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初期,党对如何提高执政能力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执政本领;重视研究党执政的政策、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从严治党,增强党拒腐防变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按班人,保证党和国家永不变色;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不断提升党总揽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这些经验是我们党极其宝贵的财富。认真总结建国初期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对于今天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八大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深化及其历史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选择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党的八大在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进行再认识的同时,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首先是对工业化战略和政策的反思和探索,即对农轻重关系、积累与消费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对外经济关系进行再认识;其次是对经济体制的反思和探索,即对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企业关系等进行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党提出并实施了不少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和政策,但由于四个历史条件的局限,八大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苏联工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地区建国初期社会状况具有以草原游牧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特征。这一特征是对历史的反映和历史沉淀的结果,根源于生态的主导作用。其功能有历史发展阶段性、区域性因素,又冲击周边、溶于用边,形成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对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结合建国以后的历史发展看,主要出现了三次高潮: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十四大到今天.要理清这一难题,应从三次大讨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出发来分析,从而给教育的本质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风气的好坏。在建国初期,我们党重视自身的建设,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天,我们回顾党的历史,总结建国初期党风建设经验,以期对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1949—1956年),我国对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调整基本上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而进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教育体制。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既是建国初期中国现实面临的客观选择,又有深层次的文化传统因素。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教育改革涉及到我国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回顾这一时期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重新认识历史的问题,更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同党的历史发展相联系的,经过延安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逐渐锻造成为光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丰富经验。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开展的反腐蚀斗争,绝非偶然。它是我国在建国后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场以“三反”为内容的反腐蚀斗争,历经三个阶段,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回顾和总结这场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深入持久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是一个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党中央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结束倍受欺凌的历史,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在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以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本着重评价“一五”计划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的历史地位。认为它的胜利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客观上促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并对其后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但不能藉此否定“一五”计划的历史作用,而应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工业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工业化的步骤、工业化的资金、工业化的道路、工业化的人才和技术、工业化实现的途径等方面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交织着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的探索。自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后期提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问题,到建国初期,这段时间的探索基本上是正确的,指导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工业化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主动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强大精神支撑。历史主动精神造就了党始终坚持真理和不断修正错误的优良传统、助推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密码、推动了党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统一、使党的百年奋斗永葆生机活力。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科学把握历史大势、积极应对党长期执政面临的国内外复杂挑战、不断提升党的革命性锻造能力、充分激发党内活力都需要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加深对党的根本问题的正确认识、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效度、推进党的理论武装与历史学习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事业的发展取决于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取决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取决于准确地把握和科学地应答时代挑战和历史课题。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科学地应答时代挑战和历史课题,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发展党的事业的迫切要求。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并且只有一种选择,这就是以一往无前的气概去迎接无数的时代挑战,在不懈的奋斗中开拓出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前人没有达到的历史高度,以卓越的智慧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  相似文献   

13.
回顾光辉历史开拓锦绣前程预科部一、历史与现状中央民族大学预科部创建于1953年1月,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建国初期民族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民族工作的发展需要而采取的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创建初期的预科教育尚属摸索阶段,培养目标、招生对象都不明确,凡是愿意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50年农村工业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先导,制度及其变迁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根本.完善的现代市场机制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依托.科技进步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丰富源泉.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党的自身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党的自身建设的回顾与思考罗谦芳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搞好执政党建设问题,是全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重温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对执政的考验,注重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是大有稗益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6.
延安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方向、面貌和精神心理的知识群体.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对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建国初期与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比较研究,分析党在两个阶段知识分子政策的异同,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现行及未来的知识分子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由当时的形势和各阶层人民的思想状况所决定,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以确立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提高和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在这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发动群众性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运动;开展对工农的政治教育;开展对干部的理论教育;组织各界民主人士开展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卓著,同时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可供当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实际上是根据唯物史观和一百多年来党的具体实践,对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至今180多年历史的书写。党的历史叙事内含科学性、政治性和文化性三重意蕴,经历了革命家个人撰史、中央层面集体学史、官方定期修史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始终坚持大历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革命逻辑与现代化逻辑相统一的历史叙事范式。构建党的历史叙事,对明确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对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发挥着重要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百年伟大奋斗中,始终坚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写照。三个历史决议通过呈现历史成就、总结历史经验、规划历史任务,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展现了历史进程中主体的能动意义。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以决议形式总结历史、把握规律、规划未来,为统一全党思想、全党意志、全党行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深入分析领会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历史主动信心、增加历史主动智慧、提升历史主动自觉,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性质、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建设的着力点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为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