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因诸葛亮而闻名,但据裴松之所注《三国志》及有关资料考证,三国时虽出现多次“空城计”,诸葛亮却并没有设过“空城计”。然而,历史上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空城计”,并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因诸葛亮而闻名,但据裴松之所注《三国志》及有关资料考证,三国时虽出现多次“空城计”,诸葛亮却并没有设过“空城计”。然而,历史上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空城计”,并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播出,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实它只是作者的艺术虚构,而非历史的真实。不过,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确出现过几例“空城计”,然而皆非诸葛亮所设。现摘录几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1948年10月15日,东北解放军攻克锦州,对国民党军的士气予以沉重的打击。为了稳定军心,蒋介石拟命傅作义部偷袭石家庄,并扬言:“共产党要我的东北,我要端他的老窝!”为此,蒋介石亲赴北平同傅作义几次密商。  相似文献   

5.
马广志 《老年教育》2009,(11):16-16
解放战争时期,萧克在半年的时间内,在同一地点、与同一对手,唱了两场“空城计”。1948年5月,傅作义、阎锡山率军4万余人,分进合击,两面央攻,直奔石家庄而来。而我驻守石家庄部队只有一个新兵补充团,战斗力较弱,附近又无主力部队可供调遣,石家庄几乎是一座空城,情况十分危急。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其空城计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其实是诸葛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的补救措施,却充分体现出他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胆略。文章分析了导致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及得以顺利实施的三方面的因素,并指出空城计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等史籍和《三国演义》等小说中有多个汉末三国时或虚或实的“空城计”故事,赵云战汉水、朱桓保濡须、文聘守石阳、陆逊攻襄阳为真实的“空城计”战例或具“空城计”色彩的战事;曹操攻定陶为一场伏击战而非“空城计”.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马谡失街亭后于西城智退司马懿的“空城计”故事,有历史的影子而非历史事实,它可能是赵云于汉水之滨战败曹操之役在传诵过程中的“张冠李戴”,其创作受到街亭之战中王平收拾残局史事的启发和《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空城计”的影响.《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空城计”,既是小说创作艺术的需要,也是社会大众接受意愿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司马懿道:"且住,适才探马报道,西城乃是空城。老夫大兵到此,为何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在城头弄鬼,不要中了他人之计。"当诸葛亮在城头招手:"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司马懿越发认定了"城内定有埋伏兵",发下号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其空城计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其实是诸葛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的补救措施,却充分体现出他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胆略.文章分析了导致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及得以顺利实施的三方面的因素,并指出空城计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洪华 《班主任》2010,(2):49-49
“刘老师,孩子在你班里这么长时间,让你费心了,今晚你在家吗?我和爱人想去看看你。”这是小丽的家长打来的电话。小丽是这学期才转到我班的,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我给她安排了学习很好的同桌,帮她尽快把学习赶上来。小丽家长几次在电话里表达了谢意,三番五次邀请我出去坐坐,我都以教学任务繁重为由婉言谢绝了。这次,家长竟然提出来我家,真是出乎我意料,一时间让我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怎么办呢?家长一定不会空手而来,其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老师,  相似文献   

11.
空城计Ⅱ     
匹诺曹:各位看官,空城计的典故大家可都在《三国演义》里看过啦,说的是猪……诸葛亮坐在空城上摇摇羽扇弹弹琴,就把司马懿的大军给吓跑了。其实事情还没完呢,这不,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又寻仇来啦,这回他们打的可是高科技战争喽!嘘,别打岔,且看——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实施战略决战的1948年,毛泽东巧妙地利用新闻,成功地瓦解了国民党军队对我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西柏坡的偷袭。是近代军事史上利用新闻出奇制胜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唱“空城计”究在马谡失街亭,而起因却在诸葛起用马谡。诸葛亮善知天下事,却拙于知人。正如他自已说的,善用人他不如则备。马谡颇有才气,入蜀后深得诸葛亮的信任,每与谈论军事,常自昼达夜。刘备对此深感忧虑,临终时嘱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仍以谡为参军。既出军祁山,不用旧将,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魏将张邻战于街亭。马谡刚愎自用,又不听裨将王平的劝阻,舍水登山,不下据城,使张邻断其水道大败之。蜀军星散逃跑,唯王平率千人鸣鼓自守,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1,(2):12-13
悦读指南: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尔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豫不定、进退两难,这是为的何情?我左右琴童人两个,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相似文献   

15.
卢尘逸 《初中生》2011,(4):12-13
悦读指南: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尔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豫不定、进  相似文献   

16.
司马懿道:“且住,适才探马报道,西城乃是空城,老夫大兵到此,为何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在城头弄鬼,不要中了他人之计。”当诸葛亮在城头招手.“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司马懿越发认定了“城内定有埋伏兵”,发下号令:“前队改为后队,兵退四十(里)。”并不无得意地“待我说破于他,实城也罢,空城也罢,老夫我拿定主意决不进你西城,告辞了,告辞了”。  相似文献   

17.
故事简介:诸葛亮进驻西城,听说司马懿将乘胜攻取西城,而所部精锐已经全被派出去了,西城空虚。在万分危急中,诸葛亮定空城计,让士兵将城门大开,自己坐在城头,抚琴饮酒来等待司马懿。司马懿带兵到了城下,见状生了怀疑之心,他知道诸葛亮向来谨慎,以为城内一定有伏兵,于是就撤退了。到探明白了又返回,诸葛亮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历史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刘沛 《小学生导读》2011,(11):16-16
“丁零零”,放学铃声响了,松鼠贝贝整理好书包准备回家,小猴淘淘一蹦一跳地来到他的面前说:“见贝,山羊老师要你到他办公室去一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部分作家都用过笔名,更有很多人拥有不止一个笔名。这给现代文学的研究带来了很多问题,往往一篇署有很陌生的作者名字的作品,其实却是属于某位著名作家。也有时候,一个大家看起来都很熟悉的名字,其实不过是另一个人偶然使用了与那个名作家的笔名甚至本名相同的名字。当然,要确定某个名字事实上是哪位作家的笔名,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作家本人还在世,也许还可以请其通过回忆帮助核实一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是作家本人都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用过某个笔名。如果是那些已经逝去的作者,研究者往往更要查找很多资料才能证明某个名字属于某位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