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了揭开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与收藏者之谜,许多学者都注重研究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这就是明末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第二十五卷关于《金瓶梅》的一段纪事:袁中郎《觞政》以《金瓶梅》配《水浒传》为外典,予恨未得见。丙午,遇中郎京邸,问:“曾有全帙否?”曰:“第睹数卷,甚奇快。今惟麻城刘延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又三年,小修上公车,已携有其书,因与借抄挈归。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对文中“今惟麻城刘廷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一句提出异议。如张远芬同志在《新发现的〈金瓶梅〉研究资料初探》中说,徐文  相似文献   

2.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一、《爱月美人图》即《金瓶梅》别名,77回的《爱月美人图》题诗即《金瓶梅》代序言,《爱月美人图》题诗后的作者署名“三泉主人”(王采)即《金瓶梅》作者署名。二、“三泉主人醉笔”的署名、王招宣府的故事情节和77回的回前诗表达了作者王采写作《金瓶梅》的动机。三、在《金瓶梅》所暗示的时间、地点找到了王采的历史资料,他是万历初年的徐州判官,判官的两个官厅所在地“新河口”和“河下”都被写入《金瓶梅》。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这部奇书,问世近四百年来,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个谜。但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这就为研究作者打开了一条道路。张惠英先生的《金瓶梅俚俗难词解》就是研究《金瓶梅》方言俚语的专著。本文就是依据《金瓶梅俚俗难词解》中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做某些拾遗补缺的。  相似文献   

5.
从《金瓶梅》研究的历史来看,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作者读解,即对作者生平、籍贯及作品与史实的考证。而这些作者读解既没有可靠的材料作依据,又对读解《金瓶梅》无大意义。《金瓶梅》文本读解则成就极低。当前,《金瓶梅》研究所关注的应当是建立以文本读解为主,作者、文作、读者相结合的文本读解体系。摒弃只注重作者的作者读解主义。  相似文献   

6.
王世贞与《金瓶梅》的著作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作者不必求新,《金瓶梅》作者的答案就在明人笔记中。《金瓶梅》12种手抄本源于王世贞家;被陆炳“诬奏”、“籍其家”、“沉冤”,“托之《金瓶梅》且最早拥有《金瓶梅》手抄全本的“王大司寇凤洲先生”只能是王世贞;《玉娇李》与《金瓶梅》同出一人之手,《玉》作者是王世贞,《金》作者也应是王世贞;《金瓶梅》“指斥”的“时事”与王世贞家世相关,所写明代官吏多为王世贞的熟人;《金瓶梅》大量借用他书素材正是王世贞提倡模拟方法在小说创作中的实践;大哭:李瓶儿与善写丧葬场面体现了王世贞的家庭遭际、哭癖个性与心理特点。吴晗文章及“非王”说未能剥夺王世贞的《金瓶梅》著作权。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这部奇书,问世近四百年来,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个谜。但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这就为研究作者打开了一条道路。张惠英先生的《金瓶梅俚俗难词解》就是研究《金瓶梅》方言俚语的专著。本文就是根据《金瓶梅俚俗难词角》中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做某些拾遗补缺的。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作者是徐渭,徐渭志在《春秋》,他所写的《金瓶梅》是一部春秋大传,是以春秋笔法塑造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研究必须面向世界,反思规范与挑战规范是不可推卸的责任。《金瓶梅》的悲剧性来自作者心灵中对堕落时代的悲剧意识.而作者的情怀冷峻沉静而又苍老。《金瓶梅》是一部留下了缺憾的伟大的小说文本,但它也提供了审美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对《金瓶梅》作者研究中,有人主集体创作说.1954年8月29日《光明日报》刊出潘开沛《(金瓶梅)的产生和作者》,首倡集体创作说,其根据是:  相似文献   

11.
在《金瓶梅词话》中,四种形式的反问句均有,尤以是非问形式最多,反问句的句式、语义与现代汉语有异同,其主要差别表现在反问句的疑问标志方面。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借宋写明",但在写"明"时作者往往选择明代不止一朝独有的事件,例如朝廷违法借支"马价银",或不止一朝独有的人物,例如"张龙"等来安排情节,表面上模棱两可,使人捉摸不定,但在关键处作品是有严格界定的。我们在明白了《金瓶梅》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后,又结合明代最原始真实的史料《明实录》,即可判定《金瓶梅词话》中朝廷违法借支"马价银"指的是正德、嘉靖时期而绝不是万历时期,进而证实《金瓶梅》所反映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金梅瓶》中的两性观受到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重情轻理社会思潮的明显影响,注重权钱交换与情欲感受,体现出迥异于传统的新特色。从社会文化意义上说,这种两性观是对传统两性文化的挑战,喻示着两性关系中新质素的萌生,同时在情欲的表层下蕴含着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中出现的"男风"一词有男色与性爱方式两种内涵,在使用上以第一种为主。《金瓶梅》中的男风书写涉及商人、文人、官吏、道士等各个阶层,带有极强的等级色彩。男风书写不仅是对明代中期世风的表现,也是主体故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小说主题的展现上有重要意义,并为明代后期的男风书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是一部擅长描绘人性弱点的衰世奇书。文章紧扣庞春梅的形象,暴露、鞭挞、否定其人性的假、恶、丑,窥视晚明赤裸裸的世情风貌,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  相似文献   

16.
相关工具书对是的一词收列、解释的情况大致是:《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均未收列;《金瓶梅词典》、《近代汉语虚词词典》收列了,但义项的罗列极不完备;《现代汉语词典》收列了似的,却忽视了该词与是的的历史联系。本文拟在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背景下,以万历本系统、人民文学版《金瓶梅词话》为主,对是的作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第22至26回,令人信服地写出了宋蕙莲这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其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细致地刻划了人物个性特点,从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相似文献   

18.
自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后,儒家思想长期统治中国。儒家主张“礼治”,导致法制伦理化,伦理政治化。面对元、明时期法制和伦理道德的沦丧,《金瓶梅》的作者对此却无可奈何无力挽救,因而表达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唱出了一曲法制与道德沦丧的挽歌。对法制与道德沦丧的忧患,正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和文化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的文本分析入手,探求在荒谬的境遇下特立独行的自由主义立场,以及将反抗荒谬进行到底的独特的精神关照。《黄金时代》以黑色幽默的手法作为主流话语的对立面,以性作为王小波笔下挑战权利、反抗荒谬的有力武器,最终阐释了关于自由和存在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党郑重地强调社会和谐,并把和谐社会问题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不仅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继承,而且为也为包括儒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和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