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史互证方法,以《世说新语》与“英雄”相关的记载为线索,全面比较关于魏晋“英雄”的其它相关材料,尝试解读以“胡须”作为魏晋“善”、“恶”兼备型“英雄”外在形貌的共同符号标志,以及象征其权力意志异化的独特文化叙事模式,深入探讨魏晋“英雄”权力意志的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尼采的悲剧观源于酒神精神,发展于叔本华。主要内容在于"自由""超人"以及"权力意志"等,肯定狄奥尼索斯的酒神情态,削弱理性,以欲望为动力,通过努力奋斗积极进取而捍卫自身权力以及获得征服的愉悦感。《伊利亚特》的英雄们也显露出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医学普遍认为植物人已经丧失了认知能力,自然是毫无话语权力的。英雄,与之相反,在权力体系中,掌握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力。严歌苓新作《床畔》中的英雄张谷雨,身上兼有着"植物人"与"英雄"这两个在话语权力体系里截然相反的两极角色,是如何完成英雄话语权力的建构的?又是如何在一步一步中走向失语的?严歌苓的英雄观忽视了权力对于英雄、正常人的支配与制约,她的"英雄"是依附着权力而生的。  相似文献   

4.
男人职责的推卸与男性性权力的有偿出让,不仅是金钱异化的结果,而且是英雄神话的坍塌。叙说屈辱,不只是对人性进行修复,更重要的是对英雄的渴望与寻觅。对力的顽强崇拜,孳生出作家内心寻觅无望的失落与隐痛。  相似文献   

5.
作家陈玉福的小说创作以"1号"系列作品为代表,属于主流小说创作,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品多取材于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凸显了以男性为主的英雄群像,这些英雄们正邪对立,关系错综复杂,他们围绕权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争夺;女人是男性英雄在情感与权力上的补充体现,同时,女性的自我也极为突出地彰显出来;作家对叙事艺术的追求也可圈可点,在时间和地点方面的安排上颇具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世说新语>成书之前,志人小说中最负盛名的当推东晋裴启的<语林>.此书堪称"魏晋风度"之生动图画.品题之风是裴启<语林>一书的主要内容.从<语林>一书中可以看出人物品藻的内涵演变,东汉时品题标准注重"德行",汉末魏初人物品藻标准注重"英雄"与"才能",魏正始以迄两晋时期品藻标准以审美为目的.以审美为目的的品藻标准体现了魏晋士人的名士风度,对中国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行政权力是公共权力,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权力。行政权力的异化是行政主体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生违背对行政权力预先认定的目标的某种结果和现象。本文分析了行政权力异化的五种表现,进而探究了发生其异化的原因,并特别从监督体制方面提出一些消除行政权力异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家意志的“异化”是统治集团“自私”对社会公共意志的违背,在德育中表现为狭隘的“爱国主义”、抽象的“集体主义”和虚假的“正义”观,从根本上抑制了社会个体道德人格意志的发展。德育也在“异化”了的国家意志中“异化”,强调社会道德意志的一致性以规范社会个体的思想。当今时代的德育应追求道德的个人与道德的社会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悲剧模式的发展,分析该时期有代表的戏剧作品,可以发现,在复仇悲剧中,悲剧英雄们个人意志的共同表现——对权力的过分欲望,以及他们的共同结局——毁灭自身并殃及他人乃至人类。但是,无论悲剧英雄的命运如何,他们试图掌握自己命运的努力毕竟展示了他们敢于向生命的极限挑战的悲壮  相似文献   

10.
尼采是19世纪末德国重要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要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的伟大脊髓,就必须把握尼采权力意志思想的主要内容.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一切可能确定的事物中最基本的事物,认为权力意志是对生成的肯定,生命意志即权力意志,人的一切行为和欲望都是由追求权力意志的本能支配的,他用权力意志取代道德.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尼采伦理道德体系的剖析来审视生命价值学说的历史地位,让生命的存在成为你自己,并且通过"权力意志"来实现生命价值,反对"命令式的道德"以及传统柏拉图主义美丽的伪善;掌握自然赋予给生命的权力意志,激发超越自己的力量,追求生命价值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网络治理模式由网络管控发展到网络共治,体现了由主客二分转向主体间性的逻辑演进过程。网络管控模式的理论根据在于对主客体进行二元预设,并将二者对立错置,技术与权力被异化为主体,个体受到技术异化和权力异化的宰制而沦为客体,并受到来自技术与权力的双重管控。要实现对网络管控模式从主体到模式的全面变革,需要从底层逻辑上重置主客体、重申社会性和重建认同来共同完成对技术异化、权力异化及人和社会异化的纠偏。网络共治模式得以构建依赖开放的权力系统,并将从根本上否定并扭转基于主客体分化导致的异化现象,进而摒除技术理性的统治缺陷,催生出基于主体间性而形成的权力共治主体。多元权力主体通过交往行动、平等参与和对话协商,最终达成基于合作的尊重理解与交往共识,以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实现对技术理性的扬弃,落实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13.
尼采认为,悲剧的神韵在于"权力意志"的客观化以及由其客观化而形成的融日神因素与酒神因素为一体的个别形象的毁灭和由此而唤起的本原生命的回归。如果说"日神-酒神说"的底蕴乃是戴着日神面具歌唱的酒神式咏叹,那么尼采代酒神立言的哲学行动就是披着黑格尔外衣舞蹈的叔本华式狂欢。直面以生命的委颓为主要精神表征的西方近现代文化危机,尼采试图在黑格尔与叔本华的运思张力下寻索生命自救的蹊径。但是,尼采所期待的"权力意志"从一开始就被他拔除了善的根荄,缘此,他那单纯地张扬生命强力的"权力意志"终竟因着缺少"境界"之光的烛照而使人自陷于"命运"的罗网却无从使人获得终极的拯救。  相似文献   

14.
绪论 以魏晋至隋唐为中国"中世纪"的学说,对当时国家权力的分散倾向多有关注,而围绕封建制的议论便是其中之一. 例如,本田济先生分析了盛行于魏晋时期的封建论,认为当时的封建论是期待皇族子弟作为皇室屏藩发挥作用的一种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一时代正朝着带有中世纪性质的和封建(feudal)性质的时期发展."[1]另外,作为沈约《宋书》史论(沈约对南朝宋、齐时期社会政治体制的见解)研究的一部分,川合安先生对沈约的地方政治改革论进行了考察,发现沈约在《宋书》的史论中,对皇帝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加以批判,阐述皇族屏藩皇室的意义,主张有必要给官僚机构更多的权限,并认为"分权主张的历史,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的封建论",进而在对魏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封建论进行分析以后,指出沈约的地方政治改革论,是对魏晋封建论的继承,存在着强烈的分权意向.  相似文献   

15.
公共权力异化矛盾成为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高度的公共权力异化对民主化进程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往往会引发社会危机,从而阻碍民主化进程,而中、低度的公共权力异化对于民主化进程却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分析公共权力异化与民主化的关系,列举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异化侵犯民主权利的现象,阐释其在民主化进程中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08,(9)
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他们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宣传表彰"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事迹,将激励灾区少年儿童在灾难中磨砺意志、在危难中坚韧成长,自强自立,不屈  相似文献   

17.
腐败主要是权力异化的产物。权力异化就是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它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权力异化主要来自于对法律制度的凌驾和践踏。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法制建设,才能遏制权力的异化,进而遏制腐败和逐步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大学专家权力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内部权力运行过程中,政党权力、行政权力与专家权力之间.出现了权力结构的严重失衡.形式上发挥专家权力的专家权力机构由于权力主体的党政官员化,而使得专家权力机构不能真正发挥专家权力的权力影响力.所谓的"专家"像行使行政权力那样行使专家权力,结果难免出现专家权力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校权力形式上都依法获得,本质上则来自教育伦理的内在价值。前者代表了必须通过学校实现的国家的教育意志,后者代表了学校权力的传统渊源。于是,学校权力通常以"教育权力"的迷人外表呈现出来,因而存在着巨大的伦理陷阱。分析学校权力的结构及其治理,是探索当代诸多教育伦理问题解决之道的必要视角。  相似文献   

20.
公权力的异化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权力是国家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一切职能活动的根本前提。如果公权力偏离公共利益这个目标,就是权力异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效防止和控制公权力的异化,使公权力与私权利保持有机的和谐。防止和控制权力异化要做到:理念上自觉厘清公权力的行使边界;对权力实行合理的分工和制衡;完善监督的网络体系建设;对权力的合法性和运行程序进行事前控制;培育市民社会,以权利制约权力;加强阳光政府建设,提高公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发展与重视“第三部门”的作用,柔化行政权力;加强责任制度建设,以责任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