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纲挈领,抓住主旨从课堂教学过程看,学生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定向地在课堂内进行阅读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通过无声或有声地诵读、感知、领悟语言材料,进行积极的心理思维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梳理,进而达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理清结构、领悟方法、积累语言等阅读目的。科学教材每一课都分几个标题,这些标题相当于  相似文献   

2.
英语阅读已成为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据主导作用。但由于这个模块下的阅读材料多,词汇量大,导致教师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时无从下手。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教学模式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大多遵循一个过程进行阅读教学,即让学生学单词一讲解课文一语言课堂练习和讲解一根据课文回答问题一朗读、背诵课文一题目拓展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远远达不到通过阅读就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找到课文的主旨、抓到关键点,导致教师讲解时,学生却在一段一句地寻找知识点。  相似文献   

3.
凌宏军 《广西教育》2014,(45):96-96
正古诗词语言精练,想象丰富新奇,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课文,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教师教给学生领悟古诗词意境美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把握古诗词的主旨,提高鉴赏能力。一、寻找关键词,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古诗词的写作讲究斟字酌句,以求达到一字而境界全出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  相似文献   

4.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白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其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主旨大意,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得人。第一步:话题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第二步:总结文章主旨和段意,培养阅读能力。第三步:学习阅读技巧,训练阅读技能第四步:掌握文章脉络,深层次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扫除阅读障碍,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那么,我们该怎样理清文章的思路呢?可以从文章的标题线索、过渡照应等方面入手。一、看标题理思路标题被誉为文章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教师如果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把握和自身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以得到整合和深化.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学生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在自读感知阶段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8.
课文插图是文本的第二语言,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课文插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理解文本的语言,领悟文本内涵,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研读"课文插图",开发插图中蕴藏的宝藏。  相似文献   

9.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唐昌芬 《新疆教育》2012,(16):239-239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大多数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知识积累、锻炼读写能力的关键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来看,我谈以下认识。一、从“悟读”中引导提高学生的认知力“悟读”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领悟、品味课文内容。有学生个人对课文主旨的直观认识和判断,故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小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是直观思维活跃,对表象易于学习、扑捉、理解,缺乏对课文深层内涵的寻找,即“领悟”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左小玲 《江西教育》2003,(15):28-28
一、读前预测法: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用下列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1.Whatdoyouthinkthispassageismainlyaboutaccordingtothetitleandthepicture?2.Whatwouldyouliketoknowaboutfromthispassage?二、读中巧问法:在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我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  相似文献   

13.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依托,进行阅读方法、技巧的传授。然后,以选编的专题材料为手段,去实践教师课上传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考中所要求的阅读能力一般包括:概括总结能力、寻找细节能力、猜词能力、推断能力。 一、概括总结的能力 在试卷上的主要体现就是找文章的主旨、大意,或是文章的标题。通常在教学中,让学生用skimming的阅读技巧去通读全文,然后再分段并总结各段的主旨、大意,并把它  相似文献   

14.
所谓“变换法”,是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阅读课文的中心,明确阅读目标,抓住阅读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变换课文中的某些内容,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辨题的一种导读方法。“变换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变换课文的标题、词语、句子、语段、情节顺序、人称、文章的结构、主旨和体裁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仅以变换课文题目、词语为例,谈谈“变换法”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什么》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二类课文)。其难点是学生对课文的中心不易理解。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突破这个难点呢?我们以为从标题着眼、从结构入手,是一个好办法。 从标题着眼、从结构入手,即抓住标题所提示的文章的中心,按照课文的段落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去理解。教师只要教给方法,就可以“半扶半放”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课文标题内涵丰富。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思想内涵、语言特色等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明白文章标题的重要价值,有利于学生在作文时更好地推敲标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勾点圈画和批注,通读课文时圈画批注,扫清阅读障碍,精读课文时圈画批注,理解课文内容,品读课文时圈画批注,领悟语言规律。老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学法的指导目标,做到讲授知识与学法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学法,同时阅读教学应抓住特点,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规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庄肖艳 《考试周刊》2012,(39):102-103
本文论述了初中英语课文教学进行整体阅读的必要性,最终达到对课文结构、内涵和外延整体理解的效果.使学生学到丰富的语言知识,领悟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广大教师探索出的推知法,确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阅读方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教师抓住课文的一部分,甚至一点,提出关于理解全篇思路和中心思想的同题,答案需在文中推求却不在文中,这就迫使学生认真读书,还要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索、推知,得出预见。引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推知预见呢? (一)从标题入手标题能揭示或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把标题当做阅读航标来探索。如《火烧赤壁》,在补充了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课,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中占用课时最多的一种课型,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读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掌握词汇、理解句子、欣赏片段、领悟文旨,逐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