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实验教育学论者对实验教育学的相关论述和实践教育学论者对实践教育学的相关论述,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教育学与实践教育学学科领域、研究对象、主要特征和科学性等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根源在于:教育学研究的“政治化”倾向、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思维方式的“务虚”倾向、教育学研究的主体失衡、教育学研究的伪圣化与简单化、学术评价的误导等。教育学研究要聚焦教育实践,需要关注实践、参与实践、批判实践、改进实践,方能使教育学研究走向健康、正常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新时代终身教育学内涵更新、终身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终身教育实践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完善的必然要求。建设终身教育学学科亟待解决终身教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学科定位及性质、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新时代建设终身教育学学科需要明晰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明确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处理好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终身教育学研究和终身教育研究、终身教育学与终身教育实践、终身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终身教育学研究的中西关系,加强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4.
从范式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教育学经历了科学教育学、政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等发展阶段.科学教育学以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内容体系为目标,政治教育学以服务政治而非学术研究为指归,实践教育学按照问题逻辑,并以规范行为的思略建构教育学内容体系.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的转型发展,教育学将面临教育之"学"与教育之"术"的进一步分化."学"、"术"分途,"学"、"术"并进是新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社会转型以及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发展都要求教育学研究者重新审视教育学自身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做纯粹的概念研究;漠视实践问题,缺乏实践意识;用外来的理论去诠释中国实践;用既定的理论程式去说明、“规范”实践。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既有教育学理论发展历史的原因,也有教育学研究者成长经历及社会分工等方面的原因。教育学研究要走出困境,需要聚焦教育实践,即关注实践、参与实践、批判实践、改进实践。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学科问题的可能性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学是研究和实践如何培养人的学科,教育学想要履行教育学科本身的理论和实践使命,就必然跨越学科之间的疆界,同时需要建立教育学的立场。教育学自身理论领域的界限来自于其所要研究和培养的对象,集中体现了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关系。教育学要把不同的学习个体的发展作为首要研究任务。教育学研究建立在每个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存在于对社会与文化情境的理解之中;理论概念与经验研究相结合是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内在机制;教育作为实践精神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体。由此,教育学成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研究存在着本体神话与科学神话,教育学者因而苦恼于教育学科性质的界定以及教育实践中隐藏的教育规律的探寻。随着对追寻确定性信念的质疑,教育学研究的固有价值取向日益凸显出与实践的疏离。教育学作为一门“实践之学”.其真正价值在于解释实践而非指导实践。解释力是评价教育学研究的基本价值尺度,而多样性的解释也隐含了不同的价值立场.需要包括教师、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学者在内的实践者根据实践逻辑作出相应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职业研究主体与教育实践生活的疏离,导致教育理论功能危机 自从教育学成为一种专业,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主体成为专业化的职业研究群体,一方面促进了教育学专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危机,这种危机既是教育学的危机,也是以教育学研究为生存之本的研究主体的危机。目前,以教育研究为业的职业化生存方式,造成职业研究主体与教育实践生活和实践主体的疏离,最终导致教育理论功能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我国研究者对隐喻的内涵、教育教学隐喻的分类、教育教学隐喻的价值和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教育学的学科范围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不够.未来教育学中的隐喻研究在深化理论探索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隐喻的实践研究,进而实现隐喻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原创性研究的实现是教育实践的困境、研究视角、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更新与社会变革、个人独特的经历等因素聚合的产物。当下,直面教育实践的困境,更新教育学研究的视角、方法与思维方式,在投身教育变革之中增进教育学素养,或许是进行教育学原创性研究的可能之道。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育学的问对,其中涉及教育学究竟是什么和教育学诸多基本概念的内涵等问题。从概念原义和转义的角度,澄清了教育学基本概念内涵问题的由来,以及教养、教学和课程等具体概念的内涵。同时,指明了在教育学研究中出现基本概念不清等问题的现象和危险,对认识教育学实践现象和研究教育学相关问题产生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为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理想性、创造性等方面.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从逻辑和本真意义上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提供佐证,这意味着教育学知识应回应日常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研究应走进实践、批判实践、引导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教育和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入手,剖析了建立学科教育学的原因,阐明了学科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关系,指出了如何突出学科教育学的学科特色,最后,指明要运用学科教育学理论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二、立项依据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说课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是指说课遵循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1.理论价值 (一)确定说课遵循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二)将说课纳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体系中。 (三)充实、发展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里的说课理论。 2.实践意义 (一)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说课实践,增强说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教研室的实践研究职能决定了它应该成为开展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的主体,发挥其在教育学课程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职责.要有效地开展公共教育学行动研究,一是教研室主任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二是必须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积极性,三是I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职称、专职化的公共教育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为重视实践的教育学研究人员,但相关的硕士培养单位在对教育学专业型硕士的实践教学方式缺乏相应的经验,所以全日制教育学专业型硕士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的教育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该模式提倡在教育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方案中考虑"以实践促理论,用理论哺实践"的培养方式,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教学理论,从而使教育学专业型研究生成为精于教学又擅长理论研究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案能有效提升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体上转变为实践教育学体系,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行动提供支持应成为整个教育学体系的根本取向.实践教育学体系在逻辑上应该包括提供教育认识的教育学板块和支持具体教育行动的教育学板块,可以分别称为教育认识论与教育行动论.从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发展实践教育学体系需要重点建设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实践提供明智建议的教育行动论,并在关注教育复杂性的背景下加强对教育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8.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全面地、立体式地回答了教育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这两个教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以回到“原点”的思维方式,从纵向的挖掘寻找了历史上各家教育理论的魂,又从横向的维度从五个层面确定了叶氏教育学的基因———“生命?实践”。叶澜老师及团队创造了中国教育学新的发展历史,这个力度在于它是理论上的“道”和实践上的“器”两者高度的统一,即“五个一”:一套教育理论、一种研究方式、一批转型学校、一支研究队伍、一条改革之路。叶澜老师教育学指向的生命,体现了叶澜老师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半生生命用在了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之中,体现了崇高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中"课例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向明 《中学教育》2011,8(2):71-77
除了哲学教育学和科学教育学的范式,我国的教育改革目前特别需要实践教育学的范式.课例研究作为实践教育学的一个范例,非常适合研究教育改革,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改革.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课例研究的特点,创造知识的功能,对知识真实性和价值性的检验以及与教育改革的适切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的行动与体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教育学的行动是教育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教育学的体验是教育学的教与学及其研究的活动过程与认识过程。教育学的行动与体验对于密切教育学与生活的联系、沟通理论与实践、改变教育学的学习方式,使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共同成为研究者、构建师生的交往与互动、造就有意义的教育过程与结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