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对“体”“用”范畴从体用一源、即体即用、体用无定等方面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反者道之动,弱道道之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观点,说明了其在本体论、宇宙生成论以及实践论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论思想在《淮南子》复杂的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其本体论、宇宙论还是养生论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然而,其道论也可以从道之体、道之用以及道之体用关系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从道之体来看,其作为宇宙之本原,是万物得以存在的依据,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性质;从其形而下之“用”来看,则是“无为”;从道之体用关系来看,《淮南子》中的“无为”与“道”之内涵互为表里,并且使“道”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李平《文心雕龙》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包融性,它对于各家学说中有利于说明文学问题的观点,都加以采纳。至于贯穿《文心》全书的主导思想,则不外儒道两家,以道为体,以儒为用,体用结合,这就是《文心》之道。儒道互补:体用之道的文化渊源《文心...  相似文献   

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多处涉及到“体、用”概念,并明确地提出了“体用同称”这一概念,即今人所谓的“体用引申”,其实质是动静引申的一种;它产生的基础是:名词本身包含有动词的意义元。  相似文献   

5.
对老子庄子之道的自为生机与自动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进行了探讨。本于老庄道的“无之以为用”的前提,阐释道所以能自本自根,对天地人各界事物发生创化与消解作用,全在于自身是由内在的对待之反所致,即“反者道之动”,使万有事物因“势”运行。在“逝”中“自化”,当“自化”迭于相当程度即“远”时,事物便走向反面,完成道的一个周行期。人应体道以生,执道而行,与道俱适,进入周行而运化的自然而然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6.
朱子格物论是其工夫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者们或侧重其内在修养而否定其与科学的联系,或肯定其对外之理性求索而认可其近于科学之处.朱子"格物"的对象分为"心性良知"与"万物之理",其中对外部分所具有的认知理性与现代科学有相近之处,但其格物论的最终旨趣仍是光明德性.在体用视域下,格物论是上达道体的修养工夫,是衔接本体与发用的关节,是内外该贯、人物同进、体用兼备的进路.故需体用一贯,以仁摄智,将向外即物方向所开出的理性精神作为与自然科学的契合点,以此向上则可助上达道体,向下则可发用成物.  相似文献   

7.
孙奇逢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易》旨在用《易》以治身,治安与治国平天下。“天下之道莫善于相反而相交以为用”,是对立统一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是安危相随,泰否相因,始终都是“反交为用、的。所以,他提醒他人们泰之不忘否。即便事已得凶,亦当仍使之趋吉,犹“逆境而进之者,此《易》道之有与造化侔,而圣人作《易》之功亦与天地并也”。  相似文献   

8.
“无为”是道家的基本观念。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无为”是与“道”以及“自然”紧密联系的。“道”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道是万物之本原(道原),是先天地而在的存在,也是事物之本体(道体),是某一物之所以成为某一物的根据。而“道”化生万物、成就万物,并非为了什么目的,完全是自然而然的,道之本性即是“自然”。“自然”的本义是“自其然而然而不强迫”。就自其然而不强迫而言,“自然”也就是“无为”。自然无为既可以合而言之,亦可以分而言之。合而言之: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然,故日自然无为。分而言之:自然是道之本性,亦可称为道体;无为是道之运作,是人所应效法者,亦可称为道用。  相似文献   

9.
先秦道家的“道”,学术界有广泛而深刻的研究,成果卓然,但其“体用不二”的本体构建模式,并未引起应有重视。对此问题的发掘,有助于我们澄清中国传统哲学“体用不二”本体构建模式的源泉,重估先秦道家在传统哲学中的地位,由此把握传统哲学的精髓。一、“体用不二”本体观的剖析及其起源“体用”为中国哲学史上极重要的一对范畴,古代哲学在构建其哲学体系时,常以“有体有用”、“明体达用”、“体用不二”立宗。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  相似文献   

10.
问仁义礼智体用之别。曰:自阴阳上看下来,仁礼属阳,义智属阴;仁礼是用,义智是体。春夏是阳,秋冬是阴。只将仁义说,则“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若将仁义礼智说,则春,仁也;夏,礼也;秋,义也;冬,智也。仁礼是敷施出来的,义是肃杀果断的,智便是收藏的。如人肚藏有许多事,如何见得。其智愈大,其藏愈深。正如《易》中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相似文献   

11.
康德历史哲学与其先验哲学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它既想继续解决康德哲学中自由与必然的冲突,又想打通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分立,在这些尝试中,康德哲学流露出新的走向并对后世哲学有着重大影响。然而,康德历史哲学又难以摆脱其哲学固有的矛盾特征,它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引导和支配着学校的运行过程,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改革发展。办学理念对大学发展起着定向、统筹和指导的作用,两者之间是"神"与"形"的关系。以长江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学校的特殊校情,阐释"长大长新"办学理念的内涵和特征,揭示了办学理念对学校快速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于整个哲学史。从古到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各个哲学派别不能回避的问题,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则不然,它只是在近代才由法国唯物主义明确提出的。费尔巴哈发展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但由于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代替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实践观点重新确立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地位,才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哲学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在对其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哲学在科技发展进程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在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今天,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成为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周礼全先生在1990年10月19日访问武汉大学时所做的报告。周先生到武大是受陈修斋先生的邀请来主持博士生答辩的,事先并没有打算做专场报告,因而没有准备带相关资料。陈修斋教授是他的挚友,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请他无论如何要就"逻辑与哲学的关系"做一个讲座。这样就造成了另一种奇特的效果:周先生在报告中所说的话,是针对"逻辑与哲学的关系"的一种总体性的深刻思考,是多年沉积在心底最重要的"心里话"加上即兴的意识流,是一种真情的自然流露。因此,应当看作是一份相当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所讨论的部分内容,在周礼全先生主编的《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细节上有更加具体的论述,然而"总体性的思考"却是本讲座所特有的。本文由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桂起权根据当时听讲的笔记整理成文,并标注。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哲学,教师的教育活动必然受一定哲学观的支配,为此,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有助于反思教育实践及其理念,明了教育价值和方向,生成和创造教育智慧。教师学习教育哲学,一方面需要学习哲学理论,增强哲学素养,锤炼哲学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反思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8.
由斯普林格(SPRINGER)主办的国际同行评审期刊《哲学与教育研究》(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旨在推进教育哲学研究的整体发展,且长期为SSCI来源期刊。从该杂志2010-2019年刊载文章数量和内容可以发现,国外教育哲学研究依然将教育本体及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看作教育哲学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儿童教育哲学、空间教育哲学、数字教育哲学和生态教育哲学等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杜威、康德、哈贝马斯等教育哲学家的文本解读仍是研究热点;世界主义、批判教育学、存在主义等流派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外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的启示下,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应重视教育本体问题的研究、新研究领域的拓展;注重对教育哲学名著的时代解读;重视对国外教育哲学成果的引进;注重对教育实践的价值引领;重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成的过程中是否受到过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这个问题应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加以回答。一是历史文化背景的层次;二是包括间接来源和直接来源在内的学脉渊承的层次;三是直接来源的层次。在16~18世纪的东学西渐的潮流中,中国传统哲学传入西方,从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此前提下,是否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间接来源,以至直接来源,这既需要大胆探索,更需要严密论证,要  相似文献   

20.
纵观当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和变革,或明或暗总是与一定的思想、理念相联系。影响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的哲学思潮可以概括为三种:传统哲学、系统哲学和后现代哲学。当前中国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主要受到这三种哲理学思潮的影响,并各有其贡献和不足。其中怀特海的形而上学宇宙观和当代过程哲学对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影响尤其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