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教育界对赫尔巴特和杜威在儿童兴趣观上的争议,将儿童兴趣观放在两位伟人各自理论体系中加以考察,发现杜威的兴趣观在以下三方面超越了赫尔巴特:在兴趣与教育目的关系上,杜威的"教育内在目的论"把兴趣作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超越了赫尔巴特将兴趣视为实现最高教育目的"德行"的手段;在兴趣与课程关系上,杜威的经验课程比赫尔巴特的分科课程更易与儿童过去经验相衔接;在兴趣与教学关系上,赫尔巴特仅仅将兴趣作为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而杜威的活动教学法强调儿童从自己熟悉的活动开始,在发展兴趣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从而使儿童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儿童经验观是其教育理论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文章以杜威的"儿童与课程"一文为基础,结合现当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解读了杜威儿童与课程中儿童经验观的统一性、变化性和预示作用,并联系现实,阐述了基础教育改革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儿童观的转变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儿童观的转变与杜威的研究有重要联系。杜威从美国社会的变革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儿童被动发展的原因,批评了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培养儿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并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杜威的儿童观和教师教育的观点对于我们改革教师教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杜威在其经验论的理论基础上,以连续性的思维方式,构建起儿童、课程、社会相统一的经验课程观,使课程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乐园。而实现儿童、课程、社会联系的纽带就是杜威精心设计的主动作业。当前我国正开展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吸收、借鉴杜威主动作业思想、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将研究性学习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促进我国传统教育的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5.
杜威是20世纪现代"儿童中心主义"思潮的集大成者,其儿童中心观的内涵是"儿童、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该观点源于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生长论、个人/社会理论与经验论,并且是这三个理论在儿童教育上的有机结合.本文分析了杜威儿童中心观与上述三个理论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它的内涵归纳为"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最后分析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分水岭的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教师观,但他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在更高的视域中指明了教师的重大作用,即"教师是社会的公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是儿童思维的开发者。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与定位时常出现偏差,因此深入分析杜威的教师观并借鉴其有益思想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为批判传统旧教育而提出的思想,属于一种破旧立新的观念."五四"运动时,其思想进入中国并开始对中国思想界、教育界、文学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儿童中心论"就是要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师、教科书等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而运转.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界产生了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形成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其二是推动了现代儿童小说的原创进程.特别是"启蒙教育"主题儿童小说初露峥嵘,成为中国儿童小说在现代生成的第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8.
"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本能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以此审视我国中小学教育,不难发现存在着教师本位、教育标准化严重、学生课业负担重等背离"儿童中心"的教育现象.对此要把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转变教师理念,尊重儿童个性、因材施教,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等以缓解我国应试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9.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对改变我国传统教育中出现的功利性和片面性的弊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本文从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目的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儿童中心论"的不足之处,提出教育既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也要充分重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对人才培养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杜威的儿童观有许多科学独到之处,它立足于儿童的实际和个性特点,强调通过统一完整的教育,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和兴趣,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杜威的这一理论结合其心理学知识和学校实践经验,较前人更为积极、全面,直至今天对于我国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我国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不少人斥责他过于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放纵了学生的自由,降低了教师威信、否定社会的作用。实际上,杜威强调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杜威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以应从教育、社会、儿童的基本关系来理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我国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不少人斥责他过于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放纵了学生的自由,降低了教师威信、否定社会的作用。实际上,杜威强调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杜威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以应从教育、社会、儿童的基本关系来理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相似文献   

13.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重组的教育本质观是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杜威教育本质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儿童中心论、实践精神及三维一体的教育观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杜威儿童观是杜威的重要思想和内容,当今随着儿童地位的提高,家长更加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投入但苦于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深入了解杜威儿童观发现其思想可在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具体实践中给予启发,具体如下;一尊重儿童的“儿童期”;二遵循儿童是不断发展的特性;三培养“完整儿童”;四培养儿童社会性。  相似文献   

15.
杜威的课程哲学是其全部教育哲学的核心,而杜威的儿童课程观是其全部课程哲学的基础。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学科逻辑与心理经验的关系问题。学科逻辑本身不是儿童课程,但它与儿童心理经验具有内在联系:二者属于同一个实在;都具有经验性质;倘若提供恰当环境和条件,儿童心理经验可以生长为学科逻辑。儿童心理经验与学科逻辑构成教学过程的"两极",由前者发展到后者,是经验的持续改造。儿童课程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构成:儿童当下经验中的学科要素;学科的"心理方面"。儿童课程的种类划分可依据"学科是从社会生活逐步分化"的原理来进行。学科逻辑"心理化"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课程开发艺术主要包括"解释"与"引导"。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杜威的儿童课程观依然具有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英国教育家A.S.尼尔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的教育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人在仔细研读尼尔的《夏山学校》和众人时杜威的教育思想评价之后,发现两者的儿童观表面极其相似但其思想基础却有本质上的差异。在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选择与理解儿童观是改革成功攻坚之战。本文对于两位当代的大教育家的儿童观的分析正是基于此目的而做。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发现"是"五四"时代的几大人性启蒙发现之一,它与我国教育的近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启蒙依然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题,因此,"儿童的发现"依然是引导我国教育前进的向标。当前我国教育的儿童观困局是儿童意识的低落和成人生活本位的价值观。它对儿童自然人性成长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将来的教育叙事和教育实践必须让儿童和学生进入中心位置,运用生态学的精神,对儿童的精神世界重新进行深层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是一个在教育史上早已提出,本世纪才引起教育界重视,至今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幼儿园及中小学教育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仍占统治地位。这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想介绍一下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观,引为借鉴。皮亚杰采取了心理发生法和历史批判法的独特的研究方法,从心理学和认识论的角度论证了儿童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我们也遵循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他的理论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之一。他依据自己独特的经验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观。尤其是他的活动课程更是独树一帜,颇具特色,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要重视儿童的主体性。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问题之一,就是课程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把儿童定格在“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之中,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意义,难以培养儿童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谈不上儿童创造课程。杜威认为,课程应来源…  相似文献   

20.
"儿童中心"是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时提出的一种破旧立新的教育观念。在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杜门弟子的传承下,推崇"儿童天性"成为当时中国教育界的一股热潮。解放初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腐朽的象征,受到强烈的批判。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儿童中心"为建立"学生主体"的学科教学模式以及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实现从"儿童中心"向"学生为本"的转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中心"理论仍然会继续争议下去,在批判和辩护声中,教育界正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