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研究区丰胜村地林西组沉积环境探讨,得出该区林西组在晚二叠世早期为浅海沉积,随着海退现象的进一步加剧,扎鲁特盆地及周边均上升隆起中晚期形成滞留性水体,即为湖相沉积中的滨浅湖沉积。从沉积学方面对内蒙古扎鲁特旗丰胜村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进行初步探究,得出从沉积环境角度而言测区内林西组后期的沉积环境对油气的生成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福建地区白垩系坂头组野外剖面的观测、丈量,取样分析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地球化学特征,证实在福建地区白垩系发育坂头组的烃源岩,其暗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总体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型为主,少量为腐殖型;有机质热演化大部分进入成熟期,部分由于受火山作用影响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综合评价认为福建地区坂头组烃源岩较发育,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王熠 《科技风》2012,(1):18-19
通过对野外露头、钻井岩心采用岩石热解、热模拟、色谱等分析方法,运用碳同位素、饱和烃馏分、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对克拉美丽山前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野外露头该套烃源岩丰度较高,处于成熟阶段。钻井岩心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从P2p1至P2p3随着深度的减小而降低,且处于成熟-未成熟转变,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向腐泥型-腐殖型转变。主力烃源岩为腐泥型的P2p1和P2p2段,而P2p3段成熟度较低,有机质类型表现出腐泥型一腐殖型。  相似文献   

4.
郑曦 《内江科技》2015,(2):91-92,109
对典型剖面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古地理和古环境分析,探讨了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有机地化指标中的有机碳含量3%、Pr/Ph比值1,均指示研究区五峰组烃源岩发育于缺氧环境;高有机碳指示有机母体生存于缺氧环境,并反映出五峰期海洋生物的繁盛。可见,上奥陶统五峰组烃源岩发育于双缺氧环境,即有机质来源于缺氧环境,保存于还原环境。五峰期,上升洋流的发育从海底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大大提高了有生物生产率;扬子板块古陆的快速隆升限制了残留华南洋海水的退出,表现为海平面局部相对上升,形成底部的缺氧环境,从而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在上升洋流和特殊古地理格局的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上奥陶统五峰组的高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5.
程流  郝帅  陈琳 《内江科技》2010,31(11):124-124,141
盆地内唯一被证实的烃源岩是LaLuna组深海沉积物,但是实验分析表明,Umir组具备成为盆地另一套有效烃源岩的可能性。在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Umir组的地化参数特征,指出了其作为烃源岩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探1井等重要钻井进行系统密集采样,并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相关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存在着有效烃源岩,其中拉什仲组最好,其有机质丰度达到优质油源岩标准,其次是三道坎组和克里摩里组,有机质丰度达到有效油源岩标准,而且奥陶系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因此盆地西缘奥陶系具有很好的油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7.
对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评价,通过对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特征分析表明,侏罗系为一套含煤沉积建造,发育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和煤,暗色泥岩分布广泛、厚度大;结合邻区资料认为,西山窑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但热演化程度低,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处于成熟-成熟阶段,生烃潜力较差;八道湾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达到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8.
孙巍  张天君 《内江科技》2015,(2):125+115
本文以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地质分析为基础,充分利用中扬子地区现有的露头、钻井及实验分析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特征、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等方面来研究中扬子地区二叠系烃源岩,最后提出烃源岩有利分布的区块。  相似文献   

9.
塔木察格盆地XXⅡ区块烃源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华 《内江科技》2011,32(8):135-136
本论文主要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生烃、排烃模式等几个方面来研究XXⅡ区块的烃源岩特征,并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沉积特征,研究了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对区块的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重要探井岩心和岩屑样品进行系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新河组下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为较好-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且存在一定数量的Ⅰ型,发育有大量的湖相优质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具有很大的油气生成能力;沙枣河组和新河组上段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差、热演化程度低,基本不具备油气生成能力;青土井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丰度较高,但有机质类型较差,具有一定的油气生成能力。新河组上段是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的主力烃源岩层段。  相似文献   

11.
赵圣贤  唐丹 《内江科技》2013,34(4):152-153
依据大量岩心分析化验数据、测井数据、扫描电镜分析及毛管压力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描述自贡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地层特征、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并重点从碳酸盐岩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几个方面探讨了储层受控因素。分析自贡西部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特性,并为进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打下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自贡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雷口坡组良好储层主要分布在雷一1亚段和雷三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南召盆地晚三叠世泥岩沉积环境,通过对南召盆地上三叠统太山庙组泥岩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研究其古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南召盆地上三叠统太山庙组泥岩的V/(V+Ni)平均值为0.80,指示晚三叠世,南召盆地水体为分层不强的厌氧环境。泥岩Ceanom在平均值为-0.05,指示晚三叠世,南召盆地为Ce富集的缺氧环境。Sr/Ba比值在其均值为0.26,表示淡水沉积环境,所以,南召盆地晚三叠世泥岩沉积总体为淡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饱和烃GC-MS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重点对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和上三叠统黄山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其有机质的母质来源、沉积环境、有机质演化程度等方面信息。结果显示,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属于较好质量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是Ⅱ_2和Ⅲ型,中上三叠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具有较高的Pr/Ph值(0.43~4.76),伽马蜡烷指数相对较低,三环萜烷丰度明显低于藿烷,这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反应为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正构烷烃的分布和较高含量的C_(29)甾烷显示沉积有机质母质以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并有部分低等水生生物输入;C_(29)20S/(20S+20R)、C_(29)ββ/(αα+ββ)、Ts/(Ts+Tm)和C_(30)βα-莫烷/C_(30)αβ-藿烷等参数表明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演化阶段,并未开始大量生烃。  相似文献   

14.
黄松林 《内江科技》2006,27(3):133-133,139
沾化凹陷西部洼陷下第三系发育了沙河街组四段上上段、沙三段和沙一段三套烃源岩,其中沙三段是该区最重要的优质烃源岩。  相似文献   

15.
张勇  汪栋刚 《内江科技》2013,34(3):156+95
对川西坳陷孝泉-丰谷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须家河组烃源岩是研究区主要的烃源岩,研究区侏罗系烃源岩以非烃源岩为主。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已好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以生气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高,均已达到成熟阶段,部分甚至达到过成熟阶段。研究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的高丰度、好类型、高成熟度,使得研究区气藏发育,油气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6.
方勇 《内江科技》2010,31(12):137-137,145
通过宜昌地化剖面测量和地化实验研究,研究了江汉盆地中-下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地化特征,并通过盆地模拟,计算了不同层系烃源岩生烃强度。得到了以下认识:①江汉平原发育4套海相烃源岩。厚度上,以下寒武统烃源为最厚;有机质类型上,以II型和III型为主;有机质丰度上,从上至下源岩有机质丰度依次增高。②江汉平原以下寒武统海相烃源岩为最优,平均生气强度达24.29×10 8m3/km2;下志留统和二叠系次之,平均生气强度约15×10 8m3/km2;上震旦统、奥陶系、下三叠统烃源层最差,基本小于5×10 8m3/km2。  相似文献   

17.
张宏  佘晓宇  马永强 《内江科技》2009,30(11):108-108
据钻、测井资料识别标志划分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类型,主要发育有2种沉积相、7种亚相和多种微相类型,已知勘探证实,有利的储集微相带为曲流河边滩、辫状河心滩,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段沉积相、亚相、微相平面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研究发现二叠纪地层与区域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区域上二叠纪地层主要有早二叠世寿山沟组、中二叠世大石寨组及哲斯组;其中寿山沟组在全区范围内于巴林左旗出露最佳,作为区域内最早出露的二叠纪地层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进行,川东北长兴组生物礁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本文从单井的取芯资料出发研究了储层特征。研究表明:本区储层主要是溶蚀孔隙型储层,溶蚀孔洞的发育直接关系到储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绘制的图件中,对七角井组的描述不准确且互相有矛盾。本文通过在2010年6月-9月的野外地质路线、实测地质剖面和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岩性对比,将七角井组划分为三段。根据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组合,分析下石炭统地层的沉积特征,确定了七角井组为一套浅海向陆相演化的沉积环境。深入了解区域地质情况,了解三道岭地区石炭系晚海西期的构造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