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我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上海嘉定县长征公社的回乡知青,俗称"74届".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谆谆教诲下,我也跃跃欲试,很想"作为"一番.  相似文献   

2.
巴金  李致 《出版参考》2007,(6):36-36
李致是巴金的亲侄子.李致从小丧父,过继与巴金。李致称巴金为四爸(巴金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在信函中称巴金为爸。李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主持过四川省出版局的工作.担任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四川省文联主席。巴金从1955年到1994年给李致的信件有300多封.除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拿走和丢失的50多封.还有250多封。李致将巴金给他的200封信函汇集成书出版.书名为《巴金的内心世界》,信函全都有影印件,从中也可看到巴金的手迹.其修改的文字亦显现其中。信函的内容流露了巴金的真情心境.反映了巴金对社会的观察和他的道德观念。这本书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材料.也是著名作家的重要文献。下面摘录巴金给李致一些信函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一凡 《湖南档案》2009,(5):29-30
“文革”之初,南京红卫兵小将居然发掘出一个名叫鲍君甫的“中统特务”。随后鲍君甫就在无休无止的批斗之下死去。直至上世纪90年代.鲍君甫的真面目才终于显露出来:他确曾担任过中统驻上海的特派员,实际是中共特科的高级特工人员。如果没有他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  相似文献   

4.
从本质上讲,西纠这件事反映了文革初期,党内一些老干部希望借重一种群众组织、也就是一部分红卫兵来抵制文革路线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辩论     
烸铂 《档案天地》2011,(12):14-17,13
“大辩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于中国的舆论发表形式,它与“大鸣、大放、大字报”共称为“四大”。“大辩论”兴起于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派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泛滥.并被写入宪法。“文革”结束后一段时间.还继续享有合法地位.直至1980年被废除。  相似文献   

6.
唐雪健 《军事记者》2007,(10):68-68
本刊讯闻道报道:经中央军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军队党的生活》杂志将于2008年1月正式创刊,军队期刊队伍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7.
度过了1960年代中后期的喧嚣,整个70年代,中国进入一个相对郁闷的年代。折腾了五六年后,“文化大革命”虽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意思“搞两三年”就及时刹车,但“文革”初期热情或不热情的投入者,开始被政府有意识地发配各地:那些在党和国家身居高位的人因林彪的“一号令”被遣散外地一文化界的“牛鬼蛇神”被发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而十七八岁的最热情的投入者,则被一场“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十年文革梦魇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痛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人治的无穷祸害,毅然决然地与既得权力、利益切割,拥抱法制。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为期十年的立法流金岁月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9,(37):44-45
我是个唱戏的,我的工龄正巧与共和国同龄,60年。今年过中秋我就68岁了,我9岁登台,那时叫九龄童。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香港曾经相当流行拍摄国语片,甚至当地影院长达14个月之久没有公映过一部粤语片。台湾导演那时十分吃香  相似文献   

11.
上山下乡     
烸铂 《档案天地》2012,(11):11-17,29
简而言之,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  相似文献   

12.
我与王子野同志的交往,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期间,子野同志和他的爱人陈今及孩子全家都被发配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改造,而我爱人王龙娣因为大学毕业分配在被“砸烂”的文化部,当时也在这个干校“锻炼”,从而认识。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则是一个蹊跷的时代.“有如两场大戏之间的过场.有如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夹缝”,但却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年代,他们自80年代直至今日仍然在社会上发生着影响,尽管影响深浅可以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4.
从1950年代的自由主义沙龙,到了1960和1970年代时,台湾民主运动出现,紫藤庐又变为岛上党外运动的聚会场所。而今天,它成了一个说茶论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江青从一个30年代奔赴延安的青年到“文革”中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凶神恶煞的“灾星”,有一个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涛 《云南档案》2010,(8):34-34
<正>提起柯德恩的名字,很多人也许会感到陌生,但是说到根据藏族英雄七林旺丹的故事绘制的连环画——《雪山雄鹰》,相信70年代前出生的人,大都会记忆犹新。柯德恩先生正是此书的绘画者之一。柯德恩,辽宁岫岩县人,满族。1959年高中毕业即被学校推荐进  相似文献   

17.
一个南京女人嫁了个奥斯陆男人。男人回忆两人在本世纪初一道回中周的情形时说:中国就像挪威上世纪的70年代,很多车,很多工厂,很多烟。  相似文献   

18.
1967年的陈毅     
《出版视野》2009,(6):36-37
在“文革”中,面对涌向外交部的红卫兵,陈毅曾慷慨陈词,作了“我这个外交部长”的即席答辩。这篇讲话被当做“大毒草”.许多话被当做反动言论。1968年11月,王洪文等人制作了《陈毅反动言论小集》。本文系作家叶永烈整理的陈毅讲话录音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进入70年代末。蒋经国的身体日呈衰弱之势。毕竟年月不饶人,年近古稀之人,犹如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等万物一样.已近枯败之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能检测乙肝标志物,但乙肝人群在就业和升学领域受到排斥,却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对于乙肝人群由宽容到排斥的前后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