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话与普通话及各方言词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话与普通话及各方言词汇的比较沈文洁一、比较的依据和标准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普通话还是各个方言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词汇。本文据《汉语方言词汇》,将成都话的903条词语与普通话及其他17个方言点的词语逐条进行比较,试图通过比较对照,观察其异同,以...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在北方,历史发展的结果,使北方方言成为汉语诸方言中通行区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从而具备了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汉语普通话)基础方言的资格。同时,其他方言中富有特色的词语也被汉语普通话吸取过来,从而极大地丰...  相似文献   

3.
贺州市公会客家话中有不少风格独特的用词、歇后语等,其中很多词语与普通话或汉语其他方言相比,在构成、读音、使用诸方面有着非常有趣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河北方言从《醒世姻缘传》成书时代沿用下来而现代汉语普通话不使用的若干个近代汉语词语进行了诠释,为近代汉语词语和河北方言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较为详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以1230个词语为例,将梅县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梅县话说法与普通话相同的词语共617个,占总数的50.16%;梅县话说法与普通话不同的词语共613条,占总数的49.84%。也就是说,梅县话与普通话词汇之间,一半左右词语相同,一半左右词语不同。  相似文献   

6.
谈普通话新词语对港台方言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由港台借回的历史词汇、吸收港台特有的词语、吸收与普通话词语同义异形的港台词语三个方面,简略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新词语对港台方言词语的吸收.这些吸收丰富了普通话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有些词语影响了汉语的纯洁.但哪些词语能在普通话词汇中站得住脚,哪些词语是昙花一现,要看能否约定俗成,这要历史来作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山西方言从《醒世姻缘传》成书时代沿用下来而现代汉语普通话不使用的几个近代汉语词语进行了诠释,为近代汉语词语的研究和山西方言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较为详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8.
词语的重叠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构形形态变化,是汉语区别于印欧系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光山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种地域方言.本文主要以光山方言词语的重叠为具体材料,探索其词语重叠的类别、方式和表达的语法意义,提供了汉语词语重叠的一些感性材料,同时也期望对汉语语法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近代汉语在邯郸县方言遗留情况、词语的重叠类型、词缀的情况、词类的用法、主动句和被动句这五个方面叙述了邯郸县方言区别于普通话的特点及用法。  相似文献   

10.
漳州方言也叫“漳州话”、“漳州腔”、“漳州音”,是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的一个大支系。本文以漳州市区话为主体,将漳州话和普通话的词语作简要比较,从构词方式、词的来源、词义范围等方面找出漳州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上的主要差异,进而分析二者各自的词语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占有充分的方言材料的基础上,指出阳泉方言存在着子变韵子变调现象,并系统分析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子尾词与阳泉方言对应词语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12.
调查方言词语对于推广普通话、研究汉语的现状及其历史,都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因此,我就嘉兴地区十个县二十个点(平均每县两个点,城乡各一个)作了初步调查、整理出了《嘉兴地区方言词语(初编)》一稿,这份材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便于印刷,对于所搜集的方言词语都选用了同音或近音的汉字作记录,文中不再一一注明.在记述上如有错误和缺漏,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江湖话”是一种特殊的的社会方言,不仅具有方言的一般性质,尤其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旧时代的“江湖”艺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群体,因此而形成的“江湖话”也具有非常特殊的社会属性。成都“江湖话”词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词语系统。对这些词语的解读,不仅是为了探讨它们同现代汉语普通话词语之间的联系,更是为了有助于人们了解蜀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方言词的界定,方言特征词以及普通话对方言词吸收的原则三个方面,论述了方言词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把方言词界定为通行于某一方言地区,能反映出该地区特色的词语,并区分了方言核心词和方言特征词,特别强调了方言特征词研究的价值,最后概括了普通话对方言词吸收的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词语的重叠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一种常见的语法手段。石陂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式与普通话的形容词重叠式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主要从结构形式、语法功能和表义特征三个方面来描写石陂方言单音形容词和双音形容词的6种重叠形式,为汉语形态学提供富有特色的闽北方言材料。  相似文献   

16.
《湘南学院学报》2020,(1):76-81
利用能够反映"态度的ABC模型"中三个语言态度成分的11个语言特征,考察泰国北部华人对泰语、汉语方言和汉语普通话的态度。总体来看,泰北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最为积极,对汉语方言的态度最为消极。泰北华人的语言态度受教育媒介语的影响最大:接受单语教育的泰北华人对汉语方言的态度较为消极,汉语普通话不作为教育媒介语的泰北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较为消极,可见接触、学习和使用汉语普通话有利于泰国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收录忻州方言副词80条,其中,有些在普通话中有对应的词语,有些是忻州方言所专有.  相似文献   

18.
山东沂水方言的程度副词非常丰富,除了部分与普通话形式相同的词语外,尚有大量沂水方言特有的副词。表示程度极高的后附加式副词"杀"至今仍在沂水方言中使用,而没有如普通话那样被"死"所替代。沂水方言"杀"的用法属上古、中古汉语的遗留。  相似文献   

19.
对一个方言点的语音研究,除了对其语音现实进行描写,对其声韵调进行研究,寻找它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用以推广普通话、促进语音规范化之外,对该方言点的语音同古音进行比较研究,寻找该方言与古音的对应规律,既可以帮助认识该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又可为汉语语音发展史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甚至可以从中发现某些线索,为普通语音学的理论建设带来促进.这里就我长期以来研究的偃师方言的声母与中古音声母作些比较,以期帮助认识今天偃师方言声母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蒋静 《现代语文》2015,(1):78-80
主要从四川方言后缀“子”的构词、语法、感情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举例分析讨论了四川方言中后缀“子”的用法及其在方言词语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并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在构词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四川方言后缀“子”所具有的几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