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我虽然没编过报,但是深深知道写新闻标题的难处。作为报纸的经常读者,我每天都跟新闻标题打交道,当然就免不了时常对这条那条的标题有点看法,乃至有所品评。每天早晨,报纸一拿到手,我总是先匆匆把各版的标题“溜”一遍,大致得个印象,就放下来搞工作去了。——除非这一天的报上有特别重要的新闻或者社论,也会马上用个十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种新闻媒体飞速发展,电视和网络新闻受众的不断增加使报纸的生存面临着挑战,如何留住读者成为报业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而新闻标题制作的好坏是留住读者的关键之一。由于新闻数量与日俱增,受众无法浏览每一条新闻,以接触标题为主的“标题受众”不断增多,新闻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标题的竞争,标题的高下优劣,直接关系到新闻媒体竞争力的强弱。不少都市报的版面增加到48版,甚至更多,头版一般为导读版,只列出标题,所以新闻标题的制作显得更为重要,还可能直接影响零售报纸的销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种新闻媒体飞速发展,如何留住读者成为报业最为突出的问题,而新闻标题制作的好坏是留住读者的关键之一。由于新闻数量与日俱增.受众无法兼收每一条新闻,以接触标题为主的“标题受众”不断增多。标题的高下优劣,直接关系到新闻媒体竞争力的强弱。不少都市报的版面增加到几十个版,甚至更多,头版一般为导读版.只列出标题。所以新闻标题的制作显得更为重要.还可能直接影响零售报纸的销量。  相似文献   

4.
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叫标题,通常特指新闻的题目。标题被报人们称为“报纸的眼睛”,并被认为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尖端,可见它的重要。最早的报纸是没有标题的。我国从公元八世纪的“报状”、“进奏院状报”,到宋代的小报“新闻”,到元、明、清的“小本”、“小钞”、“报条”“京报”等,都只是把内容一条一条依次罗列,没有标题。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外国侵略者主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等所谓近代化报纸创刊,才开始出现标题和一些署名文章,但也很简单,一般只在正文前加上“新报”、“新闻”、“近日杂报”、“粤东新报”等寥寥数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报纸的眼睛”。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读者拿起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版面上大大小小的各类标题,那编排适当、引人瞩目、文字简洁、内容新颖的标题,会立刻吸引住读者。一张报纸或一个版面,到底有多大的读者群,从某种意义上讲,标题起着关键作用。新闻工作者体会到新闻标题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他们每制作一则标题所费的气力,有时并不亚于写一篇文章。有位记者这样喟叹:“吟得好标题,文章大半成!”有些编辑为推敲一个好题目,反复修改,“塞半篓废纸,挼一缸烟蒂。”实践证明,要使新闻标题达到新颖简洁的标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九八四年全省好新闻评选时,评选小组曾就几则新闻标题进行过一些议论。大家感到,制作新闻标题欠缺推敲功夫,是当前好标题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则标题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稍留意报纸的新闻标题,不难发现,在一个时期,一个季节,或者几天里,不少报纸的新闻标题,会跟通俗歌曲,甚至跟街上少男少女穿的服装一样,也会“流行”。今天,A报用这个标题,明天就会有B报使用同样的标题,久而久之,A、B、C、D……大小报刊争相使用。因此,把这些经常能看到的标题,称之为“流行标题”,真是恰如其分。有一段时间,笔者曾看到《爱的奉献》、《洒向××都是情》、《为了母亲的微笑》等标题,竟然在大小十几家报纸上重复数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话标题□左克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也是举世瞩目的世纪大新闻。1997年7月1日这一天的各报标题,倾注了编辑们的心血。很多读者在寻觅、收藏这一天五彩缤纷的全国报纸,而我则爱记录、剪贴这一天的新闻标题。现将我收集到的7月1日的各报头版头...  相似文献   

8.
裘志伟 《新闻实践》2001,(12):41-42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1年7月 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国狂欢,14日全国的不少报纸均成了“新闻图片报”。《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成都日报》等南北几十家报纸,头版均以巨幅图片并配上大标题出现,浓墨重彩。国内报纸版面这种不约而同采用大图片的布局,是因为文字已无法充分展现普天同庆的豪情,纪录伟大的历史瞬间只有借助摄影力量之需。  相似文献   

9.
准确,应该是标题制作的第一要义。标题应该是新闻主题的最佳提炼、最佳概括、最佳反映,它应该最能体现新闻的价值和报纸的主张。通常的惯例是:比较严肃的新闻题材,标题不可以搞得太花哨;涉及文艺类(影视资讯、明星访谈等)不要搞得太呆板。同时,标题还要“标”出新闻性。好的新闻标题,其本身就是一条新闻。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报纸的头版头题只发标题新闻,有时详细内容转到其他版,有时干脆就一个标题(多数是含引题、副题的复合型标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闻的标题与报纸。电视的新闻标题一样;是新闻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一条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丧失其魅力;反之,一个好的标题,会为整条新闻画龙点睛。因此,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除了要符合传统新闻标题制作的一般规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网络的传播特点,在句式、语言和思维上有所创新,增强标题的吸引力,使这一“新闻眼”闪闪发亮。  相似文献   

11.
署名何其多     
读报中,有时发现消息不长,后边却排了一长串作者的名单,有的竟达四五人之多。我顺手翻了一家省报: 9月19日,头版《新闻简报》栏中,一条82个字的简讯,署作者四人; 9月23日,头版《新闻简报》栏中,一条77个字的简讯后边,也署作者四人; 9月26日头版,360多字的消息,竟署五位作者。类似这种“排长队”的现象,在其他一些省、市报纸上也不乏其例。特别是在一长串名单的后边,又署上本报记者的名宇,明眼人一瞧,便知其中另有“奥妙”。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办好了报纸头版就成功了一半,是否也可以这样说,选好了头条,头版就办好了一半。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头版头条是报纸的眼睛,是一张报纸的“黄金宝地”,是描绘报纸这张“图画”的“点睛之笔”。能否选好头版头条,对发挥报纸的导向作用、提高报纸的宣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切报纸都如此,企业报也不例外。而要选择好企业报的头版头条,必须首先了解企业需要什么、职工需要什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企业在经济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  相似文献   

13.
报纸的新闻标题历来受人重视。尤其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强了,不少人确实是“看报看题”,从题中找到惹眼抓人的篇章再往下读。这样一种读报现状,显然给新闻标题加重了“惹眼”的职责。因此,我们研究新闻的可读性、研讨报纸的可读性,必须很好地研究标题。 讲可读性要讲标题,讲冲击力要讲标题,讲新闻的影响力要讲标题,讲报纸的风格特色要讲标题……总之,我觉得报社的社长、报纸的总编辑要研究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的作用。日常看报纸大样,敝人对标题的修改、锤炼、提高、美化有过一些思考与实践,现辑录一二,以就教…  相似文献   

14.
简讯     
△辽宁省记协和新闻学会,于去年12月中旬在沈阳召开了全省首次新闻标题制作经验交流会,各级党报、专业报、晚报、企业报等40余人就新闻标题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与作用、标题制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一张报纸首先引起读者注意的就是新闻的标题,读者的知觉选择性最先指向的就是新闻标题。毛泽东说过:“标题要吸引人看,这很重要。”特别是在信息传递量激增的情况下,人们接受信息已有“过剩”之感,选择性很强,如果新闻标题不吸引人,读者的注意力就不会在报面上停留,只能一扫而过,报纸也就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报纸的头版就是其“脸面”,头版是否精彩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自从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和启发之后,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报纸的“脸”变了——头版已不再板着黑面孔,登载一些密密麻麻的长篇大论了,取而代之的是“图片 标题”式的图文导读。如今报界流行“三五”说法,即“要让读者三米之外注意到,五秒钟之内决定是否购买”。因此报纸头版的导读成为展示报纸精华的橱窗,导读也成为报纸走向“易读化”道路的体现。都市报、晚报以及消闲类报纸对导读的处理可说是极为细致、也极为有效,报纸头版一般都以大标题、大…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近年来,我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十分留意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用心体会编辑、记者在标题制作上的技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到精华的新闻标题我都随手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日积月累,现在我收集到一千多个标题,为了便于学习借鉴,我把收集的标题分为消息、通讯、特写等门类。这个专门用来收集标题的笔记本就是我的“标题库”。 有空时,翻开标题库,细心品味精美的标题,的确是一种享受。个别独特的标题,由于在脑海里印象深,一看到标题,就能马上联想到这篇稿件的主要新闻事实,有的甚至清晰地记  相似文献   

18.
杨杰 《新闻世界》2008,(10):42-42
新闻标题,一直是新闻竞争的第一“着眼点”。专业人士认为,作为现代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闻标题是新闻信息为受众所接受的必经通道,是新闻发生作用的起始点。当一张报纸摆在读者面前时,是标题决定着读者的阅读取向:当一张报纸摆在报摊上时,是标题决定了读者的购买取向。但是.随着媒体的发展,新闻标题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新的标题制作理念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标题制作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鲜明的表现在各地的都市报上。  相似文献   

19.
作为报纸的新闻标题,需要具备诸多要素,但“准确”应该是基础,应该是第一位的。一条标题无论如何生动、形象和富有文采,如果它不是建立在“准确”这个基础上的,就必然会影响稿件的立意和宣传效果,甚至造成舆论导向方面的错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把“准确”视为新闻标题的生命,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和众多的传播形态,纸质媒体能否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标题。近年来,网络流行语频频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并出现网络流行语被模式化引用、同一流行语反复套用等问题。本文以报纸新闻标题引用网络流行语的实例简析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被引用在标题中的影响及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从而得出报纸新闻标题应如何引用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