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伟霞 《考试周刊》2012,(69):164-165
在高校,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组织载体,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展示个性风采搭建了良好平台.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并大大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高校校园文化联系密切,相辅相成。校园文化是社团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对其评头论足历来就是学生们喜闻乐道的事情,正是由于他们对社团的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社团工作的改进和学校管理部门的态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能导致学生社团整体发展的起落现象,本文通过对经济资料的分析,研究高校学生社团评价拟理机制,文章着重揭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学生评价的心理依据和学生评价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3.
一说社团,想起一部港片中的台词:“一日入社团,就一辈子入社团。”其实人家是说黑社会呢,意思是一旦加入黑社会,哪怕只呆一天,这辈子就躲不开了。这里说的社团可不是古惑仔玩的黑社会,而是由健康积极,活泼可爱的大学生组成的个性社团。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校园文化特有构成因素的高校学生社团,以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认真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特征和功能,对做好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12,(35):13-14
学校社团是具有共同志趣的学生自己参与建立的学习群体,是滋养他们生命成长的教育组织,也是促进他们个性发展的活动方式。社团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看是否形成适合成员个体发展的社团文化。目前,很多学校都很关注学生社团建设,但关注社团文化建构的却很少,有的即使关注社团文化建构,也仅关注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设计,尚未对社团文化进行整体建构。笔者认为,学校社团建设应围绕"让学生多一条适合  相似文献   

6.
宏观地看,社团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存在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校研究生积极参与社团生活可顺利完成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微观地看,参与社团生活可以有效锻炼、提高研究生多方面能力,为他们适应以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袁兢 《大学时代》2006,(9):8-10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校园里找到学习锻炼、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学社团对新生的诱惑力不言而喻。然而,他们自然会听到很多对社团抱有成见的声音,这些议论和告诫使得很多人对社团组织犹豫不绝。学生社团成了一块鸡肋。但是,可能你同样能听到不少人对你说,社团是大学生不能错过的锻炼舞台。本期话题,旨在帮助你把鸡肋变成鸡腿,让它为你的大学生活输送源源不断的成长养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阵地。本文从大学生社团育人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社团活动在学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应从加强社团管理,繁荣社团文化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阵地,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的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应从创建学习型社团、切实加强社团管理、全面繁荣社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陈海明 《文教资料》2012,(22):69-70,89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在大学校园中,有占在校学生数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自己的团队组织。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还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硬件条件有限、发展还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发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促进学生社团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澳门社团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澳门社团问题的一种初步性探索。它梳理了澳门社团产生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澳门社团的现状,探讨了澳门社团的功能与特征,针对澳门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展望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社会团体在全国遍地开花时,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知识分子的社团,在这里,我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的社团。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也是青春、朝气和活力的代表,以他们为主体组织成立的社团活跃在各大高校里,当然,也有以校园为基地做大做强了并最终走向整个社会的社团。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其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社团建设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社团就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实施社团建设,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社团建设是一种能够挖掘学生潜能、培养他们成长的平台。那么,该如何解除学校流于形式的屏障,真正展开学校社团建设,提出了农村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策略。根据多年的实践体会,谈一下农村小学生社团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袁兢 《大学时代》2006,(5):14-15
对于在大学社团每当换界或类似人事变动中,那些毫无经历或背景却被委以重任的同学,同学通常戏称他们为“空降兵”。这些“空降兵”可能来自班委、团支部、甚至只是一名小有才华的文艺积极分子,但是在学生社团换界的过程中,他们因为主观或客观、可控制或不可控制的原因,竞选上或被任命为某社团、某学生会或某协会的负责人或“部长”。你也曾经有过成为“空降兵”的经历么?你学生社团里的“上司”是“空降”来的么?如何从一个摇摆飘落的“空降兵”变成一名有作为的“指战员”?如何避免因为是“空降兵”而染上“空降病”?五月,大学社团换届月,我们特推出本期关于新调任主席、调任部长如何与部员相处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社团在本质上讲是一种组织形态。组织形态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需要以社团的价值目标为核心,形成社团独特的组织文化;建立社团成员与社团之间的心理契约,提高其对社团的组织承诺;把握社团成员的角色心理,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社团的活动领域,打造社团的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16.
燕德丽 《考试周刊》2013,(37):155-155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拓宽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智慧才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社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关于社团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模拟社会”而存在,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能多积累经验,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尤其是其人力资源的管理。本文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是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学生社团的盲目建设和规模扩大,必然带来一些问题,在肯定学生社团在高校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看到现存问题对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阻碍,高校需要通过规范管理机制,提高社团的品质,延伸社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学生社团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文章在广泛调查和深入了解的前提下,着重从学生社团“内部”的视角,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乱收费、乱花费、乱传位、盲目发展和形同虚设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往往忽视学生社团在学生成才和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还存在认识不清、管理不力、措施不当、经费不足等问题,对此,要加强对学生社团领导,引导学生摆正专业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关系,保证学生社团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