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亮 《教育》2013,(17):21-22
高校教授从普通讲师通向教授的路上充满了曲折和坎坷。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不倒,顺利走完全程的人并不多。这过程有多难呢?"我教的是课程而不是学科"课时少,学分低。大学语文在高校地位尴尬,大学语文授课教师的处境也尴尬。在湖北大学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李南说:"我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现在还只是个讲师,连副教授都评不上,真是觉得苦闷。"  相似文献   

2.
"教—研"综合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能力和专门能力。随着高校发展进入转型期,青年教师数量及其比重不断增加,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高校专业发展的客观实际,也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高校青年教师水平不高、方法和手段欠缺等教学现状和数量不多、质量不高、考核效果不明显等科研现状,从专业指导、制度考评、长效激励和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的长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国内高校“教授治学”制度设计述评(2000-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以来,在高校实施学院制的背景下,"教授治学"成为我国高教界的热点问题。国内高校的"教授治学"制度并没有改变高校既有的学术性组织结构,一方面,"教授治学"制度无法回避我国固有的党政领导体制,处理好"党委领导"、"行政决策"和"教授治学"的关系是制度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从较为成功的高校案例来看,"教授治学"制度设计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参与管理,而更多的是确定学术的独立价值,提高学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学生评教"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对于"学生评教"的结果过于非理性并过度使用在各种人事决策上。基于我国当前各高校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不够、学生评价时受主观因素和个人因素影响较大、不同课程不存在原始的可比性以及评价本身应重在改进等四大原因,我们应该理性、合理地对待、评价和使用"学生评教"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那些不直接暴露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体系,通过丰富多样的、尤其是隐蔽的教育载体,对教育对象施加多种影响,引导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健康发展。高校出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的需要、落实高校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应在高校中通过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示范、寓教于文化、寓教于师生关系、寓教于网络平台等路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应用隐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个基本职能,二者相辅相成、互动发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高校里如何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发展,是当前高校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名人教授"是美国高校现今的一个普遍现象。美国高校之所以喜欢延请"名人教授",主要是为了吸引生源和展开校际竞争。美国高校的"名人教授"主要有六大种类别。"名人教授"在给美国高校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避免、解决的问题。同样也有"名人教授"现象的我国高校应该权衡"名人教授"的利弊,做好相关工作,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教"。从教多年来,教过的学生无数,发现有一大批学生拿到新的物理课本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被动地听从老师引导教授和"填鸭式"的训练。老师辛辛苦苦的一学期下来,却失望地看着学生不尽如人意的成绩,那种感觉真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最具冲击力的新闻当属浙江大学两位教授因为常年为本科生上基础课且保持高水准,每人获得高达100万元的奖励。笔者以为,这样的教授值得奖励、值得尊敬。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迫在眉睫。提高教育质量靠的不是喊口号,而是靠教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个人,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要"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教育部2012年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尤其强调"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但在现实中,一些大学教授却不那么愿意上讲台。开会、评审、做项目、搞培训……大学教授在人们心目中,讲台上挥斥方道的形象越来越模糊,却越来越趋近于手握重  相似文献   

10.
何捷 《新课程研究》2013,(10):63-67
儿童写作究竟是否可教?需要教吗?教得好吗?这些问题的争论是近年来写作教学争论的焦点。王荣生教授分析教学缺失的原因为三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无明显的文体特征,可以纳入散文式的自由写作范畴,不需教;"写作教不好"的固有观念影响太深,主观上不想教;写就的文章本身无用,缺少交际功能,教了也白教。叶黎明教授发现了多数教学,着力在写作动机和写作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