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指导学生作文,是语文老师深感头痛的问题。南充市人民南路小学陈机兰老师上的《我第一次钉纽扣》的作文课,上得比较成功。她是这样进行的: 上课了,陈老师首先围绕“生活上,我们自己的事我们要自己做”这个中心,对学生进行了简短的爱劳动的教育,然后叫学生把准备好的(头天布置的)钉纽扣的用品拿出来,让学生试着自己钉纽扣。十多分钟后,陈老师叫学生停下来,谈谈自己是怎样钉纽扣的,在钉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等。接着,陈老师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针线包来,把纽扣的正确钉法给学生示范,再请同学们起来说老师是怎样钉的,并结合自己钉的情况谈感想。起来发言的学生谈得都比较好,不但把陈老师钉纽扣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而且说得有条有理,谈的感想也是真切的。接下来,陈老师就让学生写《我第一次钉纽扣》这篇作文了。过后是批改、评讲,前后大约花了三个课时。  相似文献   

2.
快乐作文法     
小学生作文,需要有积极的情感参与,如若缺乏愉悦的情感,学生就不愿去写,也写不好.为了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有效的方法是激发情感,让学生快乐作文.1.先创情景后作文.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根据这一特点,作文之前,教师先为学生创设愉悦而欢快的情景,然后指导学生作文.如,教师先指导学生扎风筝,然后以《扎风筝》为题作文.或者组织学生开展钉纽扣、下军棋活动,然后组织学生以《钉纽扣》、《下军棋》为题作文.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创设作文情  相似文献   

3.
钉纽扣     
外出游玩回家,我发现衣服上掉了一粒纽扣,习惯性地把衣服递给妈妈说:“妈妈,帮我钉纽扣。”“自己钉!”这三个“冷酷无情”的字让我的希望破灭了。我只好自己动手钉纽扣。我找出针线。第一步,穿针。我捏起线头,对着针孔穿去,可穿了半天,眼睛都看疼了,线还是没穿进去。我静下心来,  相似文献   

4.
钉纽扣     
妈妈出差去了。上床睡觉时,我发现衣服上的纽扣掉了,怎么办呢?我想起老师曾经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找来针和线,准备自己学着钉纽扣。  相似文献   

5.
钉纽扣     
外出游玩回家,我发现衣服上掉了一粒纽扣,习惯性地把衣服递给妈妈说:“妈妈,帮我钉纽扣.”“自己钉!”这三个“冷酷无情”的字让我的希望破灭了.我只好自己动手钉纽扣. 我找出针线.第一步,穿针.我捏起线头,对着针孔穿去,可穿了半天,眼睛都看疼了,线还是没穿进去.我静下心来,回想了一下妈妈穿针的样子.接着,我把线头抿湿,把线捏直,很快就穿进了针孔里.  相似文献   

6.
一天早上起床后,我发现衣服上有两颗纽扣要掉了。我想:“爸爸妈妈生意那么忙,不如自己动手钉纽扣吧。”说干就干。我找来了针和线,正准备一显身手,不料被奶奶发现了。她心  相似文献   

7.
一天早上起床后,我发现衣服上有两颗纽扣要掉了。我想: “爸爸妈妈生意那么忙,不如自己动手钉纽扣吧。”说干就干,我找来了针和线,正准备一显身手,不料被奶奶发现了,她心疼地埋怨  相似文献   

8.
作文范围记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作文要求细节真实、具体。参考题目一、命题作文 1、留在我记忆深处的 2、难志的一刹那 3、妈妈的白发 4、暴雨中的身影一、根据实际情况,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1、以事实内容命题,如《钉纽扣》。 2、以事情中的线索物命题,如(一只风筝》。  相似文献   

9.
作文涉及的生活范围很广。凡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生活实际,都可以成为作文的材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作文不能矫揉造作、胡编乱造。作文时,应特别要求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事。写动物时,要求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更真实、更生动。第二,强化写作生活片断的训练。此法尤其对中年级作文很有作用。如对三年级学生,可有意识地让他们认真观察父母从事某一简单工作的过程,然后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例如妈妈洗衣服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观察…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来,我们语文教研组试行作文当面批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摸索出了一些具体做法。下面介绍的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几种方法: (一)边谈边批改。这种方法适用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同学,他们在往不知道自己的作文有哪些毛病,看了改笔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改。改他们的作文时,可以和他们边谈边批边改,要求不宜过高,主要帮助他们理清句子、弄清叙事条理。谈的时候,随时给以发启诱导,使他们自己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的活动。象语句不完整,或冗长拖沓,或意思重复,以及错别字等,都可根据学生的水平,稍加指导,叫他们当面订正。有些用词不当或章法紊乱等问题,主要由教师讲明,再告诉他们怎样改。  相似文献   

11.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导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作文教学首先需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从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入手,在作文教学指导过程中,学生常常要求老师告诉他们写什么,甚至要求告诉他们怎样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自演的小品来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用学生自己的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作为观察的主阵地是最好不过的。利用学生自编自导的小品引导学生注意身边平凡的小事,小品1:上课了,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发现了  相似文献   

13.
一、发挥特长 画画作文 所谓画画作文,就是先画画,再用语言把所画的景物描述出来。孩子们作画过程中也在整理着思路和线索,因此,画画对于开拓写作思路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准备和辅助活动,先画,再说,后写,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写什么”的困难。我带学生外出浏览时,总是先带他们把整个景点参观一遍,再让学生选择一处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仔细观察,想好自己要画什么,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加强了从写到改的实践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同时,学生要进行作文评改,必须对所选的材料进行再分析,再认识,然后根据评改要求,通过对自己和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提高认识能力。评改这一过程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的教学思想。一般而言,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分为示例评改、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互评自改四个步骤进  相似文献   

15.
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不怕作文,然后再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作文,这样他们才能写好作文。一、树立"作文不难"的意识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认识误区,树立"作文不难"的全新意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习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作文其实与说话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用嘴,一个用笔罢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说话难了?有谁愁张口说话了?没有!可为什么要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乐写,语文教师必须不惜为学生助力,给学生必要的指导,为学生排忧解难,让他们找到写作的方向,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一、导做为了在作文之前,使学生感受生活,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学生参与生活,但都必须是以练习作文为直接目的。这种"做"必须提出明确的作文要求,让学生在活动前有所准备,活动中有所留心,活动后落实到作文。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大多怕写作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从“讨厌”作文到乐意作文呢? 一、挖掘闪光点,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写”丧失信心是写作文的大敌。有些学生由于写作基本功较差,便错误地认为自己“笨”,不是写作文的料子。对于这类学生要从坚定信心入手,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为此,我专门召开这类学生的专题会议,先让他们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习作,再让他们读优秀习作作者最初的作文——同  相似文献   

18.
一、写作指导前不宜提出习作要求“从动机走向目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创立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策略。有的教师忽略了“动机和目的经常是不相符合的”这一特性。活动前就提出作文要求,活动一开始就千叮咛万嘱咐要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有的甚至要求学生写观察记录。从实际情况看,学生自始至终身在活动,心想作文。他们承担着作文的负担,参与活动放不开,表现出不自然,想乐受限制,展现不出当代儿童活泼聪颖的天性。进行活动作文训练,首先要预设好活动环节,不要同时发布作文要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展示自…  相似文献   

19.
应当要学生写作文后记银川一中权振声作文讲评课,教师要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扬长补短,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但这种讲评毕竟是教师的看法,要变成学生自己的,还有待于他们理解消化。因此,作文讲评之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大口袋     
袋鼠妈妈有只大口袋,里面装着她的两个孩子。看到人家的口袋都钉着漂亮的纽扣,袋鼠妈妈很羡慕,她也在大口袋上缝了一颗大纽扣。袋鼠妈妈想:人家一定会认为我很漂亮的。但是,因为口袋的中间钉着一颗纽扣,两只小袋鼠只好各从旁边的洞里伸出头来。终于有一次,他们的脖子被卡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