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林格的博客     
《天津教育》2011,(12):60-60
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二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甲骨文的“文”字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从本源上看,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一颗心灵,让学生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我们的心到底想要什么呢?我想到觉悟这个词,“觉”下面是一个“见”字,“悟”是“心”旁加一个“吾”,我想它最根本的含义应该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自己看见自内心的真正愿望。人这一生,有多大眼界就有多大世界。有些人终其一生,有梦想,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一直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建一座城池,能够安顿他人,也能够安顿自己。  相似文献   

3.
回顾“诲人不倦”的育人生涯,那些“后进生”似乎总是老师的心头之痛。声嘶力竭、气急败坏之余,“恨铁不成钢啊!”老师们无可奈何地叹息!“后进生”们噤若寒蝉,或抑郁惶恐,或破罐破摔。然而,恨,铁就能成钢吗?其实,学生心灵就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是和弦,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的弦一起振动,产生共鸣,协奏起来,汇成美妙的音乐。后进生心中也有一根和弦,为师者如何拨动这根弦,实现心灵沟通呢?唯有坦诚!只有坦诚相见,以心换心,才会产生师生双方内心的“共鸣”,碰撞出心灵的火花。用坦诚去开启他们闭锁的情,用至爱去温暖他们冷却的心,…  相似文献   

4.
魏书生曾这样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有“爱心、细心与责任心”这把钥匙,尤其是对“问题学生”而言,这一切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红 《班主任》2014,(4):5-7
2013年,走过五个年头的“我该怎么办”栏目呈现出问题继续向纵深发展的趋势。这一年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成长”。在全年讨论的12个问题中,涉及学生成长的有“性别认同、学生歧视、心灵封闭、自暴自弃、个性突出”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醒世姻缘传》中不仅含有“把”字短语和“被”字短语同时并列出现在状语位置的这一句式;还有其特殊的“把”“被”同现句:“把”字后介引工具;“被”字短语嵌套在“把”字短语中等。“把”“被”同现不仅有其句式、语义上的相宜性,还有其产生的内在动因:汉语动补结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有人习惯把“原来”写做“元来”,意思一样,笔画省去不少。不过既然意思一样,“元来”写法又不多见,为加强规范,国家语委2001年《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定写“原来”不写“元来”。其实明代以前一直是写“元来”的。这有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为证。到元末,在朱元璋割据的地区已经开始以“原”代“元”,将“吴元年、洪武元年”的“元”一律作“原”。这件事最早的记录见于明万历年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和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十四》。以“原”代“元”其实也是一种避讳,是出于对元政权的仇视。避讳有两种。据《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以“倾听”为话题的中考满分作。开篇以骄阳似、火反衬“我”的内心世界失去了阳光,引出爬普陀山倾听天籁,这是“凤头”。主体写“我”微合双眸,倾听山林鸟鸣、溪水潺潺、风吹叶飘,体会大自然的昭示,这是“猪肚”。然后以爸爸的话揭示自信自强的人生哲理,画龙点睛。末段象征“我”已重树人生信念,成为了阳光女孩,这是“豹尾”,且首尾呼应。作把“倾听”作为自己心灵轨迹演变的魔法石,不仅切合话题,而且立意深刻鲜明。  相似文献   

9.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10.
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这“未知”“不会”和“没有”.可能是世上的人都“未知”,都“不会”.都“没有”,也可能是别人“已知、已会、已有”,只是我“未知、不会、没有”。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他们之后。  相似文献   

11.
把学生引向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这是每一个教育者(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如何将这一教育引导落到实处,我校实践的“大阅读”课程,就是利用丰富的阅读资源、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积极为学生创造拓展阅读时空、启迪阅读兴趣、塑造心灵的“场”,让好书伴随儿童幸福、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对、对于”有一组与之意义相近的近义词,如“把”、“为”、“就”、“同”、“向”、“关于”等。这组近义介词的共同特点,抽象地说来,就是能够引进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为了深入探索“对、对于”的功能,我们把“对、对于”同它们的几个近义词加以横向比较,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互相替换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育需要爱     
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师生关系,并把师爱看作是教师的基本美德。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诲人不倦”。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把热爱学生视为教师劳动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特有的一种职业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更是德育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力量。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与”在古汉语中当介词“和”、“同”讲,但在有的句子中却说不通,而解释为“带”、“带领”则文从字顺。这样的例子在《史记》中很不少,其它先秦两汉的古藉中也不乏其例。只要句中主语是地位高、权力大或起主导作用的人物,而“与”后边的人是主语发出“赴”、“驰”或“入”、“归”等动作行为时所带领的对象,这“与”就可以释为“带领”。有的古文译著者在译文中有时也把“与”译为“带”、“带领”,但这好像是从上下文中体会出来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义项来诠释。“与”有“带领”义是“与”、“以”通假所致。“与”、“以”同属余纽,“以”有“带领”义,也有介词的“和”、“同”义。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一书“德”之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其二,与“形”相对而言,“德”是内在充实之德,表明其在现实生活中、在生命自觉走向“逍遥”过程中作为人的精神性根源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三,“德”是一种虚静空灵的心灵境界。基于以上理解,“道”与“德”、“德”与“性”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性”作为生命的本质是本然的、天然的现实性,而“德”则是一种内蕴在万物“性”之中的“潜质”。“道”则是“德”与“性”的终极性根据。同时,“德”的葆有需警惕名利、知见、形体等诱使“德”形于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没钱的日子     
时下,在作文教学领域,一种被称为“灰色污染”的风气正日甚一日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为了拿高分。许多语文教师就只顾教给学生文字编织术。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抛诸作文之外;为了拿高分,就只顾误导学生做文字游戏、投机取巧,把“作文”与“做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读到一篇文章,是为高中学生课外阅读写的“导读”。文章提出,心灵上的阴影,是人格的大患。有一种是“溶于我们精神血液中的时代阴影,它潜伏在几乎每个人的心中,如同精神病毒一样,妨碍健康心灵的形成。”文章举出俞平伯先生“文革”中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期间写的一些诗歌。诗歌素材不外是农村野景,茅檐、水塘、柴门、油灯、  相似文献   

18.
建议把“牛”宇改为“半”字,把“半”改为“牛”宇,田为这两个宇明显弄涅啦。只有一只角的牛只能是“半”个“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雨     
梦里寻她千百度。 听听,这中国的雨。 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 这中国的“雨”字,是中国的DNA。美丽的象形文字,是我们相通的心灵,在这蓝色星球上,她让我把你认出来.我的手足.我的父老。  相似文献   

20.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