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课程实践的现实从目标到内容,从实施到评价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命意义的异化现象,其原因在于工具理性对人文的宰制,人才选拔方式的单向度以及课程组织的僵化滞后。实现课程实践的生命意义应转变课程实践观念,改革课程评价方式,重构校本课程角色。  相似文献   

2.
台湾生命教育启动较早。当前生命教育已成为大陆国民教育的重大主题。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研究与实践,可以借鉴台湾经验,从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教育目标、内容选择、教材体系、课程评价和课程形态等方面进行系统建构,并通过定位生命教育课程性质、培育生命教育师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浓郁生命化的校园氛围和重视家庭介入与社会参与,加以有效实施,推动生命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事业。然而,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的定位偏于理性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于教材和社会导向,课程实施过程凸显预设的控制性行为,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基于生命教育视野反思幼儿园课程实践,提升幼儿园教育的生命意义,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事业.然而,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的定位偏于理性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于教材和社会导向,课程实施过程凸显预设的控制性行为,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基于生命教育视野反思幼儿园课程实践,提升幼儿园教育的生命意义,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人本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生命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宜选择实用取向和个人取向相结合,实现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师资组建和教学安排,并从规范教学管理、加强社会实践、重视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实施,把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打造成一门质量高、实用性强、影响深的人文课程。  相似文献   

6.
本采用与学科课程进行比较的方法,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意义,内容,方法,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生命教育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十六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育学中存在职业心理教育的遗漏等问题。为促进学生精神生命自由、和谐发展与完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需要从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实施、评价五个层面改革与完善学生精神生命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走向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学校就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但目前还有不少学校没有制订整体规划,已有的学校课程规划中存在着综合性不够、实践性不强、没有体现学校特色等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制订是学校课程规划的核心,课程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程目标设计、学校环境和资源分析、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计划及课程评价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与学科课程进行比较的方法,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意义、内容、方法、原则。  相似文献   

10.
课程理解是教师依据个人的知识经验对课程进行的个性化解读和意义赋予,具有自我的主体性、精神的建构性和价值性等特征。课程理解直接关系着教师在课程系统中的存在方式,是教师课程领导的能动因素和内在需求。教师课程领导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投入个人的实践知识、生活经验乃至整个自我生命来诠释和建构课程,还要在教学经验的分享中、群体的互动中、生命经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教育工作者系统化整理并逐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资源。随着教育的发展,课程在内涵、特征、类型等方面发生着深刻改变,主要表现为:课程核心功能更加凸显,内容范围拓展深化,技术融合趋向深度;课程改革逐渐显现出丰富化、多样化、校本化、定制化、智慧化的发展倾向;课程开始演化为基础课程、发展课程、综合课程、生命课程、数字课程五种类型。课程的变革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在未来,课程实施要求深化师生未来意识导向、聚焦核心素养价值目标、营造未来课程实践氛围,不断推动未来教育的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本学科课程的建设既要考虑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教师的要求,又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职前教育与职后教师发展的衔接与联系。就学科目的而言,既要奠定扎实的从教基础,又要培植发展潜能;就学科内容而言,它应以主干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学术活动等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便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就教学方式方法而言,它应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构建一个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就教学评价而言,它应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专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和"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课程目标,充分强调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我们认为,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培养未来教师的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应是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含义和特征作出了界定,并从关注成长的课程核心目标、全程全景的课程结构模式、情境反思的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师范院校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实践操作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整体改革的成败。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标准,这必然就要求课程评价从各个方面都发生转变,以适应改革的趋势。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在此简要分析与评判以往的课程评价,并在新课改的视野下重新认识和厘清课程评价,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及课程本身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中职学校实现职业能力教育目标的载体。宁波市职教中心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平台+模块”、企业成熟课程与传统课程置换、以课程为核心项目进行国际合作办学等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诸环节上体现了职业能力本位,形成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师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在我国的课程管理中是被忽视的对象。课程实施离不开教师的课程管理。提升教师课程管理能力应加强理论素养,提升课程意识,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环境,修炼课程能力,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程史研究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是传承课程思想的根基、创新课程理论的依托、课程改革的借镜和构建教育学中国学派的源头。我国课程史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课程史研究形成了第一次高潮。新中国成立后,课程史研究相对沉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课程论学科的发展和课程实践的推进,我国课程史研究逐步深入。当前课程史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课程理论研究中不重视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研究方法论亟须完善,研究队伍有待加强。课程史研究处于相对“冷门”的状况,既不利于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也不利于课程理论创新的需要。课程史研究应构建适切主题,加强史实挖掘,重视理论构建,关注现实发展,使其在课程理论完善和课程实践探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课程地图既是一种课程理念,也是一种课程实施技术。它在可视化、资源整合和课程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强调儿童在课程实践中的中心地位,是提升课程实施质量和儿童学习结果的重要途径。利用课程地图建设园本课程,就是要基于儿童的立场建构和实施课程,依据儿童学习规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儿童的自主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课程地图建设园本课程时,可以把民间文化和生活实践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实施手段,通过创设自主参与的课程学习环境,支持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的文化性是渗透于语文课程标准全部内容的灵魂。语文课程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整体文化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要正确、全面地实施语文课程,实施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语文课程文化内容的实施与落实,必须要有制度文化的保障。同时,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内涵中包含了借鉴西方的文化内容和具有当代性特点,因此,在当下语文教师普遍文化储备不足,考试制度改革滞后的背景下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必然会出现现代与传统、理论与操作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矛盾冲突,对于我们有效把握语文课程的内涵,提高语文课程实施的效率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20.
课程的产业特性表现在生产性、商品性、求利性和组织性等方面。作为其核心的课程成本主要呈现为机会性、类型多样和贯穿始终等特点,且能够规范课程投入、为课程评估提供参照和促进课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课程实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课程标准、课程管理和教材等方面蕴含了产业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