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镇坪乡是松潘县唯一一个羌族乡,目前与县城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结合镇坪实际情况分析了镇坪乡发展羌绣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镇坪乡应该大力发展羌绣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镇经济。并对镇坪如何发展羌绣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从理论到实践,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下已渐深入人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重大成就。羌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物遗产,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羌年的传承人情况如何?他们传承的经历与口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我们需要继续携手努力,把这项珍贵的人类遗产传给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十多年来羌族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结合近十年来羌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目前羌族非遗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具体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非遗申报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尊重当地群众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推动非遗保护跨区域合作发展;积极引入新兴媒体为非遗保护与传播赋能。  相似文献   

4.
《八小时以外》2010,(7):126-126
壹基金羌绣帮扶计划于2008年7月23日在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成都高屯子文化机构联合启动。该计划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灾后重建援助计划和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旨在广泛发动灾区妇女从事羌绣手工劳动,鼓励和帮助其就业,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坚持“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的帮扶方针。帮扶计划的实施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文化进行保护和拯救,继而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拓展产业救灾和科学重建新渠道。  相似文献   

5.
《八小时以外》2010,(6):124-124
壹基金羌绣帮扶计划于2008年7月23日在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成都高屯子文化机构联合启动。该计划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灾后重建援助计划和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旨在广泛发动灾区妇女从事羌绣手工劳动,鼓励和帮助其就业.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坚持“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的帮扶方针。帮扶计划的实施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文化进行保护和拯救,继而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拓展产业救灾和科学重建新渠道。  相似文献   

6.
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新时期研究进程中,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内部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厘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资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的大量尚待破解和利用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加强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生产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保护的策略:追寻文化渊源,提高文化自觉,实现精神性生产保护;强化宣传力度,打响营销之战,确立品牌形象;建立“民间绣活”多级平台,提升生产性保护层级,积极申报世界级遗产;提炼“民间绣活”优质基因,与时俱进地进行生产性传承;建立多元投资融资体系,提供坚实的经费保障;借助地方高校资源优势,培养“民间绣活”传承人;加强横向联合,打造湖北“民间绣活”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8.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是伴随着生产活动和民族习俗而存在的,其蕴藏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细腻温馨的人文色彩,质朴自然的楚风楚韵气息,以及独有的气质和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共生美学观"和"原生态美学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羌族传统手工艺品羌绣,其特点总体表现为技艺上包容并收、文化上汉羌融合。艺术与生活的统一,唯美与实用的统一,使羌绣成为羌族人民日常最为普遍的服饰品。对大量与古羌有关的新石器文化遗存相关的文物进行判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出羌族图案与彩陶图纹之间的互生关系,也可以论证出羌绣艺术的源流。这种理论的探索对于我们准确了解羌族的特质及其文化内涵,促进其文化产业化发展对传统精髓的把握与传承,鼓励与推动羌绣产业在新时期与时俱进、发展创新,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对茂名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怎样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与困难,为此我们要找到相应的对策,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有效保护和传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工作的核心。为探讨电视传媒应用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可行性和着力点,课题组基于对羌族、非羌族的问卷调查和对羌学专家、电视节目编导的半结构访谈获取的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羌族和非羌族就电视传媒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和运用上存在认知差异;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不到位,急需有效的宣传方式;电视传媒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且有效的方式;电视传媒作用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最有效的作品形式是"电影、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其次是选秀节目和纪录片。  相似文献   

12.
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水族马尾绣,作为人工制品它所负载着的水族传统文化从美学的角度给人以愉悦的享受,并在水族社会的日常生活里被高度的灵活使用而促进了人们精神意向的文化消费行为。作为文化消费类型之一的水族马尾绣入选"非遗"名录后,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中,它的恒久、均衡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却是绝对的。当下的马尾绣品正经历消费功能、形式多元化的变迁。它在提供更多精美用品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多人们生活中的文化消费需要而存在和发展,在实践中成为今日文化中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与早期秦文化、氐羌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独特,传统地方戏曲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认识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挖掘和保护这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影视人类学作为一种手段,可以在当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中发挥有效且成功的作用。结合当前国际影视人类学动向,对这一学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外在表达。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文化变迁、主位客位、文化功能三大宏观视角,以及组织功能、经济结构、现代文化、生活方式、人口结构5个微观角度出发,对川东体育非遗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审视,立足于制度解构、内容整合和文化再生产三维度,提出川东体育非遗传承的框架:重视多行为主体参与,建立健全体育非遗动态进入与退出机制;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营造以体育非遗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形成体育非遗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作文版)》2009,(1):58-58,F0003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依画而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原生态唱法的出现让人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此也激起了人们对原生态民歌的关注,从而引发对原生态民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羌族木锁及其制作技艺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文章探讨了羌族木锁的来历,制作和使用情况,提出了面临的困难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是指把某些口传心授、零散学习的民间技艺形式,转变成一种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经济形式,整合资源、规格统一、达到相当规模,并产生利润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是其自身传承发展的内在需求,产业化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合理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规划,在法律框架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进行定位;积极引进并培养高科技人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扶持一批民间文化企业,使之真正成为文化市场的主体,成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有效平台;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