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语)。大凡有作品传世之诗人词人,都各有自家之内在精神,笔下也当各有自家境界凸现。王维在艺术上有别于其他诗人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山水诗中动静相衬而产生意境之美。 在王维前期作品中,已开始注意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辩证法的运用。在其著称的山水诗中,“静”表现得更为充分。诗人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老道熟成,炉火纯青。诗中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对自然景物独特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与“静”,具有其特定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南朝梁代的王籍有诗《入若耶溪》,其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历代传诵的佳句。在这首诗里,诗人本来着意写“静”,却从“动”处着笔,通过耳闻“蝉噪”“鸟鸣”之有声,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林静”“山幽”之无声,用喧闹写寂静,以动衬静,响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析王维诗中动静相对的意境美及其前后期的不同特点,探讨其表现人物主体的行为动作、动中有静、以静衬动的艺术特点,认为动态性在王维山水诗中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表现大自然田园山林的静美境界才是其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4.
动静结合作为我国古诗词创作常用的传统艺术创作方法,它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以动衬动、动静互衬四种,被我国古代诗人在其作品中广泛而巧妙地运用,创作出了"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及艺术审美效果,充分体现出动静结合手法绝妙的艺术表现力,因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诗中之画”和“画中之画”的本质区别在于,一是表现动态美,一是表现静态美。有鉴于此,莱辛说:“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因此,媚由诗人去写,要比由画家去写较适宜。画家只能暗示动态,而事实上他所画的人物都是不动的。……但是在诗里,媚却保持住它的本色,它是一种一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媚(动态的美)比起美(静态的美)来,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①莱辛所言“化美为媚”,就是中国的化静为动。在作品中如何化静为动来表现动…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我曾读过唐代诗人王维的脍炙人口的诗作《山居秋暝》,感到这首诗赏心悦目,在艺术方面,具有多种美感。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匠心独运的结构美,以动衬静的手法美,流畅自然的音乐美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拜读它时,感到这首诗耐人寻味,在诗意方面蕴含着多种美感: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纯洁美好的社会美,心志高洁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7.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过香积寺》诗同《田园乐七首》、《鸟鸣涧》、《积雨辋川庄》等诗篇一样,是作者后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描写闲静孤寂的景物中,流露了对现实非常冷漠的心情。其艺术特色表现为: 一、动静结合。“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写古木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可见深山之荒僻与幽静,忽然“嗡嗡”的钟声在深山中缭绕,使本来就很寂静的深山显得越发安谧。前句写静,后句写动,以动衬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思是泉水由于受到危石的阻挡,发出了沉的响声,照在青松上的阳光,由于山高林密,气候阴凉,给人寒冷的感觉。“咽”写出了泉水在嶙峋的岩石之间流动所发出的幽咽之声,如此低微的声音诗人居然能听到,可见深山之“静”;阳光照在松林上给人冷的感觉,可见深山之“幽”,前句写动,后句写静。刘熙载《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王维深谙此道,静之精神写不出,以声写之。且看他的其他诗作:《酬诸公见过》“雀噪荒村,鸡鸣空馆”;《鹿柴》“空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我曾读过唐代诗人王维的脍炙人口的诗作《山居秋暝》,感到这首诗赏心悦目,在艺术方面,具有多种美感。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匠心独运的结构美,以动衬静的手法美,流畅自然的音乐美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拜读它时,感到这首诗耐人寻味,在诗意方面蕴含着多种美感: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纯洁美好的社会美,心志高洁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9.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 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月花。”这是唐朝大诗人运用类比求创新的典型例子。他不正写枫叶之红,而是通过枫叶的红色与春天的红花对比,让读者自已去想象枫叶比春花更红的情景。这一创造,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果说,这是类比正衬的妙笔,那么,“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则是类比反衬的佳句。欲求写静,反而写声,因为写声,更觉其静。这是创新的胆色和技巧的绝妙结合,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瑞士著名科学家阿·皮卡尔父子就运用此法,利用平流层原理和自己设计的平流层气…  相似文献   

10.
成功与成才     
成功与铸魂1教育艺术,是美的双向导通。教学相长,互相启迪,在动态结构中,使人感受到一种强劲的力度。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诗,静中有美。听众在默默无言中,去体会、去感受。2“言去其伪,行舍其华,诗奇有法,艺正而葩。”这是一种美的境界,没有虚情,没有浮夸,奇而有法,正而有葩。这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而且是和谐的。3教育是科学,教育也是艺术。演讲是科学,演讲更是美学。二者的统一,迸发出一种无形的力,它吸引人,感染人,感召人,而且使人动情、动容,净化思想,再造灵魂。4当人们听到一次好的演讲时,如醉如…  相似文献   

11.
诗歌与音乐是姊妹艺术,到了唐代诗歌和音乐更是水乳交融。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他的诗除了具有唐诗的押韵、节奏、音调等语言上的音乐美外,还创造了许多音乐形象,具有音乐美的意境。在他的诗中,他能把多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曲交响乐。他还善于把声音与景色有机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有声画。他最擅长把动与静结合在一起,以声衬静,创造出空灵寂静的妙境。  相似文献   

12.
动静互衬。动静互衬 ,即我们常说的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的写法。前者如《老山界》里写夜宿老山界的一段 :“除此以外 ,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此段写夜晚山上的静 ,就用了一组排比兼比喻的句子 ,以“不可捉摸”的声响加以反衬。后者如“石壕吏”的结尾部分的“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是以夜之静反衬老翁泣声的分明、悲苦 ,令人不能不对他深表同情 ,同时 ,也激起了读者对残忍小吏的憎恨。哀乐互衬。如“孔乙己…  相似文献   

13.
绘画是静的艺术,但高明的画师却能在静止的画面中显示出对象的动态;音乐是动的艺术,但优秀的乐师却能通过流动的旋律描写出对象的静态。作为语文艺术的文学,其表现力比其他艺术更为显现。诗人在写景状物时,常常巧妙地运用动静交错的艺术手法,或化静为动,或以动衬静,造成奇丽多姿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卫红 《教师》2010,(24):77-77
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类似事物的并举映衬。如以空旷衬孤寂,以萧瑟衬悲凉,以繁华衬繁荣,以新绿衬生机,以勇衬勇,以关村美等。总之,要么以喜的气氛烘托喜的心情,要么以悲的气氛烘托悲的心情。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如以敌衬我,以动衬静,以丑衬美,以恶衬善,以乐衬悲,以月小衬山高,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技巧。写人描景,正反映衬,烘云托月,是诗人的惯用笔法,掌握这一技法是鉴赏诗歌的捷径。  相似文献   

15.
宦晴 《云南教育》2001,(17):36-36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写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新颖脱俗,气势磅礴。教学这首诗要依据其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   一、写作特点   1.视听结合,动静兼得。这首诗的前两句见“色”。作者站在远处看“瀑布”,虽不闻瀑布的腾跃澎湃之声,但见团团云雾缭绕在黛色的香炉峰顶,一道白亮狭长的瀑布自然地挂在峰前。诗人恰到好处地以静衬动,动静兼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后两句见“声”。诗人不是从形状描摹瀑布的壮观,而是以声势让人感受其磅礴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速度和高度一叠加,瀑布的声势和力量就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6.
开健 《阅读与鉴赏》2009,(6):32-32,10
如果说建安诗歌为中国文学带来了一种慷慨悲凉的美。那么西晋诗人为中国文学带来了绮丽之美。陶渊明则开拓了一个以自然冲淡为美的天地。他的诗作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语淡而味腴,各粹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伍涵芳《读书乐趣》)指出了陶渊明有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因之其诗才具有平淡自然之美。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宗白华把诗的内容分为“形”和“质”两个方面。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是“形”,所表写的意境,是“质”。诗人也有人、艺两个方面。诗形的完善有赖诗艺的训练,诗质的表写有待于诗人人格涵养的提高。诗人人格的养成,要通过哲理研究、自然中活动、社会中活动三种途径。诗的本质在于“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而境界主于美。美之来源,在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相似文献   

18.
在诗歌的审美范畴中,“含蓄”美历来为诗人所珍视,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宝贵传统。要创造“含蓄”美,达到迷离恍惚的境界,诗人们通常采用的几种主要艺术手法是隐喻、暗示和象征。这几种手法的共同特点是:用一物去“影射”另一物;诗中景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只是诗人心中事物或情感的对应物(或说“影射  相似文献   

19.
清人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而有境界,“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宋元戏曲考》)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意境”。究竟什么是诗的意境?“意”就是情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诗人的情感和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评价;“境”就是物象,指事物的“形”与“神”,即经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形象及其内在本质与精神。在诗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  相似文献   

20.
莱辛的<拉奥孔>中提到诗"化静为动"的艺术效果,这是一条经典的美学论断, "化静为动"中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写效果".本文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等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对"写效果"进行阐释,并借此论证文艺美学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