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颖 《天津教育》2022,(16):8-11
<正>韩女士的儿子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暑假之后就要上小学了,她最近特别焦虑:“这段时间家长们在微信群里天天都在聊要提前给孩子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以便适应小学生活。需要这么做吗?我拿不定主意,要是人家孩子都学了,我儿子不提前学,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到底怎么办才好?”随着小学一年级入学临近,像韩女士这样焦虑、纠结的家长不在少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热点问题,因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所以太多家长紧张、焦虑。在采访中,  相似文献   

2.
在线教学引发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各年级家长的教育焦虑都处于较高水平,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结果比较关注,表现出易发火、易疲劳等特点。各年级家长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水平最高。随着孩子年级上升,家长的焦虑水平逐渐下降,但六年级家长的焦虑水平又再次上升,因此小学阶段家长教育焦虑存在显著的“涟漪效应”与“心理台风眼效应”。回归分析显示,孩子年龄较小、不能陪伴孩子、经常与他人作比较、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佳的家长的教育焦虑程度显著更高。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颁布后,家长教育焦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但部分家长仍感焦虑,主要表现为学业焦虑、家教焦虑与分流焦虑。追根溯源,家长教育焦虑主要受家长自身与家校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双减”背景下家长教育焦虑的化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素养与能力;促进家校合作,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实现减负不减质;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龙敏飞 《山东教育》2014,(7):124-124
进入三四月份,全国家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都开始焦虑起来:孩子面临升学选择。为了选择一所优质初中,家长们拼娃,孩子们拼爹。在家长们这种普遍性焦虑中,小升初变成一个全国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下家长教育焦虑的发生方式存在个体差异性,通过访谈对政策了解程度、学历背景不同的家长,可以从中窥探其在“双减”政策冲击下衍生的焦虑,进而深入剖析其教育焦虑的发生方式。研究发现,家长教育焦虑可以分为原生性教育焦虑和继生性教育焦虑。原生性教育焦虑根植于家长教育经历、经验背景与过往教育实践,在“双减”政策实施下得以显现。继生性教育焦虑与政策执行相伴而生且反映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未来应立足具体,通过回应目标群体的利益诉求、凝聚多方共识等最大化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但因获取优质教育资源途径的减少而引发的教育焦虑问题日益突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AHP-EWM法计算家长的教育焦虑得分,再根据家长特征和家长教育焦虑得分运用决策树进行分类讨论。五类家长普遍焦虑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对“双减”政策的理解,但他们的教育焦虑来源侧重不同,主要与其所处社会阶层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有关。研究对理清和纾解“双减”政策下不同类型家长的教育焦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霞 《生活教育》2013,(10):119-122
新学年开学初,应南京某幼儿园的邀请,给全园的家长们做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家长们邀请我加入他们的QQ群,以方便交流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家长们提问非常踊跃,我发现大约有80%都来自托班的孩子家长,主要集中在孩子不适应幼儿园新环境的相关问题上。碰巧,那日的晚间新闻里也在报道儿童医院里多了很多新入园的小病号,多是因为心理上抗拒去幼儿园,由分离焦虑引发的身体疾病。由此看出,新生入学,尤其是幼儿园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正困扰着很多适龄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  相似文献   

8.
颜世璎 《山东教育》2005,(29):62-63
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也感觉到孩子越来越难教。如果有这样的感觉.家长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已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出台带来了家长教育焦虑的复杂化。通过幼小衔接的视角分析可知,教育系统自身存在衔接中的真空地带是导致家长出现教育焦虑的重要原因。这表明单纯限制资本的介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要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不能将改革的成败寄希望于家长的转变,必须以整体的思维推动学校自身的改革,在明确“幼儿园小学化”所指的基础上,推动小学低年级教学方式的幼儿园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社会场域理论为基础比较“双减”背景下家长和学生教育焦虑的感知变化,采用半结构访谈对32对家长与学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双减”政策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少家长家庭教育投入,但家长的教育焦虑来源发生变化,甚至有家长感到更焦虑。家长和学生教育焦虑交织的主要根源是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需要政府为教育优质资源分配建立科学、公平的机制,需要学校与社会、家长协同合作,推进政策施行,从而减轻教育焦虑。  相似文献   

11.
陆云 《江苏教育》2023,(10):11-14
本研究对江苏省苏州市137383名家长的家庭教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超半数的家长处于教育焦虑状态,高年级、学业水平较低、就读民办学校、走读、非本市户口的学生家长和单亲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历程度较低的家长群体更容易产生教育焦虑。教育焦虑会导致家长教育“内卷”行为,影响亲子关系,阻碍学生学业进步和心理发展。家长教育焦虑受教育政策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学业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基于上述发现,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长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有这样那样的焦虑,对于这一点,崔玉涛大夫认为,大部分的焦虑是来自于家长对孩子生长发育没有目标,所以孩子长得再好,家长也觉得不够。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崔大夫给了个科学而简单的方法,就是给孩子画生长曲线,这样,就从将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变成了孩子自己跟自己比,动态地比,发展地比,这样家长的焦虑就能减轻很多。  相似文献   

13.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长们往往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总盼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第一。然而,第一只有一个,当孩子的成绩与家长的预期有差距时,家长们就感到很失望,并且认为这是自己教育孩子的失败。教育专家认为,这样的家长其实陷入了误区。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通  相似文献   

14.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人们的目光。许多老师和家长就闹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诲,却还有相当数量不愿学习的学生?为什么家长们含辛茹苦的供养,培育的孩子却那样自私任性?此情此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教育——你怎么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双减"成为家长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其主要源于焦虑和期待,焦虑的是新政之下孩子们如何培优补短,期待的是学校能否实现减负增效。当然,家长和学生因为家庭背景、现实状况、需求层次各有不同,对落实政策的反映诉求、意见建议也迥然不同。作为区域教育管理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家长教育焦虑已成为不容小觑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的效果。目前,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并未让家长教育焦虑得到实质性缓解,究其根本,教育生态失衡、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知受限、学校育人水平参差不齐都是家长产生教育焦虑的主要成因。通过环境熏陶、机构指导、学校深耕等策略,重塑教育生态结构,回归教书育人本质,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缓解家长教育焦虑,推动“双减”政策卓有成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话题。依托浙江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21年采集的全省质量监测数据,重点探讨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对小学生的学习品质与体验和对家长家庭教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长在教育子女中产生焦虑情绪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的教育焦虑对孩子的学习品质存在消极影响,特别是在孩子数学学科的学习上表现更明显,但适度的焦虑在教养方式好和教育卷入较高的家庭环境下同样可取得较好的成效;越焦虑的家长越有可能注意不到维持良好教养方式与实施合理有效的教育卷入的重要性;教养方式在对促进孩子取得更高的学业水平与提升学习体验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岁孩子学钢琴,幼儿园孩子学英语,小学生学奥数……一道道无形的"起跑线",困住了许多家长,也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中国父母普遍"焦虑"当下,一种病症正在广大中国家长中蔓延,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将这种病症描述为"集体焦虑症"。家长"焦虑"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变快了。我们看到,每到周末,家长们就陪着孩子"转战"于各类兴  相似文献   

19.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长们往往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总盼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第一.然而,第一只有一个,当孩子的成绩与家长的预期有差距时,家长们就感到很失望,并且认为这是自己教育孩子的失败.教育专家认为,这样的家长其实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以1 039 155名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考察在线学习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在家长投入与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在控制家长文化程度后,家长教育焦虑正向影响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同时会“遮掩”家长投入与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间的关系;(2)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长群体中,家长投入对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影响受到家长教育焦虑的中介效应作用;(3)高中生家长投入对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不产生影响,而家长焦虑在其中呈现遮掩效应;(4)家长投入的不同维度对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中介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学习背景下,在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长群体中,家长的高投入有益于子女学业倦怠症状的缓解;而高中生家长教育焦虑的“遮掩”效应表明了高中生家长更需要通过缓解自身的教育焦虑来帮助子女克服在线学习学业倦怠问题;不同学段学生所需要家长投入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