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我向听课的记者、通讯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新闻采写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什么?有人回答是写作.其理由是:同样的新闻源,同样的新闻素材,有人能写出新闻佳作来,有人则不能,可见写作是第一位的.我的回答是:积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的经历体验,结合我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在新闻采写中,发现一则新闻比写作这一新闻更重要.怎样去发现新闻呢?从笔者对"中国新闻奖"作品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下述12个方面去寻找新闻.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工作亦然。可以说,新闻记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工作亦然。可以说,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观察发现。观察发现,是事实现场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观察发现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也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十几年来,我一面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一面坚持业余新闻写作,先后被中央、省、地报纸、电台以及新闻刊物采用过120篇稿件。实践使我觉得,新闻写作虽是我的业余爱好,但在这块园地上,却浸透着我的汗水,飘荡着我的欢乐。我在学生时期就喜爱新闻写作。开始一段时间,寄出的稿子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我没有因之灰心,仍然笔耕不已,1972年8月10日,稿件终于第一  相似文献   

5.
读者之声     
湖北省随州市柳林镇官垭学校朱龙渊:去年10月,在订1993年的报刊时,我从众多的新闻写作刊物中选择了《新闻与写作》,是这个刊名吸引我订的。收到第一期一看,正合我意。如饥似渴地捧读,最爱读“刊林漫步”、“当好通讯员浅谈”、“新闻标题写作”、“语法讲座”、“新闻来稿评析”、“采写丛谈”栏目。以前,我觉得没有好多题材写,读了贵刊觉得周围四面八方都有题材可写;以前,我写的标题总是干巴巴的,读了“新闻标题写作”后,我拟的标题也生  相似文献   

6.
张志豪 《新闻传播》2010,(6):108-108
很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工作时间久了,在新闻职场激情不断消退甚至厌倦,进而选择逃避,在新闻写作中,也就没有了激情,缺乏记者应有的思维力。然而,新闻职业是一个需要恒久激情和创造的职业,没有激情,就缺少发现和探索的原动力,就很难写出好的作品,笔者认为,要想保持新闻职业的激情,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内外兼修,要不断提高新闻写作的思维能力,才能常写常新。才能永葆新闻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看到《新闻与写作》,是我上高一的时候在父亲的办公室里。之后,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我当时学习科目较多,任务繁重,但我却怎么也放不下《新闻与写作》。《新闻与写作》不仅指导我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学术动态,还帮助我拿起笔也学着写些短小的消息。当时我是安康市二中办的《一川》文学刊物的主编,很需要提高自己本身的写作、鉴赏与编辑能力,我自然将《新闻与写作》当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新闻与写作》刊物的内容很广泛,不仅有当今名家的杰作,也有时下新闻佼佼者的力作;尤其是栏目设置丰富、合理。像每期的封面,几乎登的都是上乘…  相似文献   

8.
刘慧 《新闻天地》2003,(6):51-52
一些机关单位的新闻宣传专干总是埋怨本单位没有好的新闻素材,写不出好的新闻。其实,新闻素材各个单位都不缺,缺少的是宣传专干从新闻素材中挖掘出好的新闻。新闻专干要想写出好新闻,必须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意识。 "发现"乃新闻之母。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过,"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而且这种发现要独具慧眼,要领先一步,要略胜一筹。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发现"是一种力量,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优秀新闻作品大多始于记者的发现。法西斯灭亡十多年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刚开始做新闻宣传工作没两年的基层业余通讯员,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新闻写作一知半解,仅凭着一股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便不停地写,其结果是屡投屡败,一篇篇如泥牛入海。我苦闷异常,烦躁不安,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写作这块料!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厂政工干事送我几本《新闻三昧》。我如饥似渴地仔细阅读,《新闻三昧》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写作之路,使我受益匪浅。自与《新闻三昧》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后,我与她的感情加深了。我每月都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她的到来,收到后又迫不及待地细读。《采写经验谈》教会我许多写作技巧;《采访生活》了解了精品、名篇的作者不懈追求的精神;听到《通讯员园地》各路写作人才在此交流、沟通、畅所欲  相似文献   

10.
一、用心比较,发现新闻。发现,是搞好新闻报道的前提。没有新闻的发现,就没有进一步的采访,更没有写作,所以善于发现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1.
海伦·福斯特·斯诺在《斯诺和我的写作生活》一文(载《新闻战线》1980年第一、三、四期)中说,中国今天几乎没有“写作心理学”的研究。她认为,这是现代中国“在一切艺术领域”没有产生象《战争与和平》那样“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杰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姑且不论她对中国现代何以缺少传世之作的分析是否正确,但是她指出  相似文献   

12.
当我拿到2008年第1期《新闻与写作》时,心中不禁泛起一种欣慰与感动。从1998年第一次订阅它到现在,《新闻与写作》已伴我走过十年了。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名新闻爱好者成为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十年里,《新闻与写作》成了我实现新闻梦想的良师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守时的人。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姑且称之为好习惯吧。无论是平时开会,还是采访,我都会准时,甚或是提前到场。这个良好的习惯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采访中,常常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必须经过采访阶段和写作阶段。采访为写作收集事实,写作则是采访来的事实加以表现。可见,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没有采访,也就谈不上新闻写作,采访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篇稿件的成与…  相似文献   

14.
谢明志 《新闻窗》2013,(2):44-44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我把会议分成三类:第一类会议本身就是新闻,像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其它影响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会议;第二类会议本身可能算不上新闻,但会议中可以发现新闻,如各种专业工作会议;第三类会议无论形式和内容都难以构成新闻,如各类开业、庆祝会等。第一类会议重要性就不用说了,第三类会议当属压缩之列,我们需要讨论和改进的,大量地属于第二类会议新闻。结合我多年的市政记者经验,就如何写好会议新闻,如何在会议中发现好的新闻素材、好的新闻点,我总结了如下认识:~、发现会议中的深层次新闻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有些会议中不是没有新闻,一是缺少发现,二是即使发现了,也由于长期的工作惯性,缺少把新闻的金子从材料的沙子中挑捡出来的勇气,常常让很重要的新闻被深深地埋没在冗长材料的堆积当中。  相似文献   

15.
通讯员园地     
和通讯员朋友们在一起探讨写作时常听有人说:写稿件容易找新闻困难"笔者也有同感但是通过去年我在洛阳日报发表的一 搞感到发现新闻线索并不是很难关键是在于你是否留心去发现去挖掘  相似文献   

16.
刘保全 《新闻界》2000,(2):9-11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 ,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 ,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 ,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手法 ,不断写作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 ,对于新闻写作出精品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言道 :“鱼吃跳 ,猪吃叫” ;“宁吃鲜桃一口 ,不吃烂杏一筐”。新闻本姓新 ,求新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决定的 ,求新是新闻的主要特征和写作新闻的第一要求 ,是新闻生命力所在 ,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受众的呼唤。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 :…  相似文献   

17.
线索是新闻的第一道门坎。初学新闻写作,头一个伤脑筋的事是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感到没啥可写。这就涉及到怎样发现和优选新闻线索的问题。就我的实践要获取线索,有以下十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多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  相似文献   

18.
掂一掂新闻的分量——这虽是常说的一句行话,可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新闻稿件是一种精神产品,虽不象物质产品那样可以用尺量用秤称,但凭着人共有的认识可以感知的。测判一则新闻的分量,需要对其所包含的新闻价值——震动性、感染力、影响面、宣传效益等,进行综合的权衡和估价。在采写新闻中自觉掂一掂所触新闻事件的价值和分量,起码有三大益处。首先决定写不写。新闻写作过程,就是作者对自己触及的大量新闻现象进行筛选,加工、制作的过程。选材好坏,新闻稿件的优劣,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没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压根儿就不必去耗费笔墨。近年来,我在开发应用新闻资源上,始终坚持写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司空见惯的事不写;写有指导意  相似文献   

19.
有西方记者指出:记者如果在导语写作中没有能力,那他就没有写作能力。从新闻事实本身来说,导语应是所要报道事实中的最重要的亮点,是整篇新闻的一个卖点;对读者来说,导语应是激发读者阅读的一个兴奋点。在写作过程中,导语的写作时间通常占据整篇新闻构思与写作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考察当前新闻导语写作,就会发现概念性导语、概括性导语、笼统性导语、综合性导语等等抽象性导语充斥在我们的新闻报道当中。抽象性导语恰恰忽视了读者阅读新闻时的首因心理,不能调动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缺少激发读者阅读的兴奋点。为解决这个问题,记者在采写…  相似文献   

20.
搞了十多年的新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要要学会发现新闻。要提高投稿命中率,就要首先在发现新闻上下功夫。 发现新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有的同志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新闻的写法上,而忽视发现新闻能力的培养,这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能抓住有价值的新闻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而写作手法的高低,却是第二位的。如果你抓的问题很有价值,写作手法差一些,文字粗糙一些,经过编辑加工仍可采用。但如果问题抓得不好,没什么价值,文章写得再好,哪怕一字不用改,也无法采用。当然,如果问题好,文字也好,那就算完美了。 从认识和工作过程看,发现新闻是写新闻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