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教材。许多教学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作,以作教学参考。 这篇文章和《晋祠》不同,《晋祠》是写景,《觅渡》是写人。《晋祠》中的目标是怎样发现自然美,表现自  相似文献   

2.
梁衡同志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写于1996年,不久即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这是继《晋祠》《夏感》之后,作为范文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梁衡同志的又一篇文章。征得梁衡同志同意,本刊现发表作者对《觅渡》的自注(已收入《梁衡文集》,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希望有助于广大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该文,尤其是该文在题材的开拓和手法的运用上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许多语文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  相似文献   

4.
郝云亮 《教师》2013,(28):1-1
梁衡有名篇《觅渡,觅渡,渡何处》,是写瞿秋白的。瞿家旧祠堂门口有一条河,叫觅渡河。当年瞿秋白从这里出发,登上觅渡的小舟,直至临死都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觉得探索比达到更重要。觅渡,觅渡,渡在何处,他一生都在寻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寻求让学生走向成功的方法和途径。在上学期结束的升学考试中,有个学生刚及格,选择读中专。是庆贺还是懊恼?这似乎是不大容易回答的一个问题。有一点是  相似文献   

5.
我《觅渡》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教材。许多语文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作,以作教学参考。这篇文章和《晋祠...  相似文献   

6.
<正>梁衡先生出生于1946年,他是山西霍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同时,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他的散文作品《青山不老》《跨越百年的美丽》《海思》《夏》《觅渡,觅渡,渡何处?》口碑  相似文献   

7.
用散文来写政治人物不容易,进而要写出思想,挖掘历史规律就更不容易。最近读梁衡同志的三篇写党史人物的散文,觉得很有新意。这三篇新作分别是《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思考的窑洞》和《红毛线,蓝毛线》。《觅渡》一篇发表在《中华儿女》(1996.8),读者反应不错,《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都有转载。《窑洞》和《红毛线》分别发于《散文》(1997.1)和《人民日报》(1997.1.23),都被归入作者的《人杰鬼雄咏叹调》系列。可以看出他的写作重心在从山水向人物转移。梁衡写人原也不拘一格,有伟人,也有凡人,但这三篇作品的咏叹  相似文献   

8.
梁衡的经典之作《觅渡,觅渡,渡何处?》中介绍了瞿秋白一个独特的观点: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而他却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其实,革命,又何尝不是中国历史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以《觅渡 ,觅渡 ,渡何处 ?》为分界线 ,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 ,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 ,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10.
小林 《现代语文》2004,(10):15-15
段长青所著《青春觅渡》近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涉县第二中学学生,他是带着太行淳朴的深情和大山昂扬高耸的品格来描述一切的,笔下的生活是有感的、多彩的,书中内容是丰富的,涉及面也是较广的。他熟悉的人和事,目睹的空间旷野,山区的变化及精神风貌,学习生活的感悟,课间校园中的场景等都作为描述的对象,用朴实的语言,向上的情调,满怀激情的笔墨记述着。在文学创作的崎岖山路上,在弯曲的激流中,小作者觅渡着———“荡着泓泓春水,载在时时泛起的浪花上,越过崇山,飞过枯壑,在希冀的广野上驰骋。”《青春觅渡》出版@小林…  相似文献   

11.
读书养气     
最初看到"红色经典"这几个字的时候,对这本书是有些惧怕的,生怕这本书充斥着歌功颂德的浮夸文句,或者枯燥乏味的苍白情节。但是,中学课本里那篇曾经深深感染了我的《觅渡,觅渡,渡何处?》  相似文献   

12.
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分界线,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13.
李松涛(笔名梁衡)的历史散文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一样,异军突起。他先后对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内涵都进行过具有独到见解的深刻解读。《把栏杆拍遍》写活了辛弃疾,这位南宋爱国志士在读者面前“醉里挑灯看剑”;《觅渡,觅渡,渡何处》写活了瞿秋白,该文被编人了高中语文读本;《大无大有周恩来》展示了总理伟大人格的无  相似文献   

14.
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一,已选入了高中《语读本》第二册,作一开头就说“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迷,他太博大深邃,让人看不清摸不透”,“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然后作从三个方面写了他的叫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那就是明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化人却偏偏参加了政治运动;明明是一个柔弱的书生,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筹备了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征文、学术论文专刊专版、媒体宣传等系列纪念活动。作为系列活动之一,4月25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主办的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常州举行。来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理工学院、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语文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梁衡先生的《觅渡》一文,在题材的开拓和手法的运用上多有创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本刊现刊发梁衡先生对此文的自注,希望能对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此文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7.
一、缘起 前几天,在洗手间洗手。忽然身边传来清脆悦耳的女声:“老师,您好,您那次的课真有味,我们同学现在也老是盼望着您上次那样的课!”我四顾,除了我和一戴眼镜的清秀的面生的女生,无他人。我疑惑地望蓿她。“两年前我在高一,您曾借班给我们上了堂课《觅渡,觅渡,渡何处?》!”铃响,她上课去了。戏剧性的一幕激活了两年前那次青年教师课堂比武活动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一、正本清源,根深叶茂实践告诉我们,写作教学首先要在“真”字上下工夫,要教学生做真人。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善于体察世间万物,感悟人间真情,正直善良、谦和坦诚、情感丰富,我们从多方面采取了措施。1.挖掘课文中人生教育的内涵,进行人文教育。如读《觅渡,觅渡,渡何在?》,让学生明白做坦诚的人是多么可贵,激励学生努力做瞿秋白那样的人;学《世间最美的坟墓》,让学生感悟朴素之美对人心的巨大震撼力。2.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培养其观察、体验、感悟的能力。要学生关注周围的人、物、环境、事件,要…  相似文献   

19.
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已选入了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作者一开头就说“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迷,他太博大深邃,让人看不清摸不透”,“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然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写了他的叫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那就是明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却偏偏参加了政治运动;明明是一个柔弱的书生,却偏偏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的英雄戏;明明可以流芳百世,功彪千秋,却偏偏在临死前写了一篇给他身后带来很多麻烦的《多余的话》。梁衡先生在文章中作了自己的评判,但我读了以后,总感觉作者只是提出了疑问,而…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教材.许多语文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作,以作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