为数不少,他们认为文件中心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取代已经实行多年且自成体系的现有的档案室模式。本人认为,实践出真知,只有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握好文件中心在档案事业体系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