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凉风习习的夏日黄昏,我在成都玉林西路翟永明开的那家颇有名气的“白夜”酒吧,初次见到《纽约,纽约以西》中两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王崑 《中国文化》2004,(21):190-192
消夏笔记。癸未夏日,酷热难当,终日空调冷饮,仍无济于事。倒难为了一卷《西游记》,天天为我消暑。每日下午五时左右,夕阳西下,炎威稍降,于沐浴后拿一本《西游记》,坐在阳台阅读。自觉神驰天外,禅心寂寂,南无清凉佛菩萨降临,满身烦热洗涤殆净。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足佛教石刻两则跋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大足佛教石刻两则跋文龙晦(一)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再跋我于1992年参加大足石刻研究会,提出论文《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跋》,发表于1994年《中华文化论坛》第四期,在那篇文章里我第一次追本溯源把从《阿含经》起到王恩洋止有关《牧牛图》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
作家三毛在《我的三位老师》中这样回忆韩湘宁,"一个不用长围巾的小王子,夏日炎热的烈阳下,雪白的一身打扮,怎么也不能再将他泼上颜色。"文章写于1985年,当时韩湘宁已移居纽约18年,三毛也结束了流浪的生活回到台湾,在  相似文献   

5.
丰家骅 《寻根》2010,(1):81-83
<正>读《史记》、《汉书》,常看到官员的俸禄有"秩万石"、"秩二千石"、"秩八百石",对这个"石"字,有不少《史》、《汉》注本比较轻忽,一般都不加注。《辞源》里的"石"字有多种义项,作量词用时,一是容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锢的天使,于是我不停地雕刻,直至使他自由。——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这段话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之口(1475-1564),在他的眼里,冰冷普通的大理石通透而又富有灵性。通过不断的敲击与雕琢,他把大理石变成骨骼、血脉和肉身,赋予大理石新的灵魂,把囚禁在其中的生命力释放出来。四座"圣殇"雕塑取材于《圣经》中圣母马利亚默悼受难而死的  相似文献   

7.
正《萝轩变古笺谱》下卷包括选石12幅,遗赠8幅,仙灵8幅,代步8幅,搜奇24幅,龙种9幅,择栖12幅,杂稿8幅。"石不能言最可人"。《笺谱》中的"选石"均有名目和出典。如"雪浪石"一笺即出自宋代杜绾《云林石谱》,此石出自中山府,颜色灰黑,纹生白脉,姿态旋绕曲折,苏东坡将其命名为"雪浪石",并做《雪浪石》诗,其中有"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的句子。"郁林石"一笺则出自《新唐书·隐逸传》,诗人陆龟蒙远祖陆绩三国时为吴国郁林太守,罢官归乡时因无家私,船轻不禁风浪,须用石头承重压舱,人们赞此石为"郁林石",特置于姑苏陆氏门前,以彰显陆绩之清廉。"妇负石",出自明代《大理府志》,  相似文献   

8.
在伦敦的维多利亚火车站,穿过标明“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的入口,一辆锃光闪亮的加快列车停在轨道上,从这里我将开始我的第一段旅程。我曾不止一次在记忆中,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在伊恩·弗莱明的《从俄国来的爱》和格雷厄姆·格林的《斯坦布尔列车》里乘坐过这列车。“您的座席在凤凰车厢,先生。”列车副经理一边指引我登上一节装饰华丽、二十年代设计的车厢,一边说。他穿着一身二十年代式样的棕色制服,是位举止庄重的先生。我的座椅垫得又软又厚,前面是一张铺着亚麻布的桌子,上面摆着玻璃器皿、银餐具和免费赠送的香槟酒。其他乘客陆续  相似文献   

9.
赵玫 《世界文化》2015,(3):37-39
1962年,福克纳于一个夏日的午夜,在密西西比州的巴哈利亚猝然去世。此前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刚刚出版。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奥克斯佛。葬礼于7月6日举行。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在《生活周刊》发表了表达千万读者悼念心情的文章,标题是《他死了,心酸的悲伤》。1992年,福克纳逝世30周年。毕生热爱福克纳的北京大学陶洁教授,在  相似文献   

10.
消夏筆記 癸未夏日,酷熱難當,終日空調冷飲,仍無濟于事。倒難爲了一卷《西游記》,天天爲我消暑。每日下午五時左右,夕陽西下,炎威稍降,于沐浴後拿一本《西游記》,坐在最台閱讀。自覺神馳天外,禅心寂寂,南無清凉佛菩薩降臨,满身烦熱洗滌殆净。 《西游記》有三多:詩文多,妖怪多,鄕音多。  相似文献   

11.
苏东坡虽然没写过以“实践论”为题目的文章,但他的确在文章中发抒过“实践论”的观点。这集中表达于他的两篇散文《石钟山记》和《日喻》中。 《石钟山记》中的“石钟山”是鄱阳湖靠东岸的一块巨石。它以能发出洪钟之声而得名。对此,《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的解释是:“巨石下临深渊,微风掀浪使水石相击而然。”对此说,世人多不置信。唐代的洪州刺史李渤,还曾亲自去探察。经过敲击,他听到南石  相似文献   

12.
一曲《南泥湾》,一曲《我的祖国》,一曲《绣益匾》,风呼兰国,经久不景,至会无人出其各。不服不行。登记石,郭兰英那曲《绣益篇》,使几亿人力之溶泪。艺术的孩染力之强,令人折服。半个条世纪以来,“郭兰英”这3个字,家喻户晓。这个名字和《妇文自由歌》、《翻身道情》  相似文献   

13.
《永乐大典》正本殉葬说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乐大典》正本殉葬于嘉靖皇帝永陵玄宫说,首创者是中华书局的编审张忱石,时间则是早在工986年。也许正是如俗语所说好事多磨,《永乐大典》完工之日,即是命途多钟之时,其正本下落,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学界木少说法都很难足以使人信服。张忱石先生依据一些蛛丝马迹,深入分析、思考之后,大胆提出殉葬说。张忱石的《永乐大典正本之谜》,刊于中华书局出版的《书品))1986年第2期。以后他又将此文作了补充修改,先后刊于《历史大观园))1987年第2期、《百科知识)1988年6月号,并为《新华文摘》杂志转载。(转载时《文摘》编者误将…  相似文献   

14.
读者初阅《最后一支歌》时,也许会误认为它是一部平淡无奇的纯爱小说,但正如作者尼古拉斯·斯帕克所言,小说囊括了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兼顾多条情感线索。它内容丰富,文笔凝练,构思精巧,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纯爱佳作。《最后一支歌》就如一篇华丽的爱的乐章,伴随着夏日海边的清新气息,在你耳边悠悠奏响,起承转合,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15.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該知道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石頭記》,但是對其它的幾個名字就有些陌生.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有凡例說道: 紅樓夢旨義 是書題名極[多] [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風月寶鑒,是戒妄動風月之情.又曰石頭記,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此三名皆書中曾已點睛矣.  相似文献   

16.
石宝山记     
石宝山顾名思义,其妙在石。果然,剑川县志称其得名由来,乃因"石相可宝"。剑川民间则形象地称其"会开花的石头"。只听说千年的铁树开花,没想到亿年的石头也能开花。就凭这一点,远在云南的石宝山便让人悠然神往。与参加中国报纸副刊年会的多数同行相比,我对石宝山的向往要早好些年。多年前撰写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丹霞》的时候,目光便曾久久地在石宝山的画页上流连。中国内地已发现的800多处丹霞地貌中,如石宝山这样大面积岩面龟裂的仅有3处。另2处,一是江西石城的通天寨,一是云南丽江的千龟山。海拔不过500米的通天寨,其石之奇已让我目瞪口呆了;海拔高达3000米的石  相似文献   

17.
秋天的意境     
萧瑟的秋风击落了夏日的喧闹 秋叶枯黄如一片乡愁 在风中摇曳 我用双手搜遍了每一寸土地 焦急地寻觅秋天踪迹  相似文献   

18.
周勇 《世界文化》2006,(12):26-27
关于村上村上最好的作品和文字是对青春的祭礼。一个人一生实际上只能写一二本好书。其他的要么多余要么重复。他最清新的感受留在了《且听风吟》(“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他最成熟的情感和技法的结合是《挪威的森林》。有时觉得他的所有文字只是一声平静而又迷惘的追问:青春怎能如此忧伤!我最热爱的诗人(如海子)的回答是圣徒的苦难及对世俗情感的绝望放弃,而村上则是在地上的实现,他把不可能在感情上获得完美实现的青春伤感,在小说不可能存在的缥缈恋情中为他们寻…  相似文献   

19.
杨学文 《大理文化》2013,(12):67-68
荷 烈日炎炎,夏日已回。 在我窗前的池塘中, 丰满的荷,以一种珠圆玉润的美态, 红英日照,生动绽放。  相似文献   

20.
耶路撒冷给我最深的印象,除了教堂就是博物馆和纪念馆。这里是耶稣的故乡,自然有庞大的教堂群落,都是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外观苍市「而恢宏。走进教堂仰视高大的大理石圆柱,它仿佛支撑着天穹,特别是那座最大的犹太教教堂,因为有掩埋耶稣尸体的石洞和为耶稣洗尸的大石板,在静滥之中更渲染了几分神秘感。几乎所有的教堂里都有精美的大理石浮雕,在特定的氛围之中,我深深感觉到,当宗教以一种哲学的冷峻同艺术独有的输力相融合的时候,确能震撼人的灵魂。同教堂一样,以色列入非常重视以其艺术匠心和情感投入来建造博物馆和纪念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