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斌 《文化交流》2009,(1):63-66
她7岁时就开始走上荧屏,9岁时几乎成为当时很多电视剧中孩子角色的首选。14岁那年她出演了电视剧《孝庄秘史》中顺治的宠妃婉如、《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姥等,今年她刚满21岁。从7岁到21岁,她先后在40余部电视剧、4部电影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先后获得广电部颁发的“金童奖”、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金鹰节新秀大赛“最佳电视新秀奖”、“最受观众欢迎奖”、“优秀奖”三个奖项;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月,文化老人周有光先生迎来了他111岁华诞。古人云:七十古稀,八十、九十称耄耋,一百岁为期颐。现在周先生已经111岁了。周有光的一生分了三个阶段:50岁以前他是个经济学家;50岁到85岁,他是语言文字学家,他的精力都倾注在语言学上;85岁以后,他是启蒙思想家。1988年12月31日,82  相似文献   

3.
茶之寿     
正健康长寿,历来是人们的美好祈盼。许多人在为老人祝寿时,为了更加形象地表达美好愿望,还引用了字谜物谜,最为常见的有"喜、米、白、茶"等,它们分别蕴藏着与寿相关的文化信息。例如喜字代表的是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稻谷之米,代表的是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象征长寿者须发银白的白字,代表的是白寿:指99岁,因百字少了一横,就是白字。百姓家居常用的茶,代表的是茶寿:指108岁。解析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月14日,112岁的周有光先生辞世。这位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的老人,刚刚在前一天过了112岁生日。他曾经笑言:"老话叫做长命百岁。100岁是人的生命极限,我一不小心身处例外了。"周有光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他早年专攻经济,近50岁时转行,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1月10日,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  相似文献   

5.
陈伟 《生态文化》2011,(5):14-14
今年89岁、党龄55年的靳月英大娘,是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黄洞乡鱼泉村一位普通农民。19岁送丈夫当兵上前线,自己也在战场上抬担架、救伤员、送情报、护军粮……是解放战争时期响当当的支前女英雄。  相似文献   

6.
残阳清照     
人物简介李清照:(1084-1151)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出场时46岁。吟梅:李清照的贴身女仆,20岁。张汝舟:李清照的后夫,曾任右承奉郎,30岁。老太太:李清照的婆母,60多岁。老夫人:李清照之母亲,60多岁。李沆:35岁,敕局删定官,翰林学士。綦崇礼:40岁,翰林学士。赵老祥:赵府仆人,50多岁。临安知府,刑部侍郎,高宗皇帝,大理寺廷尉,及衙役等。女剧作家:20多岁。教授:60多岁。  相似文献   

7.
王姝 《文化交流》2012,(6):53-56
即使在当年的老杭大,也很少有人知道,治话本小说的学者胡士莹(宛春)不但是一位诗词大家,更是书法、棋艺俱佳。胡士莹六岁时,便由秀才父亲发蒙识字;十岁进小学前,已能熟读《古文观止》,背诵“四书”如流;十四岁考入省立嘉兴第二中学。  相似文献   

8.
《职业圈》2004,(1)
调查大学生的成名“规划”59%的大学生希望能在28-35岁间成就自己的事业,20% 的人希望成功时间是25-28岁,9%的希望在35-45岁间事业有成,9%人认为无所谓,2%的希望自己事业早成,25岁以下完成大业,1%希望自己在45岁“成器”。调查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排名榜最近由教育部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IT业,其次是金融保险业,日用品行业等。排在前30名的企业依次是:微软、宝洁、海尔、IBM、华为、联想、摩托罗拉、贝尔、朗讯、通用电气、联通、中国电信、英特尔、西门子、北大方正、诺基亚、中兴、大唐、思科、雅虎、麦肯锡、杜邦、宝钢、中央电视台、索尼、爱立信、通用汽车、中国移动、大众、长虹。  相似文献   

9.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鲁迅先生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形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且介亭杂文〉序言》)余有志于唐诗编年久矣,然穷年獭祭,所得甚微,而疑惑愈甚。今不揣谫陋,试作数节,敬祈方家教正。武德元年(618)五月甲子(二十日),李渊即帝位,改国号为唐,改义宁二年(即大业十四年)为武德元年。欧阳询六十二岁,贺德仁约六十二岁,虞世南、萧德言六十一岁,褚亮五十九岁,李百药五十四岁,王四十八岁,孔颖达四十五岁,陈叔达约四十五岁,陈子良四十四…  相似文献   

10.
高峰 《生态文化》2014,(3):61-61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环城茶坑村人,生于有点功名的半耕半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他5岁开始读四书五经,能背诵《幼学诗》,6岁能应对,9岁能写千字文,10岁能赋诗,乡人称他为神童。至今,仍流传他童年应对赋诗的不少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