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保兴 《中国索引》2009,7(3):18-21
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西方索引。1642年,葡萄牙人阳玛诺《圣经直解》中的《圣经直解杂事之目录》,开创了中文书后索引之先河。后在两百多年中,西方索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启蒙期,直至20世纪20年代这一局面才被彻底打破。考察西方索引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了解其中不被我们熟知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我们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现代索引史,探索和建设科学的中国索引史之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田凯 《中国博物馆》2022,(6):28-32+127
人类的物质收藏形成了博物馆。博物馆承载着广泛的文化体系,履行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博物馆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关照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阐明历史的创造力、激发当代的创造力,具有变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与文化的传递、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传递是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读。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从一部分人群到另一部分人群、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流动。文化的传递、传播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得以积累、交流,并不断创新、日益丰富的基础。文化的传递、传播同时也是人对文化的一种分配和享受,是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互动,对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一方面作为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场所,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文化传播机构。博物馆传播是其生命与成长之所系,不论它的藏品有多么珍奇丰硕,学术研究有多么高深广阔,假若传播不善,那么充其量只是一个拥有奇珍异宝的收藏所,如同死物,意义甚微。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博物馆与传播的关系、博物馆信息传播的含义、特点,和加强博物馆传播的途径、效果、过程的研究,来探讨如何改善博物传播,并促进博物馆的效益,密切与大众的联系,扩大自身影响,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一个传播文化、储存与开发信息的场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苏东海 《中国博物馆》2006,(3):27-27,83
一、生态博物馆的三个思想来源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是博物馆中的一种新思想,是独立于传统博物馆之外的一种崭新的思想。这种新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我认为它有三个思想来源:第一,对传统博物馆的批判。二次大战后,博物馆发展很快,传统博物馆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7.
8.
为厘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的长城主题博物馆建设及其长城文化传播现状与关键问题,调研团队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实地考察了宁夏、陕西、山西等区域长城沿线的134家博物馆。调研发现,截至2023年底建成与未建成的长城主题博物馆共100家,呈现数量显著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传播主体多元等良好趋势,但存在建设空间分布不均衡、内涵挖掘不足、整体形象展示不全等问题。亟须构建协同传播平台与体系,统一整体形象标识与资源整体命名规范,优化传播理念与模式,加强博物馆社会传播服务能力建设与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的博物馆门类,日益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高校博物馆面向公众,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进而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凸显其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将是提升自身专业品质和社会影响力的根本所在。本文在梳理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服务潜力的基础上,对如何提升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网与手机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方式和空间,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博物馆将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如何利用新媒体以提升博物馆信息传播能力?本文将从新媒体、博物馆信息传播等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介绍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下的博物馆信息传播基本特征,探讨新媒体可能对博物馆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使命是博物馆对其存在理由的解释,是博物馆实践操作层面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导,对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实现科学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博物馆存在“使命宣言真空”的困境,更遑论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基于使命宣言的科学传播。在博物馆使命宣言撰写、围绕使命的科学传播与使命反思重塑方面,国外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已积累大量经验。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在使命宣言构建中的基本要素与撰写流程、围绕使命宣言的业务活动展开与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长期作为展现文化的窗口,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承担的职能会有差异,随着科技进步带动传播大环境的改变,相应的其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视域下,博物馆在传播路径上的转变以及部分创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从远古的图腾、火光、敲鼓、舞蹈、语言和文字,逐渐演变为现代化的手机、计算机、多媒体等高科技传播途径,人类阅读方式的转变使其重新进入“读图时代”,这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更为直接的、海量的信息传播方式。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媒介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博物馆作为研究、收藏、陈列和展示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也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之一。本文将从博物馆视角来探讨信息的视觉传播,浅析在视觉文化下博物馆视觉传播的新模式以及视觉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本土特色的城市复兴,即结合地方文化遗产资源特点、各城市历史基础和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地方城镇。博物馆因其具备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复兴的使命被纳入了我国城市复兴的进程中。对城市而言,是如何利用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促进城市复兴的问题;对博物馆而言,则面临着展陈传播、产品传播和旅游传播方面的策略优化和服务功能的拓展,以期实现文化复兴从而服务于我国本土化的城市复兴。  相似文献   

15.
16.
在信息时代的社会环境中,数字展示及新媒体对于博物馆来说是如虎添翼。如何利用利用数字展示及新媒体传播,是我们不能不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毕若雪 《新闻前哨》2022,(18):42-44
融媒纵深发展背景下,构建文化品牌、塑造文化现象已成为提升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道路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而红色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红色博物馆品牌传播相结合,分析武汉红色博物馆品牌传播现状和问题,以期提出为武汉红色博物馆品牌传播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开始时,1905年中国引进西方博物馆化,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从西方引进生态博物馆思想,1995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博物馆是一种进步的化形态,它总是为社会的进步所需要。  相似文献   

19.
程乐 《今传媒》2012,(9):73-75
通过对人类传播形态发展史和传播与个人及社会发展两面性关系的简要分析,从博物馆学和传播学角度阐释了设立传播博物馆的必要性以及对文化、教育、科研的积极意义。初步汇总了人类传播活动在陕西境内发展历史遗存的特点,结合有关文化发展政策和部分有文物价值物品的现状以及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提出了在陕西西安建设传播博物馆的优势、紧迫性和创新意义。并初步探讨了传播博物馆设立的宗旨、主题、藏品来源及分类方式和具体经营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