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农村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因此出现了大量"留守学生",他们的心理、行为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从个案谈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个案档案: 姓名:马××性别:女年龄:15岁 基本情况: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生活基本自理. 二、问题分析 我通过多次家访、与本人交谈、长时间细心观察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入了解她的周围,最后我得出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亲情的缺失 父母离异,母亲不问不闻,父亲经常外出打工,尤其是近两年,爷爷奶奶在山上放养也很少回家,晚上基本上是一个人,这让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2.
苏利娟  仇高波 《考试周刊》2015,(38):170-171
<正>一、案例简介芳芳是我校中职二年级学生,在同学的陪同下,主动来到咨询室寻求心理疏导。当低垂着头的她走进咨询室的那一刻,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蓬松的头发、忧郁的眼神、满脸的愁容。当我面对微笑轻声问她:"同学,最近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她便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娓娓道来。"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北方做生意,我出生后不到一岁便一直由年迈的外公外婆照顾,父母只有春节放假才回来,长期  相似文献   

3.
我校有位留守儿童名叫段德华,通过半学期的观察、家访、交谈等各种方式,笔者发现他身上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不和谐的爱。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家中只有爷爷一人照顾,爷爷看到段德华缺少父母的爱,想多给孩子一点爱,而爷爷过多的是对孩子的溺爱,缺少对孩子的严格管教,什么事都依着孩子,导致段德华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说谎。  相似文献   

4.
郑苗 《快乐阅读》2012,(30):113
胡晓磊,女,十岁,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现跟爷爷奶奶生活。我记得这个极为瘦弱的小女孩是本学期才转到我班上来的。开学的第一天,别的孩子身边都有家长陪着,她却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一边。当从其他家长口中得知她的情况后,我有些难过,孩子啊,真可怜。我知道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了解到这一点后,我决定要把更多的爱给她,让她知道虽然爸  相似文献   

5.
看了这个女孩子写给编辑部的信,我心里很沉重.一个无助的女孩子,一个心灵上伤痕累累的女孩子,宁可孤身一人在外打工,也不愿再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家里.一个女孩子有家不能回,她的心里是何等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正"好新闻!"一眼看到《新华每日电讯》上的《问计于民,江苏教育厅长"家访"》的标题,我就在心里叫了一声。"家访"这个词,引起我的许多回忆。我的父母终身从教,当年不时有对学生进行家访的情况。我当学生时,好多老师是父母的熟人,经常跟我父母讲我的事甚至告状,使我在学校和在家里得到的奖惩完全一致,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家访。可是到了我儿子求学时代,从上小学到今年研究生毕业,18年间却没有一位老师来我家作过一次家访。回想这18年中,我这个作家长的,也确实多次有过与老师坐下来谈谈儿子而不  相似文献   

7.
正班里有一个叫小强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每天早出晚归,生活等全靠60多岁的奶奶照顾。因为他经常在班内捣乱,我这个班主任几乎每天都会收到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状纸":有的说他没有完成作业;有的反应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有家长直接找到学校,说小强欺负小同学。即使是在我的课上,他能集中精力的时间也很少,回答起问题来经常是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平  相似文献   

8.
孙宁 《班主任》2013,(8):41-42
班上新转来一个叫晓龙的学生,他上课从不发言,下课从不写作业,不仅撒谎,而且经常在教室里乱喊乱跳,还总爱欺负女同学……经过家访我了解到,他父母在东北打工,把他寄养在姑姑家,姑姑整天忙于生计,也顾不上照顾他。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他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005年,我响应市教育局“下乡支教”的号召,来到我市的一所农村初中支教。在开学前的家访中,我了解到班上60名学生中留守学生就有12名,占总人数的17.6%,他们的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中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回家,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1.所研究问题概念的界定
  (1)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一起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或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无法照顾的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有爷爷奶奶或亲照顾的留守儿童。二是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而形成的留守儿童,三是外地学生,寄宿亲戚家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1.
黄芸 《广西教育》2014,(20):67-67
1999年我在下华中心小学任教,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叶小雪的女孩,不知什么原因,她每天早上到校总是比别的孩子晚,几乎天天都迟到。为了搞清楚叶小雪迟到背后的真正原因,我决定去她家家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骑上自行车朝叶小雪家骑去。叶小雪家离学校大约有两公里,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她家。在叶小雪家,我并没有看到她的父母,只看到了小雪年迈的奶奶。在和小雪的奶奶聊了几句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叶小雪是留守儿童,她的父母都去福建打工了。  相似文献   

12.
韩远华 《班主任》2014,(7):27-28
正新学年开学不久,我就发现女生小丽特别胆小,每次上课总低着头,从不举手发言,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的声音小得根本就听不清在说什么。我找她谈话她也是低着头,提醒多次都没有效果。于是,我给小丽的母亲打了电话,后来又专程到她家家访,得知小丽3岁时,她父亲因封建思想重,嫌弃小丽是个女孩而抛弃了她们母女。小丽跟着母亲,靠母亲在外打零工维持生活。因为母亲要在外打工,小丽就经常  相似文献   

13.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自己留在技职校生活和学习,并需要其他亲人帮忙照顾的未成年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技职校中,留守学生约占所有学生的15%,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无疑,许多"留守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其中部分学生因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不仅家庭经济变得更为宽裕,而且性格也变得更加坚强、独立、开朗、乐观了。他们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转化为了学习上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成绩。但大部分"留守学生"无论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我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曾多次被评为乡、县优秀班主任、合校主任。下面,我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浅谈自己对做好农村合校班主任工作的看法。一、"博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1.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记得我刚接班时,班里有个学生,父母正在闹离婚,家庭生活困难,唯一照顾她的姐姐又出了车祸,孩子心情极度悲伤,便有了辍学的念头。我得知情况后,发动全班同学为她捐款,并让她住在我家,经常和她谈心,在此期间,我还通过逐村家访,找到了这位学生的母亲,与她母  相似文献   

15.
王向阳 《考试周刊》2013,(62):179-180
<正>现在很多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的孩子放学以后无人看管约束,像荒草一样随意地生长,家庭教育缺位,孩子学业荒废。近年来,我校把这些学生按村组组成课外学习小组,让孩子在一个有约束的良好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并从多方面提高小组学习效率。1.勤家访,争取得到每一位家长或监护人的配合家访,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着他们的学习小组,可以使调皮的学生有所收敛,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家访,可以引起家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现今农村"留守孩"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留守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缺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理上容易"感情饥饿"。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突出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初二(5)班的W又和老师顶起来了。""这一次只有把她的爸爸妈妈请到学校来协助教育了!""她的爸爸妈妈不在家。""上哪儿去了?""去深圳打工,每年只有春节才回家一次。""现在谁在照顾她呢?""主要是爷爷、奶奶。"又是一个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脱离父母的监护,有失去亲情的感觉,产生了"三无一有"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初春缴学费时,芳芳爹让她退学了。道理很简单:上学要交钱,打工能挣钱。可事过三年,芳芳的同学多数都在毕业后分配到了不错的工作,芳芳姐还在家里靠老办法种庄稼。芳芳爹是朴实的老农,他后悔不已,自责地落泪:"都是爹爹没远见,害了你呀……"  相似文献   

19.
我很幸运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在我记事之前就已经在外打工了,几年才回来一次,可待不几天就又走了.每当我看见别人家的父母手牵着自己的孩子,一路说笑,一路旁若无人地漫步时,我总在想,为什么我的父母不能和我这样呢?  相似文献   

20.
在平和杭州开学典礼上,我感慨万千,想起童年,想起曾经的承诺,我想说,一个农村孩子打工创业,求学平和并从初级班学员到有幸被任命为校长.平和如何改变了我人生轨迹给予我全新角度看世界的心路历程。我的家乡在湖北赤壁,父母是农民,由于家境贫寒交不全学费,不忍父亲为此求助于人,忍痛辞学南下打工。母亲送我到村口:"照顾好自己,月薪有六百元,妈也就心足了"。我告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