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8日,在2012年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国家文物局在南宁组织召开“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专家及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负责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建立博物馆免费开放长效机制、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进行研讨,总结和交流各地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并作会议主旨报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以及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南宁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湘博 《中国博物馆》2011,(1):121-123
8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和美国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和湖南省博物馆承办的"中美博物馆国家标准及最佳做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和来自全国40余家博物馆及相关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社区进行了研究。1999年1月,在毕德卡(Bedekar)教授的领导下,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成了考莱社区博物馆(Korlai Community Museum)。此生态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公认,也是至今印度仅有的一个生态博物馆。今天,有一些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策划和创建之中,特别是在印度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博物馆》2013,(3):127-127
2013年6月14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暨博物馆藏品登记著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届年会以“加强登记著录理论建设,推进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为主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马自树、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宁家骏、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游庆桥,以及各大博物馆(院)、美术馆负责登记著录工作的领导和专家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四十年前的1971年,"生态博物馆"(Ecomuseum)一词诞生于法国,数年后法国人开始了生态博物馆实践。四十年来,生态博物馆这种特殊类型的博物馆遍布五大洲多个国家并在上世纪90年代间被引进到中国。国际"生态博物馆现象"(或"生态博物馆运动")肇始于欧洲,离不开其特定的社会土壤和业界环境,可以说是欧洲传统博物馆反思其社会职能的产物和推动传统博物馆变革的一种创新性努力。它的核心理念为不少人接受缘于其"以社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整体遗产概念的意识和认知、对社区公共记忆的动态维护、对原地原貌文化的信息链接以及世俗化方法论下的民主参与机制等非传统博物馆要素的引入。需要强调的是,哪怕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乃至方法具有共性,不同国家、不同条件下的生态博物馆实践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性和复杂性。生态博物馆力图在博物馆哲学和方法论上为传统博物馆带来改变,的确对博物馆专业领域具有挑战性。诸如,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 Henri Riviere)式生态博物馆的现实挑战、生态博物馆名称运用中的国际差异性、运行中的专业性与平民性的关系、社区角色的理想性和有限性等等,都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然而,如果人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和认识国际生态博物馆,更多聚焦于它的基本理念而非时髦的头衔、其实践的过程而非构想的结果的话,就会对国际生态博物馆现象持以更加包容而又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博物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张白纸,只是到了1995年初经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苏东海先生的引见,才使得国际著名的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不远万里来到贵州。在以苏东海先生和杰斯特龙先生为首的中挪博物馆学家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实地的考察,制定了在中国贵州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报告,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政府决定,在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社区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筹划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第一阶段中,对在苗族地区建生态博物馆的问题在贵州也有争论,甚至有持否定意见者,对于一种新的理论和概念的引进,有争论、有否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社区博物馆和后现代主义都产生或发展于反传统、反现代文明的20世纪6、70年代,社区博物馆的不少特征或多或少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社区博物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生态博物馆、整体博物馆、部落博物馆等在不同的语境下也被视为社区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区博物馆,西方的社区博物馆将视野投向了历史文化与空间合二为一的社会体文化和亚文化。中国具有发展社区博物馆的文化土壤,整合古代会馆和宗族祠堂文化,以全新的社区博物馆理念,在具有较高文化自觉度、文化较为丰厚、文化空间纵深足以支持其化解各种外来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村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博物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出版与印刷》2018,(2):27-27
近日,全国印刷博物馆展示联盟成立仪式暨中国古代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王岩镔、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司副调研员焦丽丹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江西、甘肃、福建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6家相关印刷博物馆、展示馆的馆长及负责人参加展示联盟成立仪式。会议由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主持。  相似文献   

9.
正尊敬的雒树刚部长,各位馆长、各位专家、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阳春三月,春和景明,全国文博同仁群贤毕至,齐聚北京,共谋博物馆改革创新大计、共商团结合作大事、共创发展提升大局,处处洋溢着新时代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欣慰,催人奋进。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文物局,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实现一体化,不仅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博物馆与学校同是教育机构。1979年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着重指出,“博物馆通过蒐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所以说,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职能,博物馆主要是一所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11.
一、博物馆科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博物馆科学研究的范围较为广泛,研究内容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也比较多。在1979年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1991年3月28日至4月1日,国家文物局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化厅(局)、文物局、文管会的负责同志和各地博物馆馆长,共八十四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马自树同志主持了座谈会。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廖井丹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在闭幕式上讲了话。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给座谈会写了信。他们在讲话和致信中对这次座谈会和当前的博物馆工作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博物馆》2009,(1):13-13
为推动全国博物馆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时代要求,更好地适应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新形势,不断提高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水平,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文物局日前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局)、文管会下达《关于开展第八届(2007~200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工作的通知》(文物博函(20093648号),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2011年的工作,推动下一步工作的深入开展,由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主办、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承办的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5月17日至19日在深圳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近8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钱币(银行)博物馆与文化传承”的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并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和成果展示。会议增补王纪洁和杨君为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社区博物馆初建阶段,社区教育模式的建立完善过程。首先,为帮助读者理解生态博物馆方法,提出了一个哲学历史框架。其次,讨论了特球情况下该方法的应用。在这一部分中先介绍的是亚克钦印第安社区寻求新机构的来胧去脉,描述了以研究博物馆、档案馆的性质结构为目的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进程,并论及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继而肯定生态博物馆到目前为止的成果,强调指出使该计划成功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博物馆新形态,起源于法国,被称作是"后工业社会的文化产业"。在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有十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博物馆协会推动与指导下的一种博物馆建设新实践,主要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进入21世纪,这个新型的博物馆在东部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浙江安吉县、安徽西递宏村、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等相继建成一批新的生态博物馆。笔者在系统梳理生态博物馆基本概念、理念的基础上,从一个新角度即"博物馆作为一面镜子"的分析视角,对生态博物馆十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三点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全国各类博物馆,重视对社建文物的征集和收藏工作。国家文物局在2000年,召开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在会上,针对全国博物馆征集收藏中对"反映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文物普遍收藏较少的现状"。国家文物局提醒全国各博物馆重视征集收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实物的收藏。  相似文献   

18.
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朝相 《中国博物馆》2002,(4):62-63,79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自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馆以来,十分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遗产抢救采取了文物行政、文博专家和生态博物馆社区村民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文物行政的任务是组织和制定遗产保护的工作计划以及相关的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19.
免费开放后 博物馆如何加强观众接待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008年1月23日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至今已有时日。据国家文物局介绍,截至2008年7月,全国各地免费开放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达六百余家。并且,有消息说到2009年还将六百多座博物馆加入到免费开放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专家点评: 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目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中央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由中央财政负担,列入免费开放名单的地方所属博物馆由中央财政负担,运转经费增量由中央财政分别按照东部20%、中部60%和西部80%的比例进行补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