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初步建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是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重点任务之一。热带西太平洋环流系统深刻影响着暖池、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东亚季风的发展,对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随着2015年15套深海潜标及数据的成功回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的初步建成,我国科学家获得了热带西太平洋代表性海域连续一年涵盖海洋上层和中深层水体的温度、盐度和洋流等观测数据,这是世界上首次在这一地区获取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的定点连续数据,填补了国际上对该海域中深层环流大规模同步观测的空白,为我国大洋观测网的建设和运行积累了宝贵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该网络将会为我国大洋环流及其对我国气候效应的研究探索提供持续的数据支撑,将提高我国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概况 (一)专项立项背景及总体目标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海洋管理部门针对我国近海海域综合调查程度和基本状况认识度比较低的情况,提出了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的建议,并于2003年9月获得立项批准,专项名称“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简称908专项。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5年,也是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5年,而国家重大专项“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也在其间全面实施并即将收官。专项的实施,旨在摸清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资源的总体情况,了解我国近海海洋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国家宏观决策、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管理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在这其中,上海市908专项为有效服务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带动了海洋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极大地提升了海洋系统的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4.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海洋技术与装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深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以科学需求为导向,追踪国际前沿,立足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现状,提出研制科学应用目标明确的深海探测与作业装备,形成具备利用自主式观测系统、连续观测与作业系统以及新型海洋传感器及采样设备开展综合性海洋探测与作业的能力。专项执行4年的时间,深海技术装备面向专项科学目标,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我国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12,(16):40-41
《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发布 共两万八千种生物 7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的重要成果——《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该图册基本摸清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家底”,共收录我国海域海洋生物59门类28000余种。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海洋物种数约占全球已知海洋物种数的13%。《中国区域海洋学》和《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编纂。  相似文献   

6.
<正>8月22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科学研讨会在山东泰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陈大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副市长成丽参加活动。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办,会议为期3天,主题为"中国近海及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围绕中国近海及西太平洋等海域的海洋科学问题进行研讨,包括两岸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物理、海洋地质、深海大洋以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关注近海的研究与开发,忽略了对深海大洋的探测与研究,导致我国海洋科技的支撑能力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因此,走向深海大洋,提高探索和认知海洋的能力,是开发利用海洋和综合管控海洋的基础和保障,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首要任务。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最大挑战在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拥有全球最复杂的环流系统,是暖池的中心区域,是黑潮(一支高温、高盐的西边界流)的发源地。西太平洋拥有全球最深的海域,海底地质过程活跃,海底环境复杂,有丰富的海山和热液系统。另外,西太平洋还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学王颖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专长于从海洋动力、地质地貌与沉积多学科结合的途径研究海岸海洋的成因特点、变化趋势与开发利用. 为了适应发展海洋经济、卫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需求,王颖院士在20世纪70年代"海洋地理"、80年代"全国海岸带及海涂综合调查"及《中国海洋志》等专著基础上,吸纳近20多年,特别是"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深入系统的海洋科学成果,采各家之长,汇集相关专家,组织编写了《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地貌学》.全书5篇,以海域区分:渤海与黄海海洋地貌,东海海洋地貌,南海海洋地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海洋地貌及灾害.全书111.2万字,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变化明显,并已威胁到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国家“908”专项的支持下,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蔡椿硕研究员主持了题为“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的科研项目,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和评估,提出了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的若干适应性对策措施,以期维护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在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关键核心科技问题的突破,其组织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系统工程。以中国科学院在海洋领域启动的首个A类战略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为例,梳理总结专项组织管理的特点,并从建立科学组织体系、探索创新运行机制、构建高效管理机制、创造良好支撑条件并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阐述专项管理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思考与建议,旨在为其他重大专项的管理实施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我国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不断深化,由投放人工鱼礁和放流资源生物,逐步过渡为改善海域环境和养护渔业资源。如今海洋牧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完成6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但如何实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理念现代化、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4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针对我国温带和热带海域特点,基于陆海统筹蓝色粮仓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海洋牧场与集约化精准养殖场、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离岸深水智慧渔场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期为现有温带海域海洋牧场升级和热带海域海洋牧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建设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技术、海洋生态等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是中科院创新三期资源与海洋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中科院在创新三期部署建设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重点对我国东海、黄海、南海北部海域进行长期定点综合观测。该网络是中科院五大基础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在建的黄海站、东海站、西沙站、南沙站、现有的3个国家近海生态环境监测站以及中科院开放航次断面组成,实现点、线、面结合,空间、水面、水体、海底一体化的多要素同步观测,同时兼有全面调查与专项研究功能,将为海洋科学研究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说起“数字海洋”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石绥祥。他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数字海洋”的推动者、研究者、拥护者与实践者。1998年,随着“数字地球”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理念的提出,中国的海洋科学家们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我国海洋的信息化发展。1999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科学家首次提出建设中国“数字海洋”的思想。石绥祥研究员深刻意识到,未来海洋信息化工作是“数字海洋”的时代。从此,他坚定地踏上了“数字海洋”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历经4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数字海洋”理论与关键技术的阶段性成果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2003年,我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作为国家908专项三个项目之一,首次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展现在无数海洋人期盼的眼神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提高海洋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建设全国海洋观测网是一个海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海洋观测网的建设可以为发展海洋经济、海洋防灾减灾、创新海洋科技、维护海洋权益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很好的帮助,而海洋浮标网建设与管理是全国海洋观测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提升海洋浮标网运行效率及其信息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浮标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东海站”)围绕我国东海海域重要流系和复杂海洋现象研究、台风预警预报、海洋权益维护及保障等需求,组建了科学合理的东海浮标观测网络。东海站的主要成果体现在:积累了10余年的连续实时观测数据,有效揭示了区域海洋环境长期演化过程;建立了台风实时观测数据库,有效改善了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性;验证了国际风速模式和流场模式在我国近海区域的适用性;阐释了东海海洋环境季节变化特点,提高了灾害性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危害的预报能力;研发了我国首套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开拓了智能观测在海洋剖面观测领域的应用示范。东海站始终坚持综合性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举,立足我国近海环境演变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的前期基础,面向我国近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透明海洋计划等国家重大需求及物理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前沿问题,东海站开展了系统的长序列定点连续实时观测、试验研究和科普示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孙晓霞  孙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2):1458-1466
中国科学院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基于长期观测与系统研究,揭示了中国近海关键种——中华哲水蚤的度夏机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浮游动物功能群概念;阐明了全球变化影响下胶州湾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过程与机制;揭示了中国近海水母灾害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揭示了黄海绿潮成因,提出了黄海绿潮规模的预测思路和方法,形成系统化的防控应对策略;揭示了我国近海海水与关键海洋生物体内微塑料特征;研发了近海生态系统健康与承载力评估系统。相关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南极冰下湖、极区中高层大气以及快速减少的北极海冰是极地科学的三个前沿领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的支持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14家单位,围绕"海洋环境立体观测/监测新技术研究与核心装备国产化"专项目标,组织开展了"极地环境观测/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研究(项目编号:2016YFC1400300),突破极区大气钠层全昼夜温度与风场激光雷达探测、南极冰下湖无污染自动钻进返回及湖水采样以及海-冰-气相互作用长期无人值守观测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适合极区极端环境与条件的极区大气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南极冰下湖无污染钻进采样与观测系统、北极海-冰-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等三项关键探测技术系统(图1),大幅提升了我国极地极端环境观测/探测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为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和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了关键技术与装备,为我国在极区大气、南极冰盖/冰下湖、北极海冰/海洋以及全球变化前沿研究领域取得科学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福建及近海地震分布特征、福建及近海地质构造情况和我国及福建海洋地震观测网现状等方面探讨福建海洋地震观测网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海斗深渊已逐渐成为国际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的前沿阵地和研究热点。"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设立旨在推动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引领世界深渊科学研究,建立我国深渊生物学、深渊生态学和深渊地学等海斗深渊学科体系;满足和支撑国家海洋探测高技术需求,建立支撑我国深渊科学研究及技术攻关的技术体系。文章介绍了专项立项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组织管理架构及近期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海底观测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底观测网是人类观测海洋的新型平台,可实现海洋由海底到海面的全天候、原位、长期、连续、实时、高分辨率和高精度观测,对海洋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各国凭借在海洋领域的先发优势,纷纷投入巨资构建海底观测网并成功运行。在现代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海底光纤电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推动下,海底观测网呈现综合性立体观测、数据深度发掘、多种观测计划综合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