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玉宇 《学语文》2013,(2):48-49
"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身其间,斯真天下之至乐也。"这是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话。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也说:"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曲折"可以使文章婉曲曼妙,可以使文章跌宕生姿,  相似文献   

2.
李文朋 《考试周刊》2012,(87):35-35
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关注差异,使其主动参与;点拔有方,曲折生姿。让学生在“乐”中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真正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3.
贵曲“曲”是文艺创作的特征之一,一切有成就的文学艺术家在创作中都力避平直、板滞,而着力在曲折翻腾上下工夫。古代诗人、文论家有着许多这方面的论述:“文章贵曲折斡旋”、“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贵曲者,文也。”(袁枚《随园诗话》),“文章要有曲折,不可作直头布袋”。(王遗山),“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黄山谷),“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司空图在《诗品》的《委曲》一则中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西汉大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运笔迂回陡转,反复铺陈蓄势,行文对比鲜明,跌宕起伏,有效地克服了议论文的呆板枯燥,收到了说理透辟、形象生动、令人折服的艺术效果;而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的写作特点,与《过秦论...  相似文献   

5.
开栏语:同样的布料,如果剪裁得当,款式新颖,衣服成品就会招人喜爱;同样的材料,如果布局精巧,参差有致,文章必然会抢人眼球,夺得高分。“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构思中考作文之时,考生不妨化直为曲,运用悬念、抑扬、误会、对比、倒叙、突转等方法来优化结构,强健“骨骼”,收“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之妙。唯此,我们的作文才会曲折生姿,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6.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短至绝句,亦未尝无尺水兴波之法。”其实,学生作文也是一样道理,文似看山不喜平嘛。而要达到这一境界,掌握“尺水兴波”构思法较有必要。这种构思法能产生曲折生姿的变化美,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一家美国杂志曾以3000美元的悬奖,征求文章最简约,情节最曲折的故事,不少人绞尽脑汁应征。结果《猎狮》一文获首奖。这篇文章确实奇巧之极,短短126字的小故事,却能够造成层层“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波澜:巴布告别妻子,带着妻弟前往非洲打猎,但不幸身亡——第一个波澜;伊莉薇娜要求把丈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韩愈的散文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错综见意,吞吐往复,参差离合,曲折生姿。探讨一下它的曲折美,对我们今天的散文写作是不无借鉴意义的。深微屈曲高情远韵刘大櫆说:“退之以雄奇胜,独此篇(按:《送董邵南序》)及《送王含序》,深微屈曲,读之觉高情远韵,可望不可及。”(引自《韩昌黎文集校注》,第247页)所  相似文献   

8.
在诗歌中,诗人为了突出某一内容,增强艺术感染力,往往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反衬是从反面去衬托,利用事物相反的条件,采用和主体事物相反对或相迥异的客体事物去作陪衬,以突出主体事物的特征,让主体事物更为形象鲜明。同时运用反衬的写法,也能避免平板径直之弊,使诗的行文峰回路转,曲折生姿,开拓出新的境界,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因此,教学中通过语言因素,深入浅出地剖析反衬艺术,帮助学生领悟诗意,受到教益,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脂砚斋语)中国山水园林的妙处全在“曲径通幽”。中国的文学也素来讲究曲折。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由此而知,“曲”是使文章结构精巧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在情节的展开和场面的刻画上有些变化,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才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而这种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曲折多姿、引人入胜的写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波澜”。在叙事性的文章中,要写出事件的波澜,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善于利用…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写出能够真正打动读者的佳作而一举夺魁呢?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意思是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高低错落,张弛有致,似波浪一般富于变化。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那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造背景或创新形式,能让旧例变新,达到讽喻现实的目的。语言幽默有趣,情节曲折生姿,是故事新编类文章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古代作者,行文贵曲折有姿。袁枚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并引诗为证说:“‘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洵知言也。”(《随园诗话》)梁章巨在《退庵随笔》中也说:“朱子尝言:‘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袁简斋亦言: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虽是戏言,亦是有致。”特别是古典小说家,更注意以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引人入胜。茅盾同志在论《水浒》的结构时,曾经谈到其情节结构的特点:“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并以林冲的故事为例,指出“故事一开始就指出了那个决定林冲命运的问  相似文献   

13.
妙招一:坦露体验 文章要予人独特的美感,也就要再现生活的独特景致,“弃人之所言,却人之所叙”。而回归生活,再现生活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乃新鲜素材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追寻洪毅然美感理论的演变轨迹,对其在“审美意识”、“美感和快感的关系”、“美感的产生与发展”、“美感的基本心理”以及“美感的种类”和“美感的相对性与复杂性”等领域的发展演变进行探讨。美感理论的发展演变,既是洪毅然美学思想演变轨迹的写照,也是其学术风格的体现,呈现出洪毅然美学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忽然之间     
这篇文章的亮点至少有以下两点:一是尺水兴波。不要以为尺水兴波、跌宕生姿是记叙文的专利.任何文章只要构思得法,组织精巧,都可以尺水兴波.摇曳多彩。像这篇书信。文章开头写田鼠家族为如今的处境而欢呼雀跃.最后写田鼠为人类的愚蠢而悲哀.由高兴到悲哀,大起大落,启人深思。在这种其他考生很难做到曲折跌宕的书信中,也能极尽曲折之能事,更见构思之精巧。  相似文献   

16.
各种艺术是能相互借鉴的,闲笔也可以借鉴到新闻写作中,诸多新闻实例,充分证明了闲笔艺术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能带来独特的审美价值:错落生姿、曲径通幽、妙趣横生、管窥全貌、绵里藏针、余韵自成等。新闻只有更新观念,把新闻写得别具一格,才能真正带给读者以阅读美感。  相似文献   

17.
诗,当能给人以美感。怎样才能把诗的美感讲出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讲出诗的色彩美,是传达诗意美感的关键。如讲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教师就要通过诗句本身色彩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2009,(5):25-27
张思中说:“作为一名外语教师,他就要研究怎么使学生尽快地看到学外语的前途,看到成绩,看到光明,以促使他们产生学好外语的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19.
教学《秋声赋》,我们往往会重视秋声秋状、秋气秋义的铺陈渲染与跌宕生姿、曲折有致的行文,但容易对文末的一小段“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一掠而过。宛如一支交响曲的《秋声赋》,其中以细雨之声、波涛之声、金铁之声、行军之声描摹秋声,又间杂读书之声、问答之声、唧唧虫声。最后作者让所有声响归于一声叹息.这声叹息正是文章的关键词,解读此段对把握文章的脉络与内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读练学用初二册荔枝蜜欲扬先抑曲折有变——情感线索的剖析【课文指要】课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欲扬先抑,曲折有变,写来能引人入胜。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大致如下:“不大喜欢”(因儿时被蜜蜂螫过)→产生了观察蜜蜂的好奇心(因喝荔枝蜜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