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于今年“两会”闭幕后在会见中外记者的招待会上,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崛起的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实现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对此要义我们可用有关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两会”闭幕后在会见中外记者的招待会上,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崛起的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实现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对此我们可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理论进行分析。一、从国际竞争的实质看中国为什么要和平崛起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  相似文献   

3.
"和平崛起"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广泛认同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道德价值观在国际政治中的运用,也是中国国际政治话语权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抵御工具。它包括三个逻辑层面:和平中崛起、和平地崛起和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着重讲一讲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基于大家平时了解的信息比较多,所以我要讲解的内容不是给大家做一个宏观性的描述,而是设想在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信息的基础之上,给大家做一些重点性的提示。一、"中国之谜"讲到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国家安全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和平崛起路线"。这也是我们南开中学的老校友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最先提出的。他指出中国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但是后来,和平崛起在海外受到了一些曲解,和平崛起是不是中国威胁?崛起是不是就是中国威胁?这样的疑问一再  相似文献   

5.
1.崛起的目标. 中国目前所确定的"和平崛起的新道路"是一个新型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将会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一战略涉及两个基本概念:"崛起"和"和平",这两个概念互为目标和手段.该战略的目标是和平、安全、繁荣、合作;和平的环境又能促进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新思想,是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在继承、坚持我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时代创新的理论结果。但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征程中,面临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和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符合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系统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思想,包括阐明和平与发展是和平崛起的时代主题,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的奋斗目标、系列战略与策略;结合新时期特点对中国和平崛起提出几点理论思考,即和平与崛起的辩证关系、和平崛起与维护国家统一的辩证关系、和平崛起与韬光养晦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欧盟的规范性力量使得欧盟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同于美国霸权的一极,欧盟对于规范性世界的倡导使得欧盟在国际社会中成为了"向善"的力量,并通过对规范的传播与输出,欧盟规范性力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壮大。反观中国"和平崛起"概念的输出与建立,由于缺少价值观导向内涵,相比之下显得单薄。为消除"中国威胁"论,建立"和平崛起"的形象,将价值观导向注入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国内和国际的政界和学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讨论非常热烈。本文首先对“和平崛起”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认为“和平崛起”意味着以和平的方式达到崛起的目的。其次,笔者分别分析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最后,通过历史的和现实的考察,通过对客观国际环境和中国主观意图的分析,笔者认为,和平崛起是中国必然的战略选择,中国也必将和平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是否必然包括台湾问题的解决?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在争取和平崛起中无需自设障碍,将实现与台湾的政治统一作为崛起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从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之间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辨析,最终可以得出明确结论: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4年到1999年IMD的国际竞争力数据分析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利用HRVAR模型对2004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及各要素排名预测。根据模型预计到2004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将上升2-3位。考虑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上升幅度可能比模型预测的要快一些,将达到5-6位。  相似文献   

12.
日本作为中国最大的客源国,进一步开拓日本来华客源市场,是发展中国入境旅游的一大关键。为此,分析日本游客的来华旅游动机,针对不同的团队制订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以及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日本游客来华旅游动机大致分为九类,并与其国际出境旅游动机作比较,指出中国在开拓日本来华旅游市场上的优势与不足,且对进一步开拓日本旅华市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认为进一步开拓日本旅华市场的关键在于:必须在保持和发展中老年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日本青少年及女性市场,开发出一系列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有新意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国近现代史真正意义上的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始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和长远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实施伙伴战略,是当前中国外交的最佳选择.它的核心点就在于重对话、讲合作、结伙伴,重视全方位、多层次地与世界各国积极而广泛地发展良性互动的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目前在外交上奉行伙伴战略,实质上等于公开宣告自己既不会主动与别国进行对抗,也不会谋求霸权或者同别国结盟,而是要真心实意地与一切国家友好合作.中国实施伙伴战略,既有利于处理好本国外交所面临的"点”、"线”、"面”三大问题,也有利于使自己在外交上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对外投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后的必然趋势。开展对外投资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的市场和资源,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外部影响因素是美国,中美关系问题是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从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否会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否会引发中美两国间的经济冲突、军事冲突、意识形态冲突、是否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中国的崛起不是要挑战世界头号大国,不是要成为新的霸权,而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大国。  相似文献   

17.
"十七年"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崭新时代,表现出了相当激进的进化论思想。对于这一时代而言,它与过去的关系不是一种继承的关系,而是一种彻底决裂的关系。"十七年"农村小说中呈现出的历史态度无疑是对时代氛围的反映,但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它并不能与传统完全分道扬镳。在这里,我将抽取两个方面来阐释这一问题:一是农民与自然的关系,因为自然(土地)无疑是最能反映农民本源的东西;二是乡村传统道德模式的变化,基于个体的道德标准到基于集体的道德标准的转化过程使我们有可能窥见历史与现实之间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局势和国际环境来实现一国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在新世纪跃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便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从而使国家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教育事业,它正经历着由兴起到蓬勃发展的转变,特别是即将加入WTO,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引进,使人们的教育理念、就业观念、人才资源观念等得到更新,再加上已就业高职生在社会上得到的普遍好评,我国职教在加入WTO后将会出现繁荣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 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截止到 2 0 0 0年 7月 ,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已达 32 77亿美元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之后 ,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