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声乐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在声乐教学方面,要转变多年来因袭音乐院校培养专业演员的教学体制,针对师范教育的特点,增设声乐实践及声乐教学法等课程,培养学生既会唱,又会教。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  相似文献   

2.
陈常 《考试周刊》2009,(20):211-211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声乐训练。因其学生的音乐素质、嗓音条件、专业方向以及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的多重性、复杂性。声乐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的拓展必然成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拓展,又将积极作用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声乐是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声乐教学应注重学生歌唱的姿势,呼吸和发声的技巧,使学生树立起学习声乐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4.
声乐课程是各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根据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拥有扎实的声乐实践能力成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十分重要的艺术实践能力之一。而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声乐实践(实训)课来实现的,因此,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成为了专业建设和声乐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的作用、怎样进行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两个方面,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提出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音乐专业五年制专利实验班声乐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小,文化底子薄,对声乐知识知之甚少等特点,进行灵活的教学,具体在实践中应做到理论归纳通俗化、基础训练程序化、综合教育立体化、专业培养规范化。只有遵循上术皲项基本原则, 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专业五年制专科实验班的声乐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特征傅桂华,朴准山声乐是音乐教育专业中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声乐课在师范教育专业被规定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一、师范专业学生特点是什么声乐课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经过全面、系统的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中学(中师)的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7.
声乐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是中学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一直是采用“一对一”个别授课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因材施教,能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但在音乐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师资短缺,所以在高师的低年级中,声乐开展集体课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又由于学生基础差,起点低,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胜任。  相似文献   

8.
非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有别于声乐表演专业的声乐课程,非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在培养目标、课时计划,教学内容和重点方面与声乐表演专业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已经为师范院校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师声乐教学在中师音乐专业教学中,既是一门技能教学又是一门丰富学生声乐知识、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教学。它与音乐理论等教学一起筑起了培养合格小学音乐专业人材的基石,其目的是在三年的声乐教学中,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科学的呼吸、发声技能,获得全面良好的声乐艺术修养。这一目的的实现与否,声乐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是按照音乐院校声乐系的一套教学体系进行的,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单独授课成为唯一的教学形式,重视歌唱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成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对声乐教学提出的特殊要求。从造就合格的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这一培养目标出发,  相似文献   

11.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声乐教学的内容不够具体,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效果成为了课程发展的重点,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与高等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由于二者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生源条件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师选用和考核评估等方面不应该照搬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注重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特点,以便培养出即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的合格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班的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声乐训练。因其学生的音乐素质、嗓音条件、专业方向以及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的多重性、复杂性。多年来,从事高师声乐教学工作的耕耘者,经过不断的探索,在教法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这些教学方法归纳起来可分如下诸种:  相似文献   

14.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交叉课及艺术选修课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学生丰富自身知识面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合唱与指挥、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基础、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等课程都是声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课程,为学习声乐打下更殷实的知识基础,开设这些课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是对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将声乐教学与音乐相关课程链接起来,有利于创新声乐演唱技巧,提升声乐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师音乐专业所开设的声乐课,做为一门主干课,其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即培养学生作为未来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艺术素质,综合艺术表现力和正确规范的示范能力.从这一点来看,高师声乐课有别于音乐院校的声乐课.但是,高师音乐专业所开设的声乐课在历史上脱胎于音乐艺术院校的声乐课模式,现实中忽视“师范”特色,强调单纯的歌唱技巧训练的现象仍访普遍存在,妨碍教学目的的全面实现.克服这一缺陷,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从课程设置角度作些分析.高师音乐专业目前所运用的声乐教材,虽然名目繁多,但一般均是歌曲选集。教师日是依…  相似文献   

16.
声乐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音乐专业重要的技能课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声乐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是当前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丈中仅就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美声唱法帮助学生突破声音大关提出了见解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声乐素养不仅是音乐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而且也是培养非专业音乐人才素质的基本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训"、"演"、"赛"等路径,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声乐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提高非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水平和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和非师范的音乐表演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是有重要区别:一个主要培养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音乐师资;一个主要培养从事专业音乐的音乐工作者。正是培养目标的不同,使高师音教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学对象,在声音条件和素质上,存在着与非师范声乐教学相比,更为复杂的现状,因此成为形成高师音教专业声乐教学特殊性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非声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又缺乏声乐专业化的教育引导,声乐教学质量不很理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首先明确非音乐专业声乐教育的条件和目标,注重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并且适当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等举措,以切实提升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李静(1972-),女中音歌唱家,研究生学历、音乐学硕士,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大学阶段,先后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河南大学唐瑰卿教授和著名声乐教育、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教授学习声乐。从事声乐教学二十余年来,培养了数百名音乐专业人才。这些学生大多成为音乐教学或音乐表演领域的佼佼者,不少学生在国家或省级音乐比赛中获奖。李静多次获得学校教学奖励,2017年获得河南大学教学质量竞赛特等奖。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能及时把握专业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多次在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