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家上学     
《上海教育》2012,(26):18-19
去年8月,中国"在家上学"大会在云南举行,引发了人们对"在家上学"群体的持续关注。事实上,在国内,做这一选择的家长尚属极少数,但在其他一些国家,在家上学并不是罕见的事情。美国约有25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令人惊喜,"在家上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选择;英国约有4万~1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得到肯定,政府主动与家庭建立更积极的关系;俄罗斯约有10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能从政府那里获得补贴,但必须每学期到一所学校注册;  相似文献   

2.
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过去的8年中,英国“在家上学”的学生人数激增。目前,英国共有1.6万名学生“在家上学”,是1999年的3倍。  相似文献   

3.
褚红娜 《辅导员》2014,(2):15-16
近两年来,“在家上学”在国内已经由一个新鲜的名词变得为人熟知,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带领孩子加入了在家上学的行列,他们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网站,分享在家教育孩子的心得和经验,交流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在家上学”全国会议,讨论在家上学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其实,“在家上学”并非新鲜事物,在国外也一直存在着,并且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国的“在家上学”。  相似文献   

4.
围绕着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的形成动因、“在家上学”的利与弊、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在家上学”现象这三个方面,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展开了调查和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在家上学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浪潮。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在家上学的产生、发展、特点,并结合美国在家上学的实践经验,梳理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促进我国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在家上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公民受教育形式。它满足权利构成的基本要求,因而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一项受教育权利。运用权利要素理论分析发现,"在家上学"权利的核心要素是自由或选择。应该厘清相关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理规范和引导"在家上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在家上学"运动在美国的迅速发展,"在家上学"的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了一个焦点议题。关于该问题,学者们大体持三类观点:"社会化危机"论、"社会化良好"论和"差异社会化"论。"社会化危机"论认为"在家上学"的儿童难以像那些在学校就读的孩子一样顺利实现社会化;"社会化良好"论认为"在家上学"的儿童同样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差异社会化"论认为应该区别看待"在家上学"的不同群体,这些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取决于具体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家上学的合法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家上学是否违法存在三种看法,文章援引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就义务教育制度中的"义务"主体和"义务"内容、义务教育的实现方式及管理要求逐项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家上学从理论上讲是成立的,从法律上说是合乎法理的;之所以现实中它的出现会引发争议,以致很多人认为它违法,主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它还属于新鲜事物,还没有先例,也还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提出要使在家上学在现实中合法化,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比较国外家庭学校教育制度和实施经验,可以确定实施家庭学校教育的可行性因素包括家庭层面的态度(认识和信心)与能力(经济和学识)、国家层面的宽容政制与严密监控、社会层面的文化传统基因与有效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家上学”现象在我国的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这一现象的评论和研究也从舆论热点转移到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大多数研究学者都是以教育学问题的立场对“在家上学”的内涵、原因、现状及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而以社会学问题的视角,对引发“在家上学”现象的社会化因素、“在家上学”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其面临的社会困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将会在学校教育追求多元化发展的教育改革趋势下,对今后“在家上学”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家长们一直在探寻更适合他们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家上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在家上学既有进步的一面,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争议。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择校问题集中研究的背景下,"在家上学"这种教育方式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舆论对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争议与深思。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分析表明,关于"在家上学"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在家上学"的内涵、性质、背景、原因、现状、条件以及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启示等问题。文章分析"在家上学"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的迅猛发展源于多种力量的推动。在教育理念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基础,它同时也得益于教育私有化理念的影响;在政治方面,美国政治文化中反主流倾向的发展、女性主义的发展以及相关组织和机构的积极活动对于"在家上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公众对宗教祈祷的强烈要求和对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不满也是推动"在家上学"现象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郊区化进程、网络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在家上学"现象的兴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在家上学"的学生开始进入高校学习或准备读大学。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美国高校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三类:完全拒斥、特别青睐以及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但整体而言,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开始接受和认可这类学生。美国高校政策转变的动力在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机制、分权制管理体制以及对多样性的珍视。对于以"在家上学"为代表的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我国高校也应采取包容的态度,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5.
英格兰“在家上学”作为一种合法的教育形式,被视为家长积极行使子女受教育权的选择方式之一。为保障“在家上学”的教育质量,英格兰政府完善了相关法律与管理条例,明确了地方当局与家长的权利与责任,同时专业组织、教育慈善机构和网络学校为其提供专业的教育咨询、社区教育资源、教育经验交流与分享、相关学段的学科课程等服务。英格兰政府构建的政府、地方当局、家长和专业组织、社会机构等相互支持的教育系统,对加强“在家上学”教育质量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合法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美国各州主要通过判例法、立法、利用原有法律等三种方式使在家上学合法化,其中立法是大多数州采用的方式。这些合法化方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其中判例法与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最为充分。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实际上突显了父母教育权威与州教育权威之间的冲突,而合法化的实质就是利用法律缓解了两者之间的冲突。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是非法的,应借鉴美国在家上学的合法化经验,尽快通过制定在家上学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条例,或修改原有法律等方式,以确立我国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在家上学”是在学校教育制度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家长依据自己的教育意愿兼顾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自主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家上学”在全美实现合法化后,这种形式获得了更多的生长资源,特别是与公立学校的合作不断增加,促使“在家在校”教育类型的出现.虽然争议不断,许多家长也在自力更生与融合发展之间进行着艰苦地抉择,但“在家上学”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合作会继续下去,“在家在校”教育类型也彰显出成长的活力,这体现出教育部门对“在家上学”的关注,反映了“在家上学”的成长路径不断开阔.  相似文献   

18.
也谈在家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在家上学”虽属自发产生的个别现象,其影响却不可低估。它既对公办学校提出了挑战。也是对义务教育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英国首都伦敦很早就认可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并建立了一套有关“在家上学”的完整体系,从原则、规定、申请流程等方面制定了“在家上学”的具体政策.借鉴伦敦“在家上学”政策的特点与经验,中国应尽快确定“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建立“在家上学”的管理机制,实现监督和指导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并培养监督管理“在家上学”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20.
某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引发了各方的关注。报道称,国内约有1.8万学生没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选择了“在家上学”。这些孩子中超过六成是4—10岁的低龄儿童。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